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缘反倾式锁固型滑坡变形破坏模式及失稳机理
发布时间:2021-03-26 21:58
了解滑坡的失稳机理和破坏模式是对其进行预防预报的前提。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方法,以降雨为触发条件,进行多次模型试验,记录前缘反倾式锁固型边坡在不同坡面形态时的变形破坏现象,研究该类边坡的失稳机理及破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前缘反倾式锁固型边坡为后缘推移式滑动破坏,该类边坡失稳始于边坡后缘,其破坏模式为开始降雨→雨水从坡面入渗,边坡土体强度降低→后缘土体发生沉降→前缘土体发生垮塌→坡体后缘持续下沉,推动边坡底部土体向前滑动-坡体前缘出现推挤隆升现象-边坡整体失稳破坏;前缘反倾式锁固型边坡发生整体失稳的根本原因是边坡前缘土体强度降低及垮塌,致其无法提供足够的抗滑力,边坡发生整体失稳。研究成果对此类滑坡的预防预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文章来源】: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0,20(09)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槐扒滑坡全貌
2.1 试验装置及其布置模型试验装置包括人工降雨系统、液压变坡钢槽及监测系统。人工降雨系统由电脑终端控制,如图2(a)所示;降雨器由5 个不同尺寸的喷头构成,如图2(b)所示;通过不同的压强及喷头组合控制人工降雨强度,其降雨强度模拟范围为30~180 mm/h;液压变坡钢槽坡度调节范围为0°~45°,其单个模型槽长5 m,宽1 m,深0.6 m,如图2(c)所示;监测系统由三维激光扫描仪及无人机组成,三维激光扫描仪型号为FARO Focus3D X330,该扫描仪分辨率大于7 000×104彩色像素,能对0.6~330 m的物体进行扫描,测距误差为±2 mm,如图2(d)所示;无人机型号为大疆精灵4RTK,该无人机摄像头分辨率为4 864×3 648,像素为2 048×104,如图2(e)所示。
根据槐扒滑坡的野外调查资料,突出其前缘反倾岩层对边坡的阻滑作用,构建室内试验边坡模型。试验选用单个模型槽,在其内部搭建前缘反倾式锁固型边坡模型,边坡模型长2.33 m,宽1 m,厚0.34 m,如图3所示。模型共分为基岩、滑带和滑体三部分。基岩部分特性为不会发生位移,光滑且不透水,选用泡沫砖上覆竹胶板进行搭建;滑带部分特性为光滑且不透水,由于滑带土制作困难,试验选用透明塑料布模拟滑带;滑体部分用粉土进行填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降雨入渗对含软弱夹层堆积体滑坡的模型试验[J]. 甘建军,唐春,陈炳贵,罗藏青排,杨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9(18)
[2]豫西锁固型滑坡类型研究[J]. 刘汉东,张艺冰,鲁丽萍.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6)
[3]四川茂县叠溪镇新磨村滑坡特征与成因机制初步研究[J]. 许强,李为乐,董秀军,肖先煊,范宣梅,裴向军.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7(11)
[4]四川省茂县叠溪镇新磨村特大滑坡应急科学调查[J]. 何思明,白秀强,欧阳朝军,王东坡. 山地学报. 2017(04)
[5]基于动态演化特征的锁固段型岩质滑坡前兆信息研究[J]. 黄润秋,陈国庆,唐鹏.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7(03)
[6]云南鲁甸溶蚀堆积体滑坡研究——以龙头山镇葫芦桥滑坡为例[J]. 杨秀元,姚亚辉,王爱军. 地震工程学报. 2016(S1)
[7]争岗滑坡堆积体滑坡灾害数值模拟预测分析[J]. 刘兴宁,石崇,李德杰,王芳,陈凯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5(01)
[8]潜在锁固型滑坡的类型、形成条件和预判方法研究[J]. 泮晓华,薛雷,秦四清,李国梁,李培,王苗苗. 工程地质学报. 2014(06)
[9]红层缓倾角土质滑坡发育环境、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J]. 李江,许强,胡泽铭,易靖松,张群.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4(12)
[10]降雨作用下碎石土滑坡稳定性演化过程分析[J]. 汪旭涛,黄江,吴建超. 地震工程学报. 2014(01)
本文编号:3102306
【文章来源】: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0,20(09)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槐扒滑坡全貌
2.1 试验装置及其布置模型试验装置包括人工降雨系统、液压变坡钢槽及监测系统。人工降雨系统由电脑终端控制,如图2(a)所示;降雨器由5 个不同尺寸的喷头构成,如图2(b)所示;通过不同的压强及喷头组合控制人工降雨强度,其降雨强度模拟范围为30~180 mm/h;液压变坡钢槽坡度调节范围为0°~45°,其单个模型槽长5 m,宽1 m,深0.6 m,如图2(c)所示;监测系统由三维激光扫描仪及无人机组成,三维激光扫描仪型号为FARO Focus3D X330,该扫描仪分辨率大于7 000×104彩色像素,能对0.6~330 m的物体进行扫描,测距误差为±2 mm,如图2(d)所示;无人机型号为大疆精灵4RTK,该无人机摄像头分辨率为4 864×3 648,像素为2 048×104,如图2(e)所示。
根据槐扒滑坡的野外调查资料,突出其前缘反倾岩层对边坡的阻滑作用,构建室内试验边坡模型。试验选用单个模型槽,在其内部搭建前缘反倾式锁固型边坡模型,边坡模型长2.33 m,宽1 m,厚0.34 m,如图3所示。模型共分为基岩、滑带和滑体三部分。基岩部分特性为不会发生位移,光滑且不透水,选用泡沫砖上覆竹胶板进行搭建;滑带部分特性为光滑且不透水,由于滑带土制作困难,试验选用透明塑料布模拟滑带;滑体部分用粉土进行填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降雨入渗对含软弱夹层堆积体滑坡的模型试验[J]. 甘建军,唐春,陈炳贵,罗藏青排,杨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9(18)
[2]豫西锁固型滑坡类型研究[J]. 刘汉东,张艺冰,鲁丽萍.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6)
[3]四川茂县叠溪镇新磨村滑坡特征与成因机制初步研究[J]. 许强,李为乐,董秀军,肖先煊,范宣梅,裴向军.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7(11)
[4]四川省茂县叠溪镇新磨村特大滑坡应急科学调查[J]. 何思明,白秀强,欧阳朝军,王东坡. 山地学报. 2017(04)
[5]基于动态演化特征的锁固段型岩质滑坡前兆信息研究[J]. 黄润秋,陈国庆,唐鹏.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7(03)
[6]云南鲁甸溶蚀堆积体滑坡研究——以龙头山镇葫芦桥滑坡为例[J]. 杨秀元,姚亚辉,王爱军. 地震工程学报. 2016(S1)
[7]争岗滑坡堆积体滑坡灾害数值模拟预测分析[J]. 刘兴宁,石崇,李德杰,王芳,陈凯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5(01)
[8]潜在锁固型滑坡的类型、形成条件和预判方法研究[J]. 泮晓华,薛雷,秦四清,李国梁,李培,王苗苗. 工程地质学报. 2014(06)
[9]红层缓倾角土质滑坡发育环境、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J]. 李江,许强,胡泽铭,易靖松,张群.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4(12)
[10]降雨作用下碎石土滑坡稳定性演化过程分析[J]. 汪旭涛,黄江,吴建超. 地震工程学报. 2014(01)
本文编号:31023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3102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