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磁定位技术的滑坡监测试验研究
【图文】:
茫嘧词谴哦?位的基本原理[6]。本文使用圆柱永磁体作为磁源,通过磁感应探头测量磁场的变化,将滑坡深层发生的大距离滑移转化为永磁体局部磁场的变化以达到对滑坡进行监测的目的。2磁定位技术数学模型的确立及原理推导2.1磁定位技术数学模型的确立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可知,当滑坡发生时,滑坡上部滑体沿着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在滑动面以上滑体沿着深度方向位移变化基本相同[7],此时可将整个上部滑体的位移变化曲线近似为一条直线,认为整个上部滑体的位移是沿着此直线滑动的,整个滑坡的滑动模型如图1所示。图1滑坡模型Fig.1Landslidemodel图1中O点为永磁体位置,将永磁体埋设在滑坡的基岩中;P点为滑体中的任意一点,在P点处埋设磁传感器;P'点为滑体滑动后的位置,L为滑体沿直线滑动的位移。根据图1中的滑坡模型,可以得到图2所示的三维滑坡数学模型,图2中以圆柱形永磁体位置为坐标原点O,竖直向上方向为z轴的正方向,水平面为oxy平面,以水平向外为x轴正方向,P为滑体中的任一点,滑动后的位置为P'。第34卷第3期长江科学院院报Vol.34No.32017年3月JournalofYangtzeRiverScientificResearchInstituteMar.2017
图2三维滑坡数学模型Fig.2Three-dimensionalmathematicalmodeloflandslide2.2磁定位技术的理论推导在图2的数学模型中,设P点和P'点的坐标分别为(x,y,z),(x',y',z'),设O点到P点的矢径为r→,由于原点O到场点P的距离r远大于永磁体的尺寸,此时可将永磁体磁源近似为磁偶极子,设磁矩矢量为Pm迤→,Pm迤→与z轴正方向的夹角为θ,Pm迤→在oxy平面上的投影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φ,磁矩大小为Pm。根据磁偶极子磁场的计算公式,滑体内P点处的磁感应强度B的矢量表达式为[8]B→=μ04πr5[(3Pm迤→r→)r→-r2Pm迤→]。(1)式中:μ0为真空磁导率;r→=(x,y,z);Pm迤→=Pm(sinθcosφ,sinθsinφ,cosθ)。则Pm迤→·r→=Pm(xsinθcosφ+ysinθsinφ+zcosθ),r2=x2+y2+z2。(2)将式(1)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进行分解,并将式(2)代入之,化简得各分量的表达式为Bx=μ0Pm4πr5[(2x2-y2-z2)sinθcosφ+3xysinθsinφ+3xzcosθ];By=μ0Pm4πr5[(2y2-x2-z2)sinθsinφ+3xysinθcosφ+3yzcosθ];Bz=μ0Pm4πr5[(2z2-x2-y2)cosθ+3xzsinθcosφ+3yzsinθsinφ]。(3)式(3)即为三维滑坡数学模型下,永磁体磁场内任一点的磁感应强度分量的理论计算公式。由于三维滑坡数学模型比较复杂,式(3)中影响因素较多,如果仅测量一个方向的磁感应强度,很难对滑体位移进行定位。而且三维磁定位技术对磁传感器设备要求更高,成本更大,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二维滑坡模型下一维磁定位技
2)sinθsinφ+3xysinθcosφ+3yzcosθ];Bz=μ0Pm4πr5[(2z2-x2-y2)cosθ+3xzsinθcosφ+3yzsinθsinφ]。(3)式(3)即为三维滑坡数学模型下,永磁体磁场内任一点的磁感应强度分量的理论计算公式。由于三维滑坡数学模型比较复杂,式(3)中影响因素较多,如果仅测量一个方向的磁感应强度,很难对滑体位移进行定位。而且三维磁定位技术对磁传感器设备要求更高,成本更大,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二维滑坡模型下一维磁定位技术对滑坡深层位移的监测。图3二维滑坡数学模型Fig.3Two-dimensionalmathematicalmodeloflandslide3一维磁定位技术3.1一维磁定位技术公式推导一维磁定位技术只需要测量一个方向的磁感应强度进行定位。本文以竖直方向磁感应强度分量Bz作为一维磁定位的监测量。二维滑坡数学模型如图3所示。此时φ=0,即y=0,滑坡处于oxz平面内,则式(3)中的Bz可以化简为Bz=μ0Pm4πr5[(2z2-x2)cosθ+3xzsinθ]。(4)当发生滑坡时,永磁体位于滑坡基岩中保持不动,磁矩矢量的方向不发生改变,也即θ不变。滑体内P点沿着直线z=kx+b滑动,其中k为滑体滑动角的正切值,b为测量装置安装时探头与永磁体的竖直方向距离,将直线方程带入到式(4)化简得Bz=μ0Pm4πMx2+Nx+S[(k2+1)x2+2kbx+b2]5/2。(5)其中:M=(2k2-1)cosθ+3ksinθ;N=(4kcosθ+3sinθ)b;S=2b2cosθ。式(5)即为二维滑坡模型中一维磁定位技术的理论公式,当滑体内任意一点P沿着直线滑动时,该点的磁感应强度分量Bz和P点所在位置x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变化关系。令K=μ0Pm4π。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邬晓岚,涂亚庆;滑坡监测方法及新进展[J];中国仪器仪表;2001年03期
2 张青;史彦新;林君;;时间域反射法用于滑坡监测的试验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7年01期
3 晏小明,蔡耀军,王秋明,张进保;滑坡监测预测预报数据库的开发与应用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6年01期
4 郑万模;用变形体系论点指导滑坡监测工作[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7年04期
5 刘悦;李永树;;浅谈滑坡监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测绘;2013年05期
6 吴金桂;319国道龙岩市新罗区龙门考塘滑坡监测初步探讨[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0年S1期
7 康东玲,余京生,张红秀;欧洲滑坡监测与预测新进展[J];湖北地矿;2002年04期
8 韩建设;岩土工程中滑坡监测的主要技术方法简述[J];西北水电;2002年02期
9 成伟,赵超英;特殊条件下滑坡监测网的优化设计[J];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周平根;滑坡监测的指标体系与技术方法[J];地质力学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叶金桃;王俊超;冯光柳;万蓉;;顾及降雨诱因的滑坡监测三维GIS系统的研究[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3天气预报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C];2011年
2 夏耶;;干涉雷达滑坡监测关键技术探讨[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七专题论文集[C];2013年
3 邓德润;;新滩滑坡监测系统的研究[A];滑坡监测技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1988年
4 叶青;赵全麟;;三峡工程库区滑坡监测几个问题的探讨[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5 黄家然;;李家峡水电站水库滑坡监测成果分析[A];滑坡监测技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1988年
6 王传先;时湘江;吕国娟;马艳飞;;测量技术在滑坡监测中的应用[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9年卷(下册)[C];2009年
7 陆新;王凯;;凉水井滑坡监测预警技术研究[A];和谐地球上的水工岩石力学——第三届全国水工岩石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李昂;侯圣山;韩冰;周平根;;基于北斗一号数据传输的滑坡监测系统构建[A];第九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张青;史彦新;朱汝烈;;TDR滑坡监测技术的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10 张青;史彦新;;TDR滑坡监测技术[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滑坡监测预测新技术研究告捷[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3年
2 通讯员 夏杰 唐晓萍;重庆研发启用区县级精细化滑坡监测预报系统[N];中国气象报;2010年
3 郭启锋 李忠;探工所研发系列地灾监测仪器[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4 记者 曾冰 通讯员 黄华;省政府对黄土坡整体避险搬迁一月一督查[N];恩施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樊俊青;面向滑坡监测的多源异构传感器信息融合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2 王朝阳;滑坡监测预报效果评估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3 周勇;湘西高速公路滑坡监测关键技术及监测信息系统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浩;基于RIA/JavaScript技术的高速公路滑坡监测预报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长安大学;2015年
2 林保罗;基于TDR技术的滑坡监测系统研制[D];长安大学;2015年
3 钟全金;基于激光点云的滑坡监测数据处理方法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4 熊涛;WSN定位算法及其滑坡监测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5 王春华;复杂事件处理在滑坡监测传感器数据集成研究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6 曹阳威;基于北斗和物联网的滑坡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华北科技学院;2016年
7 陈健;协作式微波高精度测距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8 李元元;基于PHP的滑坡实时监测数据网上发布系统设计与实现[D];西南科技大学;2016年
9 郑勇;复合光纤装置预警模型在滑坡监测中的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10 陈起传;WSN技术在滑坡监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462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2746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