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石家庄-保定段山前平原区地裂缝成因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3 17:42
   华北平原是我国地裂缝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其中,石家庄-保定段地裂缝最为发育,严重威胁京津冀经济圈和雄安新区规划发展。论文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区活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通过现场调查与探测,结合已有文献成果,取得以下主要成果和认识:(1)石家庄-保定段山前平原区地裂缝形成的孕灾背景包括外动力地质背景和内动力地质背景。外动力地质背景有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岩溶发育和人类活动等;内动力地质背景有活动断裂、地应力和地震。地裂缝形成主要与第四系土层结构和厚度、断裂活动程度和方式、地震活动及超采地下水等因素有关。据此分析了内外地质因素对地裂缝形成影响,总结了地裂缝成因类型。(2)地裂缝成因类型不同,其分布发育规律表现差异明显。构造地裂缝主要沿活动断裂走向发育,具有方向性、成带性、集中性和系统性分布特点;而非构造地裂缝分布具有无方向性、集中性和相关性特点。(3)以典型地裂缝为案例,研究了不同成因类型地裂缝的形成机理。隆尧地裂缝是由于隆尧断裂现今蠕滑活动,切割第四系岩土层,延伸至地表形成陡坎的直接表现。漕河地裂缝主要因为灌溉超采地下水,引起含水层不均匀压缩、隔水层的差异固结沉降,在岩土层薄弱带产生次生拉应力,从而形成地裂缝。顺平地裂缝是基底发育溶蚀空洞上蚀成因。(4)石家庄-保定段山前平原区地裂缝成因模式可分为断层蠕滑型诱发模式、超采水平含水层和地质薄弱带耦合诱发模式和岩溶空洞上蚀塌陷模式。断层蠕滑型地裂缝包括“断层直剪诱发模式”和“隐伏断层诱发模式”,断层直剪模式是断层蠕滑运动,断层面切穿第四系,到达地表形成陡坎;隐伏断层诱发模式是断层蠕滑运动未发育到地表,在浅表层形成节理裂隙,外界因素诱发地裂缝。并通过Flac3D软件模拟分析断层蠕滑型地裂缝发展演化过程。(5)根据地裂缝区地表建筑物的损毁程度,考虑地表沉降和隐伏断裂活动影响范围,提出采用“损毁度”描述地表建筑物的破坏程度,划分不同破坏等级,并结合地表变形监测结果,厘定断层直剪模式诱发地裂缝区建筑物安全避让距离,为此类地裂缝灾害防治预警提供了科学依据。
【学位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P642.2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一技术路线图

土层结构,震旦系,基岩山区,太古界


(4)第四系土层结构逡逑石家庄-保定地区区域地层岩性较为复杂,基岩山区出露有太古界、震旦系、逡逑奥陶系、侏罗系,平原地区为全新世冲洪积物(图2-2)。逡逑10逡逑

斜长片麻岩,太古界,黑云,石家庄


逦160邋km逡逑11111逡逑图2-1河北地形地貌图逡逑(4)第四系土层结构逡逑石家庄-保定地区区域地层岩性较为复杂,基岩山区出露有太古界、震旦系、逡逑奥陶系、侏罗系,平原地区为全新世冲洪积物(图2-2)。逡逑10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新国;赵文廷;;地裂缝及其灾害防治简要介绍[J];中国建材资讯;2008年02期

2 符继卫;;矿区采空塌陷与地裂缝灾害探析[J];山西焦煤科技;2011年07期

3 赵忠海;;北京地区地裂缝灾害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探讨[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6年03期

4 刘忠方,韩军青;临汾市地裂缝灾害成因及防治对策研究[J];灾害学;2004年S1期

5 丰继林;地裂缝灾害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4年S1期

6 王景明;陈树强;;陕西泾阳地裂缝灾害及其成因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1989年01期

7 黄雅泽;张会领;;广西侧岭地区地裂缝成因研究[J];西部交通科技;2019年04期

8 王飞永;彭建兵;卢全中;黄强兵;孟振江;乔建伟;;渭河盆地地裂缝同生机制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9年03期

9 乔建伟;彭建兵;卢全中;;运城盆地尉郭地裂缝基本特征与成因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17年06期

10 马秀芳;赵晋泉;薛晓东;安卫平;曾金艳;;山西清徐地裂缝调查与灾害损失评估研究[J];地震工程学报;2016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宗开红;;苏—锡—常地区地裂缝灾害研究[A];全国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与灾害防治技术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刘玉海;陈志新;戴福初;;大同地裂缝灾害及其安全距离确定[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一)[C];1992年

3 康向阳;刘妮娜;李俊;赵腾;谢小丽;;地震作用下平行地裂缝场地隧道动力响应分析[A];2018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8年

4 李凯玲;;GIS对西安地裂缝灾害敏感性评价探讨[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5 朴春德;;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浅埋煤层地裂缝分布规律研究[A];第二届中国西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学术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8年

6 独婷;邵广周;;瑞利波小波变换探测浅地表裂缝[A];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三十一)——专题59:环境地球物理技术应用与研究进展、专题60:浅地表地球物理进展[C];2017年

7 李新生;陈广宇;李建国;李军伟;;西安地裂缝活动机理新解[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8 赵晋泉;高树义;赵晓云;张大卫;庄明芳;;山西大同市城区活动断裂及地裂缝灾害研究[A];山西省地震学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刊[C];2005年

9 曹天赐;李庆莉;龚绪龙;葛云峰;卢毅;陈勇;张芷薇;刘智超;闻炼;;基于点云数据的地裂缝监测对象提取研究——以江苏无锡光明村为例[A];2018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8年

10 苏耀明;宫辉力;朱琳;邸兴翠;;基于GIS的北京顺义区地裂缝分布机理及其驱动力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特约记者 陈娟 通讯员 龚绪龙;城镇化建设的“保护伞”[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2 记者 于猛;灾害重点村镇将就地规划或异地搬迁[N];人民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何付兵;南口—孙河断裂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及与地裂缝关系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9年

2 乔建伟;基于地球关键带理论的渭北台塬地裂缝成因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8年

3 李昌存;河北平原地裂缝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4 宁社教;西安地裂缝灾害风险评价系统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帆;运城盆地地裂缝活动时序InSAR监测与机理分析[D];长安大学;2019年

2 赵俊彦;渭河盆地地震地裂缝成因机制探讨[D];长安大学;2019年

3 万阳;河北隆尧地裂缝活动下建筑物墙体破坏特征分析[D];长安大学;2019年

4 白琴琴;西安地区“采水型”地裂缝超常活动分析研究[D];长安大学;2019年

5 李清照;地裂缝对机场建(构)筑物的变形破坏效应研究[D];长安大学;2019年

6 关瑜晴;长治矿区地裂缝空间分布特征与活动性预测[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9年

7 朱凤基;肯尼亚内马铁路沿线地裂缝成因机理初探[D];长安大学;2019年

8 吴玉涛;石家庄-保定段山前平原区地裂缝成因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9 胡宏伟;地裂缝断层控制成因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年

10 何芳;衡水市现代地裂缝影响因素及危险性分析[D];河北地质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117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28117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4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