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藏中联网工程八宿段滑坡灾害风险动态评价

发布时间:2020-07-21 21:40
【摘要】:西藏地区气候恶劣、地形复杂,构造发育,是我国地质灾害高发区。尤其是滑坡灾害,具有规模大、隐蔽性强、识别难度高、成因机理复杂等特点,严重阻碍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而藏中联网工程恰好处在这个极端气候条件和复杂地质环境区域内,这对藏中联网工程的正常运营带了极大的影响。为有效防治或降低滑坡灾害对输电工程造成的经济损失,除了合理的工程治理措施外,滑坡灾害风险评价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非工程性质的防灾减灾方式,对输电工程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有效的防灾理论依据。依托藏中联网工程项目,以藏中联网工程八宿段为研究区域,针对滑坡灾害的发育成因机理和滑坡孕灾环境,选取滑坡灾害所需的基本条件,结合斜坡变形演化分析,研究斜坡各演化阶段的危险性变化,最终结合输电线路的易损性分析,开展适合藏中联网工程的滑坡风险性动态评价技术方法研究。具体内容如下所述:1.通过资料分析和野外复核,采用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对研究区滑坡灾害的解译工作。利用数理统计定量阐述滑坡灾害的发育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2.通过对斜坡各阶段发展演化特征分析,在常规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融入了斜坡活动性状态指标,构建了动态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加权信息量法完成研究区的滑坡危险性评价。通过优化评价模型,构建了滑坡危险性动态评价模型。3.对比各类常规InSAR技术,选取适合评价要求的SBAS-InSAR技术,掌握了地表形变信息解译工作流程,并结合下载的原始SAR影像数据,通过SBAS地表形变解译技术和GIS技术,完成了四期动态指标的解译工作,基于危险性动态评价模型,完成了四期危险性评价以及结果分析。4.分析输电线路承灾体的特征,利用GIS软件将输电塔位与斜坡单元进行相交处理,将研究区分为塔位斜坡单元和非塔位斜坡单元。针对塔位的属性特征、暴露性及恢复能力,核算塔位斜坡单元的易损性贡献率大小并划分为高、中、较低三个易损性级别,分别赋予易损性值为4、3、2;非塔位斜坡单元易损性最低,易损性值为1,最终基于核心目标思想,进而提出核算目标法完成了研究区的易损性评价。5.结合危险性动态评价和易损性评价,采用“风险性=危险性×易损性”模型,构建了滑坡风险动态评价模型。并利用四期动态评价指标,基于风险动态评价模型,完成了四期风险评价以及结果分析,根据风险变化趋势,给出相应的防灾建议。根据动态指标的获取时间特点,提出了滑坡灾害时序风险性动态评价模式,即后期以卫星的重访时间为周期,时序更新动态指标,最终完成滑坡的时序风险动态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642.22
【图文】:

路线图,研究技术,路线图,动态评价


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评价指标进行动、静归类,采用加权信息量模型完成滑坡灾害的危险性评估。后期通过卫星扫描地表,获取原始 SAR 影像,经影像预处理,完成对 SLC 的 SAR 影像库的更新,并基于 SBAS-InSRA 处理流技术,提取地表的矢量形变信息,进而更新研究区的动态指标,完成滑坡的危险性动态评价,结合针对输电线路工程的易损性评价,完成滑坡灾害风险的动态评价。具体技术路线如图 1-1 所示:

输电线路,工程,八宿


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特高压电网工程。具体线路走线为:由芒康县扎仓嘎附近出线,向西经拉乌村,而后向南横跨澜沧江至觉巴,大致沿 318 国道向西北向至左贡县,途经然乃村、勒音多、下那果,在八宿县怒江大桥附近跨越怒江,往西沿冷曲过八宿县城至八布,随后向南沿冷曲过然乌镇,并向西沿 31国道进入波密县,经玉普乡、波密县城、古乡,在塘麦越过易贡藏布江,进入林芝县,沿国道 318 向南,途经排龙村、拉月村、德抡村、鲁朗镇、曲尼玛、鲁朗兵站、罗布村,在林芝市结麦村横跨尼洋河,并向南沿雅鲁藏布江进入米林县经过米林县城沿省道 306 向西,过比定村、色比单嘎村、卧龙镇,进入朗县滚堆村,往西过朗县县城沿 306 省道,经欧龙村至加查县拉玉村、拉索村,而后进入曲松县,随后向北至觉都、罗布萨村,并在桑日县桑珠岭附近纵跨雅鲁藏布江至仁青岗村,最后抵达鲁斯。输电线路如图 2-1 所示。本文为获取较高精度的地表形变信息,故截取藏中联网线路工程中植被稀疏、气候干燥、地表反射强烈的八宿段作为研究区段,并根据滑坡影响的最大范围,以输电线路两侧一定区域范围,划定为研究区,探索藏中联网输电通道滑坡风险动态评价技术。

八宿,地理位置


2 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2.1 地理位置八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横断山脉,是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辖区内的一个行政区位于西藏自治区的东部,昌都地区东南部,怒江上游。区域地理坐经 96°23′~97°28′,北纬 29°40′~31°01′。县域东北部为他念他翁山,西南部拉岭,地形从西北向东南稍倾。东与察雅县、左贡县相邻,西与林芝市波密隆县接壤,南靠林芝市察隅县,北与昌都县、类乌齐县相连,如图 2-2 所域总面积 12564.28 平方公里,南北长 210 公里,东西宽 80 公里,辖区有、10 个乡,全县总人口约 3.9 万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继维;张茂省;范文;;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综述[J];灾害学;2015年04期

2 许冲;;实际滑坡是滑坡危险性评价结果合理性检验最好的标准[J];工程地质学报;2013年06期

3 齐信;唐川;陈州丰;邵长生;;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12年05期

4 许强;张一凡;陈伟;;西南山区城镇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方法——以四川省丹巴县城为例[J];地质通报;2010年05期

5 汤明高;许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三峡水库塌岸危险度评价[J];人民长江;2008年15期

6 胡焕校;张立明;;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易损性模糊综合评价[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8年02期

7 许强;汤明高;徐开祥;黄学斌;;滑坡时空演化规律及预警预报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06期

8 郭芳芳;杨农;孟晖;张岳桥;叶宝莹;;地形起伏度和坡度分析在区域滑坡灾害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地质;2008年01期

9 石菊松;石玲;吴树仁;;滑坡风险评估的难点和进展[J];地质论评;2007年06期

10 涂长红;商建林;谢叶彩;廖化荣;;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在滑坡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以广东省滑坡危险性评价为例[J];灾害学;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宗佶;丁朋朋;乔建平;蔡焕;王礼勇;;重大线性工程沿线滑坡灾害风险评价——以路茂线500千伏输电线路为例[A];2017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孟庆华;秦岭山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1年

2 陈伟;西南山区城镇建设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控制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3 李雪平;基于GIS的区域斜坡稳定性评价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屈飞行;川藏联网工程芒康段地质灾害风险动态评价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7年

2 缪信;考虑斜坡活动性状态的滑坡风险评价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3 陈宇;金沙江旭龙水电站近坝区滑坡分形特征及危险性评价[D];吉林大学;2016年

4 周敏;泸定县磨西镇大渡河河岸新风滑坡稳定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5 朱钱洪;基于SBAS技术的白龙江流域典型区滑坡信息提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6 余睿;基于短基线(SBAS)技术的西和县滑坡监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7 张佳静;武都区地质灾害承灾体易损性时空格局评价[D];兰州大学;2013年

8 罗骑龙;基于RS和GIS龚嘴电站库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9 吴亚子;山区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648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27648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c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