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醚后碳四综合利用精馏序列优化

发布时间:2020-11-15 23:50
   催化裂化和蒸汽裂解等装置副产大量混合碳四。其中异丁烯是一种高附加值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制备丁基橡胶、聚异丁烯、甲基叔丁基醚、甲基丙烯腈等。和运集团碳四综合利用装置,主要包括MTBE合成、碳四分离和丁烯异构化三个单元,以MTBE为主产品,通过异构化反应将正丁烯转化为异丁烯,提高碳四资源利用程度。由于正丁烯与正丁烷相对挥发度小,和运集团采用MEK+NFM溶剂体系萃取分离,即便如此,碳四分离单元仍然存在过程复杂,能耗高等不足。对此,本论文深入研究萃取分离和异构化过程的协同耦合特征,从分离序列的角度对碳四综合利用装置进行改进,并利用Aspen Plus化工流程模拟软件,对改进流程进行优化和经济可行性分析。首先,在Aspen Plus软件平台中建立了和运集团碳四综合利用装置主干工艺的模拟流程,并将关键操作单元(萃取精馏、异构化、MTBE合成)的模拟结果与实际生产数据进行比对,正丁烷产品含量的相对误差为1.46%,丁烯产品含量的相对误差为0.76%,MTBE产品含量相对误差为0.01%。模拟结果分析表明,本研究建立的碳四综合利用装置模拟流程,准确度较高,为该装置的改进和优化提供了良好的模拟模型。在Aspen Plus流程模拟的基础上,对现有碳四综合利用装置中采用的精馏分离序列进行了深入分析。现有精馏分离序列先将异丁烷、正丁烷从原料中脱除,得到高浓度丁烯,再将丁烯异构化成异丁烯,异丁烯醚化生成MTBE,未反应的丁烯重新作为分离原料。分离原料中的烯烃含量高,需萃取剂量较大,能耗较高,丁烷产品浓度85%,导致丁烯损失大,丁烯利用率低。针对此问题,提出优化工艺,首先将原料中的丁烯转化为异丁烯,进一步醚化生成MTBE,未反应的丁烯混合物再进行萃取精馏。在Aspen Plus软件对改造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第二萃取精馏原料中丁烯含量从71.3%降低到52.97%,萃取剂需求量从340 t/h降低到240 t/h。分离原料丁烷浓度从29.22%提升到45.15%,丁烷产品含量指标从85%提升到95%,降低了丁烯损失,使MTBE产品产量提升了3.5%。装置能耗1.2 MPaG蒸汽从62 t/h降低到52 t/h。因反应系统丁烯含量降低,导致异构化和MTBE单元负荷增加,异丁烯产品流量从41.79 t/h提升51.14 t/h,改造过程需增加异构化催化剂4 t,投资成本773万元,投产后实际增加收益2832万元/年,资金回收期3.3个月。优化工艺较原工艺从物料损失和能耗上都有所优化,工艺变更改造较小,得到的收益明显,工艺优化可行。
【学位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Q028.3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介绍
1.文献综述
    1.1 醚后碳四来源与组成
    1.2 丁烷/丁烯的分离技术
    1.3 碳四综合利用工艺流程介绍
        1.3.1 碳四综合利用工艺简介
        1.3.2 碳四综合利用工艺流程
    1.4 Aspen Plus关键单元模型选择
        1.4.1 萃取精馏的模拟模型
        1.4.2 正丁烯骨架异构化模拟模型
        1.4.3 MTBE单元模拟模型
    1.5 选题背景与研究内容
2.工艺的流程模拟
    2.1 工艺模拟流程的简化
    2.2 物料平衡表
    2.3 操作模型的建立和模拟运行结果
    2.4 模拟误差分析和原工艺分析
    2.5 小结
3.工艺的优化和模拟
    3.1 优化工艺的确立和影响
        3.1.1 优化工艺的确立
        3.1.2 优化工艺的物料平衡
    3.2 关键设备参数分析与优化
        3.2.1 第二萃取精馏塔参数分析
        3.2.2 溶剂气提塔参数分析
        3.2.3 异构化脱重塔参数分析
        3.2.4 MTBE精馏塔参数分析
    3.3 溶剂循环和再生系统
    3.4 小结
4.优化工艺经济性分析
    4.1 优化工艺的产品利润分析
    4.2 优化工艺的能耗对比
    4.3 工艺改造成本
    4.4 优化工艺的综合分析
    4.5 小结
5.结论
论文创新点与展望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靳玲侠;;作者来信照登[J];化学通报;2017年06期

2 刘全夫;李盈;;工艺条件对正戊烷异构化反应的影响[J];化工中间体;2014年01期

3 张善营;伍宝洲;;芳烃异构化反应系统采用热高分工艺可行性分析[J];河北化工;2012年03期

4 张善营;伍宝洲;;芳烃异构化反应系统采用热高分工艺可行性分析[J];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2012年04期

5 周建军;刘植昌;张睿;孟祥海;徐春明;;室温离子液体催化正戊烷异构化反应[J];燃料化学学报;2008年02期

6 贾立明;刘全杰;徐会青;王刚;;正十二烷的临氢异构化反应研究[J];当代化工;2006年06期

7 张春勇,刘靖,王祥生;分子筛催化剂在异构化反应中的研究进展[J];工业催化;2004年06期

8 粟小理;含氟乙烷的异构化反应[J];有机氟工业;1999年04期

9 尹笃林;林立炟;;单铂和铂锡重整催化剂上正庚烷异构化的动力学方程[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87年01期

10 赵振华;林立炟;;常压下邻氯甲苯在ZSM-5沸石催化剂上的异构化[J];化学通报;1987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玉晶;ZSM-23分子筛合成、改性及负载铂催化剂加氢异构性能[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2 尹婷婷;基于偶氮苯分子光致变色材料的光电异构化机理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3 商永臣;MCM-49和MCM-22分子筛催化剂上1-丁烯骨架异构化反应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曹崇江;Al、Ga促进的SO_4~(2-)/ZrO_2烷烃异构化催化剂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5 胡云峰;中孔SAPO分子筛合成及其在载Pt催化剂中对正辛烷异构化性能影响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6 汪哲明;SAPO基、长链烷烃择形异构化催化剂的结构设计[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6年

7 邹艳;正丁烷异构化的反应机理和催化剂制备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8 杨晓梅;长链正构烷烃在多功能催化剂上的择形异构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6年

9 王磊;离子热合成磷酸铝分子筛及其催化烃类异构化反应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7年

10 郭玉华;分子筛催化的烯烃裂解及戊烯异构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盛琦;四面体烷衍生物光致异构化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2 李海龙;醚后碳四综合利用精馏序列优化[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3 严冰玉;基于串联环异构化反应策略合成具有多元并环骨架结构的系列化合物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9年

4 曹中扬;改性Al_2O_3异构化催化剂制备及其反应性能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5 李娜;FCC汽油轻馏分烯-烷体系骨架异构化反应历程的量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6 彭海燕;正庚烷异构化催化剂研制及工艺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7 董彦君;钯催化脱芳构/异构化一锅合成β-甲基苯乙烯[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8 叶峰;基于镍氢催化烯丙基异构化反应的E式烯烃的合成[D];南京大学;2019年

9 郭江伟;改性Pt/Al_2O_3轻质烷烃低温异构化催化剂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

10 何宇轩;轻质烷烃低温异构化催化剂氯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



本文编号:28853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28853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4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