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贵重易碎品运输用主动减振平台设计

发布时间:2020-07-14 18:45
【摘要】:运输贵重易碎物品时,为了防止物品被破坏,一般会采取包裹/填充泡沫等措施,当运送的物品有较多时,厚重的包装加大了被运输物品体积,在相同空间内可运送件数减少,提高了单件运输成本。此外航天、工业、军事等领域使用的高精度器件运输过程中有振动要求,普通的包裹/填充等被动减振方式无法满足这种要求,主动减振方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主动减振平台主要是通过消除运输过程中带来的一定频率的振动以达到保护贵重易碎品的目的。本设计采用主/被动减振结合的方式将一定频率的振动信号进行削弱和消除。该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减振系统结构设计与仿真、硬件电路设计、减振控制软件等部分。设计中还加入一些被动减振元件,以减去高频振动信号,使最终的减振平台有着较宽的频带减振特性。针对不同频段的振动,本文设计了对应的减振模组,通过振动分析软件对各个模组进行振动仿真,最终将各个模组通过串联的方式进行连接,组成了有着主/被动减振功能的平台。其中在低频段的减振结构设计中使用的是运动补偿模组,低频段的振动一般而言振动幅度较大,所以采用电机作为执行器。该模组有着四个运动自由度,包括一个平移自由度,三个旋转自由度,通过运动解算,可以实现六个自由度上的振动补偿。针对高频振动信号,本设计采用压电陶瓷作为执行器,高频减振模组可以实现三个平移自由度上的主动减振。平台电控硬件部分以STM32F103RE作为控制器件,针对不同结构的控制需求分别加入三维旋转平台电机驱动模组、步进电机光耦隔离控制模组、压电陶瓷驱动模组。软件部分的控制算法采用PID控制算法,在低频振动控制阶段,通过MPU6050姿态传感器采样获得易碎物品的姿态,控制电机旋转使其姿态稳定在一定区间内。另外对加速度传感器所采样的加速度进行二次积分,得到物品竖直方向的位移,通过控制一维丝杆滑台的运动,使物品在竖直方向上稳定在一定范围。当有高频振动信号时,采用压电陶瓷作为执行元件,控制其产生频率相同相位相反的振动信号,与要消除的振动信号相互抵消,达到主动减振的目的。压电陶瓷的控制方式是0-100V模拟电压控制,通过外部升压电路对主控DAC输出0-3.3V的电压放大30倍来控制压电陶瓷的作动距离。最终搭建了整体的主动减振实物平台,通过实验验证了该平台的减振可行性。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H703;TB535.1
【图文】:

丝杆,滑台,一维


图 3-2 一维丝杆滑台为该单自由度振动补偿的好处是该种滑滑台的执行器件是步进电机,其有着控制00 步/转,控制脉冲的输入频率最高可达达到 360 转/分。根据丝杆导轨的导程 1,所以其振动频率响应范围是 0-10Hz,满结构 3 个旋转自由度,在结构设计上,每个盘式电机的原因是其有着噪音低、体积小带来的二次振动,这样就避免了本来是外它的体积小力矩大,不需要加减速箱,式电机是对旋转自由度进行振动补偿的最

三维旋转,减振结构,减振


图 3-3 三维旋转减振结构结构设计采用的是软式主动减振的方法,即通过主被该整体减振平台采用分层式的减振结构,结构动减振的方法进行振动消除。另外因为一维定的振动,所以有必要在最终放置物品的平行消除。接下来就对这两种中频段的主动减减振模组的执行器件都是压电陶瓷。减振模组模组中采用橡胶作为被动减振材料,压电陶体积很小且没有固定孔,所以他无法承受拉力了压电陶瓷特有的固定方式,既可以达到减振全作用到减振上面去。其基本结构如图 3-4 所

主动减振,软式,模组,减振结构


图 3-3 三维旋转减振结构计是软式主动减振的方法,即通减振平台采用分层式的减振结构的方法进行振动消除。另外因动,所以有必要在最终放置物。接下来就对这两种中频段的组的执行器件都是压电陶瓷。组采用橡胶作为被动减振材料,小且没有固定孔,所以他无法承陶瓷特有的固定方式,既可以达到减振上面去。其基本结构如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何琳;徐伟;;舰船隔振装置技术及其进展[J];声学学报;2013年02期

2 吴伟光;马履中;杨启志;陈修祥;;车辆并联机构座椅三维减振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11年06期

3 朱伟;沈惠平;胡爱萍;马履中;;基于MRFD的车载仪器并联减振半主动控制实验[J];农业机械学报;2009年11期

4 邓习树;易小刚;吴运新;;主动隔振系统中的PID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技术[J];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08年04期

5 刘彦;谭久彬;王雷;;差动电磁作动器的超大型光学仪器隔振基础的主动控制机理[J];光学精密工程;2007年10期

6 屈文忠,邱阳,张陵,杨月诚;模糊自适应滤波的主动控制方法研究[J];振动工程学报;2000年01期

7 朱荣,莫友声,张炎华;基于神经网络的主动隔振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8 张庙康;;车辆悬架模糊神经网络半主动振动控制系统的研究[J];振动、测试与诊断;199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廖飞红;精密运动台主动减振与重力补偿技术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李国平;面向精密仪器设备的主动隔振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邓习树;步进扫描光刻机模拟隔振试验平台主动减振系统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4 王锐;橡胶隔振器动力学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强;纳米压印光刻机精密定位工作台设计与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4年

2 吴迎;基于Stewart平台的卫星微振动主动控制方法研究及装置优化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3 王东炜;Stewart平台隔振的主动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4 田一夫;基于气浮支承结构的主动减振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5 谷林;光刻机工件台与掩模台同步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6 王俊芳;自适应主动隔振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553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27553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e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