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阿坝州东南部黄土特征及其环境信息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4 15:00
  青藏高原的隆升对川西环境的影响是倍受关注的科学问题之一。目前,以川西高原甘孜黄土为材料对黄土的成因及所记录的环境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而阿坝州黄土研究力度相对薄弱。阿坝州东南部黄土分为两种类型,一类多分布在远离河流的山坡上,野外特征表现为:质地较为均匀,无层理,垂直节理发育,并且这一类黄土粒度特征和化学成分特征在空间上有良好的对应性,以佳山寨黄土剖面为代表;另一类多分布在河流阶地和峡谷缓坡上,野外特征表现为:土层中夹杂碎屑物,碎屑物有一定磨圆,以喇嘛寺黄土剖面为代表。本论文以喇嘛寺和佳山寨两个黄土剖面为代表,对黄土剖面的粒度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初步探讨末次间冰期以来阿坝州东南部黄土的特征以及黄土所记录的环境信息。喇嘛寺黄土剖面的粒径以>50μm的砂粒为主,平均粒径为5.09Ф,标准差平均值1.99,分选性较差,粒度频率曲线表现为双峰或多峰,属于正偏态,环境判别参数Y>0,符合水成黄土的特征;利用地球化学特征对喇嘛寺黄土剖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喇嘛寺黄土剖面表现出明显的富钙缺硅的现象,干冷特征组分CaO、MgO、Na2O总含量为10.60%,相比甘... 

【文章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阿坝州东南部黄土特征及其环境信息研究


技术路线图

地理位置,羌族,阶梯,汶川县


羌族自治州东南部,大致在北纬 31°~33°,东经 102°~104°之间,东与北川羌族自治县毗邻,西与马尔康市交界,南与汶川县、成都市接壤,北与松潘县相依。图2-1 研究区(红框)地理位置图2.2 地形地貌研究区山峦起伏,雪峰对峙,山高坡陡,地势总体西高东低,地跨属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以上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川西高原东部向属第二级阶梯平均海拔的四川盆地边缘过渡的高山峡谷带(图 2-2)。

剖面示意图,东西向,高山,冰蚀作用


第 2 章 研究区地质地理背景9图2-2 中国地形东西向剖面示意图(沿北纬32°)地貌类型构成较复杂,以高山峡谷为特征,分布有高原、高山、中山及丘陵盆地,但以中、高山为主,河谷深切。地势海拔悬殊,海拔高度 1326~5922m,平均海拔 2700m 左右。根据地貌成因、海拔将研究区地貌划分为三种地貌类型(王磊,2013)。(1)冰蚀、冰缘极高山区:该区分布于研究区西部和北部以及中部,呈片状分布,海拨在 4000~5922m。区内风化剥蚀及冰蚀作用十分强烈,山峰林立,地势险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帕米尔地区黄土上部色度变化特征及古气候意义[J]. 陈杰,杨太保,曾彪,何毅,冀琴.  沉积学报. 2018(02)
[2]美国比格内尔山黄土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J]. 杨洋,张瀚之,刘连文.  高校地质学报. 2018(01)
[3]基于锆石U-Pb年龄的黄土高原红黏土沉积序列物源示踪[J]. 谢文斌,弓虎军.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18(01)
[4]南京周家山下蜀黄土石英颗粒特征及其物源意义[J]. 徐洪阳,郑祥民,周立旻,任少芳,王小玉,玄晓娜.  沉积学报. 2016(06)
[5]哈尔滨黄山黄土粒度特征及其对成因的指示[J]. 魏传义,李长安,康春国,常国瑞.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5(12)
[6]西安少陵塬晚更新世黄土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气候变化研究[J]. 宋佃星,马莉.  江西农业学报. 2015(04)
[7]川西高原黄土记录的末次冰期气候变化[J]. 刘维明,杨胜利,方小敏.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03)
[8]阿坝州高半山社会经济资源评价及发展模式研究[J]. 何世明,朱祥勋,高翔,杨灵.  阿坝科技. 2012(02)
[9]川西甘孜黄土-古土壤序列的地球化学演化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J]. 乔彦松,赵志中,王燕,傅建利,王书兵,蒋复初.  科学通报. 2010(03)
[10]川西甘孜地区黄土的磁性地层学研究[J]. 乔彦松,刘冬雁,李朝柱,李名则,王燕,赵志中.  地质力学学报. 2007(04)

博士论文
[1]青藏高原东部四姑娘山地区晚新生代隆升[D]. 戴宗明.成都理工大学 2012
[2]川西高原甘孜黄土记录的早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古气候变化[D]. 刘冬雁.中国海洋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基于GIS和RS的理县滑坡对聚落影响的现状分析[D]. 刘悦.西南科技大学 2018
[2]四川理县桃坪冰水堆积体强度特性研究[D]. 黄家华.成都理工大学 2016
[3]杂谷脑河薛城地区崩塌发育规律及成因机制分析[D]. 黄健龙.成都理工大学 2016
[4]基于GIS的杂谷脑河下游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D]. 马保罡.成都理工大学 2016
[5]四川黑水地区锰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D]. 刘波.成都理工大学 2015
[6]季风边缘区东部中更新世以来黄土堆积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指示意义[D]. 裴玉静.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
[7]龙门山构造带及其邻区重磁对应分析及地质意义[D]. 陈冠旭.西北大学 2014
[8]甘孜黄土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D]. 綦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
[9]基于SWCC的小岐村冰碛堆积体斜坡强度及稳定性研究[D]. 曾琳洁.成都理工大学 2014
[10]岷江上游地区阶地初步研究[D]. 朱俊霖.成都理工大学 2014



本文编号:28978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28978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8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