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监控相机生产线之自动对焦系统算法设计与实现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P391.41;TB852.1
【图文】:
机架、工作台、转动机构、装夹机构、对焦相机和点胶机构、焦以及外罩、显示器和控制面板;其次要研究自动对焦装置的四个的整体工作流程。动对焦系统组成所研究的一种监控相机生产线的自动对焦装置,通过机械化的从而可以快速而准确进行镜头焦距确定。该装置应用于相机生产机械化水平。系统的基本组成文研究的监控相机生产线的自动对焦装置,其机械机构包括:机支撑面,支撑面中部具有可转动的工作台,工作台底部转动机构若干装夹机构,工作台外侧具有对焦相机和点胶机构,对焦相机机构,点胶机构与胶筒连接。为了实现自动对焦、点胶的操作,个工位,每个工位依次位于工作台上且相互间隔 90 度夹角。
图 2-5 对焦镜头光路图本论文运用了一种特殊的光路设计,如图 2-5 所示。上半部分采用了一个带同轴光的物方远心镜头,中间安装了一个 45 度平面镜,下半部分采用了一个普通镜头。运用两个镜头的设计可实现,对于镜头到待检测监控相机的镜头之间的距离不重要,可以允许有改变和误差,并不会影响检测结果。而待检测监控相机的对焦距离必须精确无误差。对应图 2-6 所示的对焦镜头立体结构图,可以看出整个调焦镜头由上下两个镜头组成。
图 2-5 对焦镜头光路图殊的光路设计,如图 2-5 所示间安装了一个 45 度平面镜,下实现,对于镜头到待检测监控误差,并不会影响检测结果。而 2-6 所示的对焦镜头立体结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韩庆瑶;赵忠华;;基于NURBS的复杂曲线多轴运动控制轨迹生成的研究[J];机床与液压;2014年08期
2 何祯鑫;刘春桐;黄先祥;吴国俊;张志利;;基于MTF辅助正焦判断的自动调焦搜索算法[J];光子学报;2014年04期
3 程方;张曦;张金松;;基于机器视觉的点胶机定位系统[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3年03期
4 梁翠萍;李清安;乔彦峰;朱玮;;简析光学系统自动调焦的方法[J];电光与控制;2006年06期
5 瞿蓬 ,林喜荣;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自动调焦系统[J];电子技术应用;2002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任瑞康;陶建平;;智能化人员控制系统在煤矿立井的应用研究[A];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第27届全国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学术会议暨第8届中国煤矿信息化与自动化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健;基于图像处理的自动调焦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3年
2 李奇;数字自动对焦技术的理论及实现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漆志亮;基于机器视觉的点胶机工件定位研究[D];南昌大学;2018年
2 郑剑斌;基于机器视觉点胶机伺服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华侨大学;2018年
3 骆训浩;卷积神经网络中非线性激活函数的研究与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4 龚蓉;基于自适应Ray-Shooting模型的三维神经元图像中末梢点的检测[D];湖南大学;2018年
5 李洋;平板显示屏自动光学检测系统人机界面软件开发[D];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
6 杨帆;光电跟踪系统及其自动调焦技术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7年
7 庄孟雨;基于视觉伺服的三轴机械装置控制[D];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8 夏学海;基于头部姿态补偿的注视点定位算法研究[D];中国计量大学;2017年
9 张丽;用于自动对焦的图像清晰度评价方法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6年
10 董星辰;热轧带钢平直度双线激光CCD测量方法与实现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798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2779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