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型滑坡流固耦合研究现状及展望
发布时间:2021-04-26 14:05
滑坡的流固耦合分析是评价滑坡稳定性及发展趋势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此先回顾了水库型滑坡流固耦合理论研究的发展过程,重点描述、讨论了渗流、材料模型和耦合"桥梁",并给出了目前应用普遍的饱和—非饱和流固耦合方程;接着对当前水库型滑坡的研究重点提出了建议,即当前流固耦合理论的研究应重视流固耦合的时间效应问题及复杂情况的边界条件问题。
【文章来源】:水电能源科学. 2020,38(0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水库型滑坡流固耦合研究现状
2.1 流固耦合的渗流问题研究
2.2 流固耦合的材料模型问题研究
2.3 流固耦合的耦合“桥梁”研究
2.4 饱和—非饱和滑坡流固耦合的普遍方程
3 水库滑坡流固耦合研究展望
3.1 流固耦合理论的时间效应
3.2 流固耦合理论的复杂边界条件问题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水力梯度对黏土渗透性影响的试验研究[J]. 宋林辉,黄强,闫迪,梅国雄. 岩土工程学报. 2018(09)
[2]利用粗糙集的滑坡分阶段位移预测方法——以白家包滑坡为例[J]. 韩舸,龚威,吴婷,赵艳南.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03)
[3]黑方台灌溉渗透型黄土滑坡的运动学模拟研究[J]. 胡炜,张茂省,朱立峰,汪发武. 工程地质学报. 2012(02)
[4]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滑坡位移预测模型研究[J]. 徐峰,汪洋,杜娟,叶疆.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1(04)
[5]基于GDS的黏土非线性渗透特性试验研究[J]. 谢康和,齐添,胡安峰,夏建中. 岩土力学. 2008(02)
[6]考虑应力场与渗流场耦合的尾矿坝非稳定渗流分析[J]. 柳厚祥,李宁,廖雪,龚锦林,方凤华.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17)
[7]渗流对土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J]. 高小育,廖红建,丁春华. 岩土力学. 2004(01)
[8]饱和开挖土坡稳定性状的流固耦合有限元分析[J]. 王成华,金小惠,王晓健. 天津大学学报. 2003(05)
[9]地下流体场与应力场耦合方程的有限单元法[J]. 曾海容,宋惠珍.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04)
[10]均质土坝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分析的数学模型[J]. 柴军瑞,仵彦卿. 陕西水力发电. 1997(03)
博士论文
[1]岩石蠕变—渗流耦合作用规律研究[D]. 何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161544
【文章来源】:水电能源科学. 2020,38(0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水库型滑坡流固耦合研究现状
2.1 流固耦合的渗流问题研究
2.2 流固耦合的材料模型问题研究
2.3 流固耦合的耦合“桥梁”研究
2.4 饱和—非饱和滑坡流固耦合的普遍方程
3 水库滑坡流固耦合研究展望
3.1 流固耦合理论的时间效应
3.2 流固耦合理论的复杂边界条件问题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水力梯度对黏土渗透性影响的试验研究[J]. 宋林辉,黄强,闫迪,梅国雄. 岩土工程学报. 2018(09)
[2]利用粗糙集的滑坡分阶段位移预测方法——以白家包滑坡为例[J]. 韩舸,龚威,吴婷,赵艳南.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03)
[3]黑方台灌溉渗透型黄土滑坡的运动学模拟研究[J]. 胡炜,张茂省,朱立峰,汪发武. 工程地质学报. 2012(02)
[4]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滑坡位移预测模型研究[J]. 徐峰,汪洋,杜娟,叶疆.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1(04)
[5]基于GDS的黏土非线性渗透特性试验研究[J]. 谢康和,齐添,胡安峰,夏建中. 岩土力学. 2008(02)
[6]考虑应力场与渗流场耦合的尾矿坝非稳定渗流分析[J]. 柳厚祥,李宁,廖雪,龚锦林,方凤华.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17)
[7]渗流对土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J]. 高小育,廖红建,丁春华. 岩土力学. 2004(01)
[8]饱和开挖土坡稳定性状的流固耦合有限元分析[J]. 王成华,金小惠,王晓健. 天津大学学报. 2003(05)
[9]地下流体场与应力场耦合方程的有限单元法[J]. 曾海容,宋惠珍.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04)
[10]均质土坝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分析的数学模型[J]. 柴军瑞,仵彦卿. 陕西水力发电. 1997(03)
博士论文
[1]岩石蠕变—渗流耦合作用规律研究[D]. 何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1615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3161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