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潼区“向山要地”负效应机理分析
【学位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P642.22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2 临潼区“向山要地”方式及负效应9图 2.1 构造地质图2.1.5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西安市临潼区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地壳上升与河谷的切割侵蚀。在第四纪中更新世整个渭北黄土高原大面积上升,骊山断块表现出强烈的掀斜式上升运动,骊山山前断层十分发育,并迫使灞河河床多次向南西方向作单向迁移。区内河流的冲刷侵蚀作用强烈。西安市临潼区位于渭河断陷,而渭河断陷盆地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强震活动区,渭河断陷盆地与山西汾河断陷盆地的地震活动构成一个明显的强地震活动带。临潼区自史料记载以来,共发生过两次 5 级以上的地震(1487 年 8 月 10 日与 1568 年 4 月 2 日)。由于地处汾渭地震带及周邻强震影响甚大,关中历次大震均波及临潼区,是陕西省地震监测和抗震加固的重点地区之一。2.2 临潼区“向山要地”2.2.1 临潼区发展历史及现状临潼区自周秦到汉唐一直处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地带。近代民国起至建国初,临潼一直属于“地方之郊”,区内的资源利用仅限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之后随着温泉资源的开发和兵马俑的发现与开放成为国家疗养胜地及世界旅游胜地[47]。临潼区发展至今,已然成为西安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自然风景、历史文化及文物旅游为特征的现代化国际旅游都市。随着临潼旅游业的发展并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带动并促进了区内相关产业的发展。据相关资料显示,在“十五”期间,临潼区区主要景点累计接待游客 3789 万人次,其中海外旅游者 250.53 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
2006 年仅骊山风景名胜区接待境外旅游者 51 万人次,占陕西全省8%。直至 2015 年,全区主要旅游景区(点)累计接待游客 2521 万人次客 177 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 19.49 亿元[48]。据西安市的总体规划,将临潼区内分为六个组团:骊山组团、代王组团、区组团、代新工业园组团、唐文化组团。其中,骊山组团是以旧城区为基区的核心区,是城市的标志性区域,以旅游度假、商业服务和生活居住为上所述,旅游业是临潼区的支柱产业,且骊山组团是临潼区的发展核心,的骊山华清池景区的发展是骊山组团的发展重点。临潼区灾害发育规律潼区灾害发育与地形地貌的关系合《西安市临潼区地质灾害调查实际材料图(1:100000)》(2012 年)地质灾害发育与地形地貌关系图如图 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平功;童丽萍;;横向地震对黄土窑洞稳定性的影响[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5年06期
2 严尔炳;;崩塌地质灾害安全治理方法及措施的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15年10期
3 王衍汇;倪万魁;袁志辉;;原状黄土抗拉强度试验方法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5年07期
4 ;建园区向山要地 保耕地从根入手[J];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业);2014年05期
5 陈春利;殷跃平;李同录;;窑洞开挖诱发浅层黄土滑坡的变形机理模拟[J];地质通报;2013年12期
6 唐任伍;;新“愚公移山”造城之风不可长[J];人民论坛;2013年06期
7 许强;;滑坡的变形破坏行为与内在机理[J];工程地质学报;2012年02期
8 王金凤;李平;马翠萍;梁星;;瑞士山区发展策略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经济探讨;2012年04期
9 陈文雅;邬琼;;国土资源部“向山要地”[J];国土资源导刊;2011年11期
10 赵学勐;王璐;;黄土拱作用机理剖析[J];岩土力学;2009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国玉;;浅谈城市化建设新模式——向山要地[A];福建省土地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罗昌隆;刘莹;;大方斧头山上造就“梯田工业”和“梯田城市”[N];贵州日报;2014年
2 陈占相;;“向山要地”谱新曲[N];黔南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念秦;黄土滑坡发育规律及其防治措施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晓鹏;临潼骊山Ⅱ区滑坡前部深基坑开挖效应[D];西安科技大学;2017年
2 唐志政;新滩滑坡运动过程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3 杨小威;西北某湿陷性黄土地区房地产开发相关风险研究和对策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杜小玉;基于FLAC~(3D)的关中塬区黄土滑坡稳定性数值模拟[D];长安大学;2015年
5 司徒东莹;广东城市边缘区大型山地住区开发与设计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6 李阳;黄土高原山地新城基础设施规划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7 苏清委;山地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8 南晓娜;GIS支持下的山地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9 于洋;策略与控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10 田根宏;西安地铁二号线黄土工程特性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155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2815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