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FMEA的零部件工艺风险评估研究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7-04-15 23:11
本文关键词:基于PFMEA的零部件工艺风险评估研究与实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工业生产中,工艺是用来实现产品质量要求的手段和方法。工艺中的错误和疏忽可能导致产品不合格甚至出现废品。其危害在于由此造成的质量不合格产品在通过检验时未被发现,使产品带问题投入使用,形成潜在的不可预料的风险。因此,研究并合理应用一套科学的方法对工艺中包含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和预防,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对企业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是极其重要的。潜在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failure modes and effect analysis,FMEA)作为一种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具有强大的质量缺陷预防功能。文中在概述了FMEA的原理以及实施过程之后,针对传统PFMEA评价的风险结论值中不足之处,提出采用模糊理论的过程潜在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process failure modes and effect analysis,PFMEA)方法。通过研究真实装配工艺的工序内容,构建基于生产成本的评价指标;设计评价因素集和因素水平集,并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素的权重,提出零部件制造工艺的风险评估模型;采用模糊评价决策,定量计算其综合评价值,进而确定其风险等级。针对PFMEA应用过程中的数据量繁多、人员构成复杂等问题,提出并建立了PFMEA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对常见的各种数据库进行多方面比较,选择了Access数据库作为系统开发平台。首先确定系统的设计目标,通过对系统的需求分析,采用面相对象的方法设计了系统的组成模块,并实现了各模块的功能。详细阐述了数据库的概念设计以及表设计、查询设计、窗体设计和报表设计等数据库的建立过程。并通过PFMEA信息管理系统的界面,进行了系统应用的简要说明。通过PFMEA信息管理系统,可以紧跟PFMEA项目进程,实现项目信息的维护和查询等操作。最后,将以上研究应用到企业的实际生产中,通过案例运行验证了本课题研究成果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并且为实现PFMEA的推广,制定了针对公司内部的PFMEA分析程序,以及项目推广计划。为企业搭建了一个基于PFMEA的工艺持续改进平台。
【关键词】:FMEA 零部件工艺风险 模糊综合评价 PFMEA数据库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理工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B4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一章 绪论9-15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意义10
- 1.2 FMEA技术研究现状10-13
- 1.2.1 FMEA国外研究现状10-12
- 1.2.2 FMEA国内研究现状12-13
- 1.3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13-15
- 第二章 零部件工艺风险评估相关理论及建模15-29
- 2.1 FMEA理论15-21
- 2.1.1 FMEA的概念15
- 2.1.2 FMEA技术特性15-16
- 2.1.3 FMEA的分类16-17
- 2.1.4 FMEA的优点17
- 2.1.5 FMEA实施步骤17-21
- 2.2 模糊理论21-24
- 2.2.1 模糊数学概述21-22
- 2.2.2 隶属度和隶属函数22
- 2.2.3 权重的确定22-23
- 2.2.4 模糊综合评价决策23-24
- 2.3 模糊综合评价的PFMEA模型建模24-28
- 2.3.1 建立评价因素集26
- 2.3.2 构建评价因素水平集26
- 2.3.3 确定评价因素权重集26-27
- 2.3.4 单因素评价27
- 2.3.5 模糊综合评价27-28
- 2.3.6 模糊评价结果处理28
- 2.4 小结28-29
- 第三章 面向零部件的PFMEA信息管理系统研究29-47
- 3.1 Access概述29-30
- 3.2 系统设计目标30
- 3.3 需求分析30-35
- 3.4 数据库的建立35-46
- 3.4.1 概念设计35-37
- 3.4.2 数据表设计37-41
- 3.4.3 表关系及查询设计41-43
- 3.4.4 窗体设计43-45
- 3.4.5 报表设计45-46
- 3.5 小结46-47
- 第四章 PFMEA信息管理系统实例运行47-52
- 4.1 系统保存47-48
- 4.2 用户管理48-49
- 4.3 数据编辑及备份49-51
- 4.4 信息查询51
- 4.5 小结51-52
- 第五章 PFMEA应用实例分析52-66
- 5.1 产品工艺流程52-54
- 5.2 评价过程54-62
- 5.2.1 潜在失效模式识别及后果分析54-56
- 5.2.2 失效起因及发生频度的分析56-58
- 5.2.3 失效模式的探测度评价58-60
- 5.2.4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的PFMEA模型对结果的处理60-62
- 5.3 改进措施的提出及执行62-64
- 5.4 PFMEA的推广64-65
- 5.5 小结65-66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66-68
- 6.1 总结66-67
- 6.2 展望67-68
- 致谢68-69
- 参考文献69-72
- 个人简历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金鹏;朱洪俊;崔莉娟;周俊;;基于PFMEA的惰轮轴生产工艺的改进[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1年06期
2 尹仁华;叶小芬;姜晓东;候传伦;;基于PFMEA的托架弹簧箱工艺改进[J];机车车辆工艺;2011年06期
3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君;基于PFMEA的零部件工艺风险评估研究与实践[D];厦门理工学院;2016年
2 胡玺良;基于汽车可靠性技术的工艺潜在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PFMEA)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PFMEA的零部件工艺风险评估研究与实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94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309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