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在冰水堆积体的入渗过程及对其稳定性影响研究
【学位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P642.2
【部分图文】:
针对本次论文设计三种不同的冰水堆积体模型:均质堆积体、非均质堆积体、裂隙发育的堆积体(如图1-1),借助于降雨装置平台,分别进行不同雨强,不同降雨历时的降雨试验。再通过在堆积体中布置的孔压传感器、含水率传感器、基质吸力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段的孔压、体积含水率、基质吸力。
图 2-1 流沙河流域物质组成颗分曲线(1)总体上看,该流域堆积体粒度范围广泛是碎块石层的总体特点,颗粒以巨粒和粗粒为主要成分,可占到总量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巨粒含量为 65%~70%,细粒很明显比较偏少,引起颗分曲线和区里系数都相应的偏高。较高的分散性是其粒度组的一个特点,这可以从颗分曲线上看出来,由于不同部位颗粒组成不同,因此,不同部位还是有较大的差别。(2)碎块石土不同,粗粒为角砾质黏土的主要成分,含量大都在 65%以上,其次为巨颗粒,细颗粒的含量比碎块石土要高一些,级配良好是角砾质碎石的一个总体特点。结合《土的分类标准》分析堆积体内的两层堆积物物质组成可发现,碎块石土层一般划归于混合巨粒土,相应的,角砾质黏土划归于粗颗粒土。2.2.2 澜沧江争岗冰水堆积体颗粒组成及分类
第 3 章 室内降雨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案.1 室内模型试验装置室内模型试验选用的试验场地在成都理工大学的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L(国家重点实验室)背后的泥石流实验室。其水电齐全,可以满足实验要求。过在室内搭建试验模型模拟降雨,观察试验现象,采集相关数据,对冰水堆积的降雨入渗过程进行研究。室内降雨试验模型主要包括试验平台,降雨模拟系和数据测量系统,如图 3-1 所示。具体的细节以及操作步骤如下详细介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常金源;包含;伍法权;常中华;罗浩;;降雨条件下浅层滑坡稳定性探讨[J];岩土力学;2015年04期
2 李秀珍;何思明;王震宇;朱鲜花;;降雨入渗诱发斜坡失稳的物理模型适用性分析[J];灾害学;2015年01期
3 牛彦博;胡卸文;罗刚;顾成壮;;汉源二蛮山高速滑坡启程阶段孔隙水压力效应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13年01期
4 李宁;许建聪;钦亚洲;;降雨诱发浅层滑坡稳定性的计算模型研究[J];岩土力学;2012年05期
5 孙金山;陈明;左昌群;周传波;陈建平;;降雨型浅层滑坡危险性预测模型[J];地质科技情报;2012年02期
6 陈晓斌;徐望国;刘小平;;降雨入渗对粗粒土路堤变形与稳定性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7 钱纪芸;张嘎;张建民;;降雨条件下土坡变形机制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1年02期
8 王睿;张嘎;张建民;;降雨条件下含软弱夹层土坡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0年10期
9 李荣建;郑文;邵生俊;常体鹏;;非饱和土边坡稳定分析中强度折减法与条分法的比较[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9期
10 夏元友;张亮亮;;考虑降雨入渗影响的边坡稳定性数值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9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自高;西南地区深切河谷大型堆积体工程地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2 涂国祥;西南河谷典型古冰水堆积体工程特性及稳定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3 林鸿州;降雨诱发土质边坡失稳的试验与数值分析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4 王继华;降雨入渗条件下土坡水土作用机理及其稳定性分析与预测预报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左自波;降雨诱发堆积体滑坡室内模型试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2 金辉;西南地区河谷深厚覆盖层基本特征及成因机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566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2856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