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可控分离式热管在蓄冷冰箱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8 00:17
【摘要】:普通的直冷冰箱冷藏室内温度波动较大,食品保鲜能力较差,同时压缩机每天24小时频繁启停运行,能耗较高。将相变蓄冷技术应用在谷电蓄冷冰箱当中,不仅有利于电网的“削峰填谷”,而且可以降低冷藏室的温度波动以及压缩机的启停频率,节约能耗的同时延长压缩机的使用寿命。分离式热管(SHP)控温技术,是利用电磁阀来主动控制热管的启停,实现温度的精确控制。因而将相变蓄冷材料以及SHP应用在冰箱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针对可控分离式热管在蓄冷冰箱的应用研究开展了以下工作:1)设计了将冰箱冷藏蒸发器作为SHP系统蒸发段的实验方案,并分别对SHP系统在4种不同工质下的充注率进行了模拟和实验研究,得到了相应工质的最佳充注率,同时对比了4种工质的传热性能与控温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23.5%的充注率下R407C的传热性能最好,冷藏室内温度从25℃降至5℃仅需90min,降至2℃时仅需129min,同时维持冷藏室内温度为5℃时,SHP开机率仅为26.01%,维持2℃时,开机率为51.24%,利用SHP降温可满足冷藏室内的控温要求。2)利用步冷曲线对无机共晶盐类的蓄冷与释冷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氯化钠盐溶液的共晶点浓度,与化学实用手册中吻合的较好,但由于氯化钠在低温下溶解度较小,因此重复使用时易存在相分离现象。采用正交实验法,对丙三醇/氯化钠/水以及乙二醇/氯化钠/水的相变蓄冷材料进行初步筛选,然后对质量配比进行微调,最终得到了3种不同质量配比的丙三醇/氯化钠/水溶液,可以作为冷冻室的相变蓄冷材料,其相变峰值温度在-18.4℃~-23.7℃,并利用DSC曲线测得了其相变潜热及相变温度范围。3)搭建了可控分离式热管新型蓄冷冰箱实验平台,通过降温实验初步验证了该新型蓄冷冰箱的可行性,并对相关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该新型蓄冷冰箱能够利用SHP的启停控制以及相变材料的蓄冷及释冷功能来实现冷藏室的降温,在25℃环温下,冰箱冷藏室能够在185min内从25℃降至7℃左右。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B657.4
【图文】:

一次能源消费


国对能源的掌控。逡逑总体上,我国能源资源丰富,但存在分布不均、人均拥有量低、能源利用效逡逑率低和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等问题[2]。如图1.1所示,我国大部分的煤炭资源集逡逑中在西北和华北地区,而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则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资源分布逡逑地区与我国主要耗能地区相距较远,长距离的运输也加大了能源利用成本,造成逡逑了能源的部分浪费[3];此外,我国煤炭和石油等化石能源的消耗仍占能源消费总逡逑量的80%以上,如图1.2所示,核能、水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比重较低,逡逑而化石能源的消耗会产生大量的C02、NOx、S02以及粉尘等,对我国的生态环逡逑境造成了严重污染,降低了人民的生活品质,因此,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改善逡逑能源消费结构己迫在眉睫[4]。—邋—逦逡逑?中国至要能源矿产逡逑e凝j_评一逡逑二一邋I、逦逦逦逡逑图i.i

家用冰箱,年产量


因而消耗的电力资源非常可观。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研宄院提供的相关逡逑数据,从2010年?2018年,我国每年冰箱的产量都维持在8000万台左右[13],逡逑这个趋势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如图1.3所示。根据前瞻产业研宄院的数据,目前逡逑我国的冰箱保有量己达2.0亿台,平均每7人左右拥有1台冰箱,冰箱的保有量逡逑接近饱和[14]。传统冰箱的大规模使用,促进了人们消费的增长,改善了生活品逡逑质,但是也增加了巨大的电能消耗,在供电高峰期间给电网增加了大量的负荷,逡逑因此开发新型节能冰箱势在必行。逡逑灥j逦网产量(万台)逡逑8。。。_邋________逡逑C邋III邋|逡逑■li邋________逡逑2010邋2011邋2012邋2013邋2014邋2015邋2016邋2017邋2018逡逑生产年份逡逑图1.3家用冰箱年产量[13]逡逑冰箱按照不同的工作原理主要由以下几种分类:压缩式电冰箱、吸收式电冰逡逑箱、太阳能电冰箱、半导体电冰箱等。其中压缩式电冰箱主要依靠制冷工质(如逡逑R600a、R134a等)在低压蒸发器中汽化吸热成低压气态制冷工质,而后在压缩逡逑机中被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经过冷凝器冷凝成高压的液态工质,液态工质再逡逑经过毛细管节流后变成低压的液态工质重新流入蒸发器中,依此循环。在前述的逡逑几种制冷方式中,压缩式制冷由于其效率高,生产技术及工艺都很成熟,因此得逡逑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压缩式电冰箱又根据蒸发器类型的不同

结构图,冰箱,直冷,多功能化


逑1.2.1压缩式直冷电冰箱逡逑图1.4为典型的压缩式直冷电冰箱的结构图及实物图,它首先依靠板管蒸发逡逑器或者绕管蒸发器的热传导作用给冰箱的箱胆进行降温,然后依靠冰箱内部空气逡逑的自然对流,使得冰箱内温度达到相应的储藏要求。目前,降低冰箱能耗的方法逡逑主要包括:使用高效的变频压缩机[15_191、优化蒸发器和冷凝器的结构,提高其换逡逑热效率im]、制冷工质的传热优化&24]、改善冰箱保温层的隔热性能pui、提逡逑高制冷系统匹配性[29’3()]等。根据GB/T邋8059-2016《家用和类似用途制冷器具》逡逑的要求,在25°C的环温下,冷藏室平均温度需维持在0 ̄8°C以内,三星及以下逡逑冷冻室的温度最大值低于-18邋°C[31]。新国标采用年耗电量代替日耗电量,对直冷逡逑冰箱的节能环保再次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逡逑逦逦——.逦.邋|丨「’1咖_逡逑逦逦邋.曹'、—丨一"扣卿___,丨逡逑hIb逡逑—1逡逑媝_逡逑图1.4直冷压缩式冰箱逡逑与此同时,随着冰箱产品的普及与多功能化的技术要求,消费者对冰箱食品逡逑保鲜的要求也日益严格。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岑玉;张冲;金翼;赵波;杨俊玲;;不同应用场景下的蓄冷技术[J];制冷与空调;2017年09期

2 李晓燕;杜世强;;直接接触式空调蓄冷技术的研究进展[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4年05期

3 孙志高;刘成刚;周波;徐乐中;黄海峰;;水合物蓄冷技术研究[J];制冷与空调;2011年03期

4 刘彦华;实施蓄冷技术对电力调峰的关键对策建议[J];制冷;2005年01期

5 樊建斌;全国蓄冷技术研讨会[J];暖通空调;2004年01期

6 苏斌,钱兴华;空调蓄冷技术[J];中国建设信息.供热制冷专刊;2004年03期

7 郭庆阮;蓄冷技术在工业上的应用[J];制冷与空调;1996年04期

8 郭庆沅;蓄冷技术在民用建筑上的应用[J];制冷与空调;1997年01期

9 刘道平;蓄冷技术及其应用现状[J];暖通空调;1995年04期

10 巨永平,孙志荣;冰蓄冷空调讲座之(1)──空调工程中的蓄冷技术──第一讲 蓄冷技术概述[J];暖通空调;199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晓燕;李凯娣;刘家庆;李月明;;相变蓄冷技术在食品冷链中的应用研究与进展[A];2013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邹琼;;蓄冷技术在冷藏库中应用的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3 李军;吴会军;朱冬生;;吸附蓄冷技术的研究与开发[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2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02年

4 轩小波;刘妮;刘道平;;气体水合物浆在空调蓄冷技术中的研究进展[A];中国制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余延顺;屈贤琳;徐辉;刘婧;;季节性冰雪蓄冷技术在建筑空调中的应用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赵薇华;;蓄冷技术在低温箱中的应用研究[A];上海市制冷学会一九九九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7 柳碧青;顾中平;刘健君;;电冰箱蓄冷技术研究[A];2001年全国空调器、电冰箱(柜)及压缩机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8 何国庚;王忠衡;柳飞;;冰浆蓄冷技术及其应用[A];第十二届全国冷(热)水机组与热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肖睿;胡文格;;低成本获取高品质低温冷源——动态冰浆蓄冷技术在光明乳品节能改造中的成功应用[A];第三届中国奶业大会论文集(上册)[C];2012年

10 张永铨;;国内外蓄冷技术的现状与展望[A];首届中国制冷空调工程节能应用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天津大学 张永铨;简述我国蓄冷技术现状[N];中国建材报;2005年

2 张晓磊;全球首台冰热水吧在吉之美下线[N];工人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玉东;纳米复合低温相变蓄冷材料的制备及热物性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陈楚雄;可控分离式热管在蓄冷冰箱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2 张小英;低温高分子基复合蓄冷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江南大学;2018年

3 吴东波;蓄冷用小型空调性能实验及模拟研究[D];湖南大学;2017年

4 吴雨浓;基于节电力运行分析的蓄冷蓄热项目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5 马理;水蓄冷系统在工业建筑中的节能与经济性研究[D];东华大学;2017年

6 关鑫;季节性雪蓄冷传热问题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7 陈嘉杰;十二烷/气相二氧化硅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蓄冷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8 王源;蓄冷系统中冰浆制取的实验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458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27458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c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