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蒸发式冷凝器进口空气焓值对制冷系统能效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9-27 21:08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制冷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制冷技术应用的同时伴随着大量电力资源的消耗,我国电力资源紧张匮乏,所以对制冷技术的节能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开发利用天然冷源和废热等低品位热源,研制高性能低能耗的制冷系统,是制冷技术发展的迫切要求。冷凝器作为制冷系统的四大部件之一,其传热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到制冷系统的性能及运行的经济性。蒸发式冷凝器冷却水温的高低,影响到制冷系统冷凝压力的高低,进而关系到整个制冷系统的节能状况。因此,本文着重研究了如何有效利用外界不饱和空气中的潜在能源,以及过热制冷剂蒸汽排出的低品位热源和太阳能等,来降低蒸发式冷凝器进口空气焓值,使冷却水水温下降,以降低制冷系统冷凝温度和冷凝压力,从而提高整个制冷系统的COP值,使制冷系统更加节能。本文通过对蒸发式冷凝器稳定运行过程中影响换热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到了三种降低蒸发式冷凝器进口空气焓值的方案:(1)采用间接蒸发冷却降低进口空气焓值。(2)采用间接蒸发冷却的同时,利用过热蒸汽中的废热对进口空气进行除湿。(3)采用间接蒸发冷却的同时,利用太阳能对进口空气进行除湿。本文还对不同降低进口空气焓值的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间接冷却方式运行稳定后系统的COP均值比直接冷却高2.69%;采用“降温除湿再降温”方式运行稳定后系统的COP值最高,分别比间接冷却和直接冷却高4.26%和 7.07%。
【学位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B65
【部分图文】:

空气冷却式,冷凝器,自然对流


所以其冷却负荷包括冷却热和凝结热,其中凝结热占绝大部分。逡逑冷凝器按照冷却介质和冷却方式的不同可划分为空气冷却式、水冷却式和蒸逡逑发式三种类型W。逡逑以空气为冷却介质的冷凝器称为空气冷却式冷凝器,也称风冷式冷凝器。空逡逑气冷却式冷凝器的工作原理为制冷剂在管内流动,通过管壁放出热量,空气在管逡逑外流动带走热量,达到冷却制冷剂的效果。空气冷却式冷凝器按其空气的对流方逡逑式主要分为自然对流空气冷却式冷凝器和强制对流空气冷却式冷凝器两种(表逡逑1-1)。逡逑空气冷却式冷凝器的冷却介质是空气,放热系数较小,需要较大的换热温差,逡逑所以其冷凝温度较高,夏季最高可达50°C。与水冷式冷凝器和蒸发式冷凝器相逡逑比,为获取同样的制冷量,空气冷却式冷凝器需要消耗更多的功率,故一般用在逡逑制冷量较小的制冷系统中。空气冷却式冷凝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便于维修、逡逑制造成本低,故在缺水、干旱地区或供水困难的地方得以广泛应用。逡逑表1-1空气冷却式冷凝器的分类逡逑

示意图,蒸发式冷凝器,扭曲管,椭圆管


2015年简弃非等人用CFD软件分析了波纹填料在不同填料间距、气流速逡逑度和喷淋水流量下出口空气含湿量、进出口压差、填料表面传热系数的变化规律。逡逑2015年Liu等[41]人对采用一种带有预冷器的双独立蒸发式冷凝器(图1-9)逡逑的空调系统在不同压缩机频率、干球温度、空气流速和冷却水流速下的冷却性能、逡逑传热系数和COP进行了实验研究。这种蒸发式冷凝器盘管分为预冷盘管和冷凝逡逑盘管,喷淋水只经过冷凝盘管,在预冷段用空气冷却过热气体。逡逑Axial邋flow邋fan逡逑■、二:Tfflffliiil邋llllftl_Mliir邋二mld逡逑 一邋JlliBlffli邋dliiiML逡逑Dnrtdmmuoni逦|邋Coolinguutcr逡逑Spray邋distribution逡逑—iiBi邋mLy逡逑Air邋inlet逦Air邋Cooling邋Coding邋Air逦Air邋inlet逡逑w^tcr邋water逡逑■■■■■■■■■■■■■■?:啊d逡逑图1-9双独立蒸发式冷凝器系统示意图逡逑2012年谭祥辉等[42]介绍了用椭圆管、扭曲管等强化传热管取代换热盘管圆逡逑管以提高传热性能的方案。逡逑9逡逑

结构图,配水方式,结构图,蒸发式冷凝器


2015年简弃非等人用CFD软件分析了波纹填料在不同填料间距、气流速逡逑度和喷淋水流量下出口空气含湿量、进出口压差、填料表面传热系数的变化规律。逡逑2015年Liu等[41]人对采用一种带有预冷器的双独立蒸发式冷凝器(图1-9)逡逑的空调系统在不同压缩机频率、干球温度、空气流速和冷却水流速下的冷却性能、逡逑传热系数和COP进行了实验研究。这种蒸发式冷凝器盘管分为预冷盘管和冷凝逡逑盘管,喷淋水只经过冷凝盘管,在预冷段用空气冷却过热气体。逡逑Axial邋flow邋fan逡逑■、二:Tfflffliiil邋llllftl_Mliir邋二mld逡逑 一邋JlliBlffli邋dliiiML逡逑Dnrtdmmuoni逦|邋Coolinguutcr逡逑Spray邋distribution逡逑—iiBi邋mLy逡逑Air邋inlet逦Air邋Cooling邋Coding邋Air逦Air邋inlet逡逑w^tcr邋water逡逑■■■■■■■■■■■■■■?:啊d逡逑图1-9双独立蒸发式冷凝器系统示意图逡逑2012年谭祥辉等[42]介绍了用椭圆管、扭曲管等强化传热管取代换热盘管圆逡逑管以提高传热性能的方案。逡逑9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国锋;张楠楠;郑大宇;;论蒸发式冷凝器的节能与分析[J];冷藏技术;2016年02期

2 孙旭;;蒸发式冷凝器运行效率影响因素分析[J];冷藏技术;2018年04期

3 司春强;张川;;蒸发式冷凝器实验研究与性能分析[J];冷藏技术;2019年01期

4 潘洪坤;;可调新风型蒸发式冷凝器的导风装置[J];科技经济导刊;2016年25期

5 张鹏;;浅析蒸发式冷凝器的应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1年03期

6 刘芳;;蒸发式冷凝器运行情况分析[J];中氮肥;2009年05期

7 宋印玺;朱冬生;孙纪远;吴治将;王正东;涂善东;;蒸发式冷凝器在余热发电冷却系统中的节能节水研究[J];热力发电;2009年03期

8 杨源田;;蒸发式冷凝器与换热器的性能比较[J];氮肥技术;2008年06期

9 戴永;张雷;;蒸发式冷凝器在啤酒生产中的应用效果[J];可再生能源;2008年03期

10 钱伯章;;新型蒸发式冷凝器[J];石油化工设备;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志昊;王占波;;影响蒸发式冷凝器性能的主要因素[A];第3届中国食品冷藏链新设备、新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章明kE;邓建平;吕济民;;国外冷库蒸发式冷凝器电化学处理技术应用[A];2011年全国冷冻冷藏行业与山东制冷空调行业年会暨绿色低碳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黄煜鼎;孔繁彬;;浅谈蒸发式冷凝器[A];山东省第五届制冷空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朱冬生;张景卫;蒋翔;吴治将;;蒸发式冷凝器异形管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2)[C];2007年

5 刘焕成;蔡祖康;夏畹;;蒸发式冷凝器热力计算的简化方法[A];上海制冷学会一九八九年年会论文集[C];1989年

6 韩广钧;刘统建;张玉梅;李江波;;基于蒸发式冷凝器的空调冷水机组应用分析[A];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科技支撑——2012年山东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刘洪胜;陈江平;陈芝久;;小型氟里昂蒸发式冷凝器的设计[A];上海市制冷学会二○○三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张建一;陈海洋;;蒸发式冷凝器风机变频调速节能分析[A];2011年全国冷冻冷藏行业与山东制冷空调行业年会暨绿色低碳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刘焕成;蔡祖康;夏畹;;氨蒸发式冷凝器热工性能的实验研究[A];上海制冷学会一九八九年年会论文集[C];1989年

10 蔡祖康;吴建;夏畹;刘焕成;;蒸发式冷凝器的热力计算[A];上海制冷学会一九八九年年会论文集[C];198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庄翔邋张子琦;冷库节能大有可为[N];现代物流报;2008年

2 吴金慧;蒸发式冷凝器节能环保[N];中国化工报;2007年

3 姜小毛;高效管蒸发式冷凝器入市[N];中国化工报;2003年

4 记者 孟朝红 姜小毛;隆华公司开发出节能蒸发式冷凝器[N];中国化工报;2005年

5 记者 姜小毛;蒸发式冷凝器受化肥企业追捧[N];农资导报;2005年

6 冯海波;华工研发出高效冷凝器[N];广东科技报;2007年

7 记者 路平;华工研发出一项节能新装备[N];广东科技报;2009年

8 王娅莉;节能省水减排 一个都不能少[N];中国质量报;2007年

9 记者 王乐意;山西化企节能降耗技术为先[N];中国化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苏民;秦海军:制冷行业显“威力”[N];经济日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勤华;蒸发式冷凝器进口空气焓值对制冷系统能效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9年

2 王飞飞;迎面风速和喷淋密度对蒸发式冷凝器性能影响的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9年

3 王珂;蒸发式冷凝器优化设计及热泵机组性能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9年

4 刘明天;蒸发式冷凝器的计算机仿真及优化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9年

5 倪双全;水平椭圆管蒸发式冷凝器传热传质实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6 张楠楠;蒸发式冷凝器设计与数值实验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7年

7 马洁;蒸发式冷凝器传热传质特性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年

8 倪景伟;预冷型蒸发式冷凝器传热机理与实验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9 马瑞华;套管蒸发式冷凝器热质传输特性分析与实验[D];重庆大学;2007年

10 杨光;表面蒸发式冷凝器在化工装置中的应用分析[D];东北石油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283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28283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b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