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鼎造型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6 00:0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作为世界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就设计领域而言,到目前为止,中国本土的产品设计并没有得到外界认可。虽然中国拥有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底蕴,但含有中国元素的产品设计却并没有借此蓬勃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鼎造型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研究,寻找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设计道路。本文主要通过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绪论,提出了当今我国工业设计产品种类繁多,但缺乏含有中国特有元素的产品设计这一问题,进而提出可以将鼎器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物品其特征元素进行提取,并阐明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相关文创产品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阐释了“鼎”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由来,以及各时期“鼎”字的不同写法,着重介绍了“鼎”多种不同的象征含义极其文化代表性,并可以作为一类中国特色进行研究和元素提取;第三部分从青铜鼎的造型风格及其发展流变的差异入手,归纳分析出各类鼎器的共性和区别,以期能够有效提取出可运用在产品设计中的元素;第四部分列举了将鼎造型融入到设计中的实例,并加以分析,阐述其优缺点并作为日后设计的借鉴,同时展示一款本人设计的产品;第五...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鼎”字含义及其演变
    2.1 周易与鼎卦
        2.1.1 易经中的“爻”与“卦”
        2.1.2 鼎卦的卦象分析
        2.1.3 鼎卦在易经六十四卦中的地位
    2.2 由鼎卦到象形字——“鼎”
        2.2.1 不同时期、地域下“鼎”字的不同写法
        2.2.2 鼎器的不同用途
    2.3 鼎的多重含义
        2.3.1 作为权利的“鼎”
        2.3.2 代表安定的“鼎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青铜鼎的不同造型风格及特点
    3.1 鼎器的基本构成要素
    3.2 鼎器的盖与口部造型变化特点
        3.2.1 鼎盖部
        3.2.2 鼎口部分类
        3.2.3 本节小结
    3.3 鼎器耳部造型变化特点
        3.3.1 分铸铸接法
        3.3.2 鼎耳部分类
        3.3.3 本节小结
    3.4 鼎器颈部与腹部造型变化特点
        3.4.1 鼎器颈部的造型分类特点
        3.4.2 裴李岗文化与鼎腹的造型特点分类
        3.4.3 各类鼎腹造型样式的提炼
        3.4.4 本节小结
    3.5 鼎器底部造型变化特点
        3.5.1 鼎器底部造型特点以及分类
        3.5.2 分裆形鼎器概述
        3.5.3 圜形及方形底鼎器概述
        3.5.4 本节小结
    3.6 鼎器足部造型变化特点
        3.6.1 鼎器与鬲器的区别
        3.6.2 鼎器足部的造型特点以分类
        3.6.3 鸟形足部的探究
        3.6.4 三短兽形足以及卷足的探究
        3.6.5 本节小结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鼎造型元素的设计应用与实例
    4.1 鼎器造型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4.1.1 鼎造型元素在酒瓶设计中的应用
        4.1.2 鼎造型元素在生活用品与工艺品中的应用
        4.1.3 鼎造型元素在大型工业产品中的应用
        4.1.4 本节小结以及发现的问题
    4.2 鼎器造型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4.2.1 建筑设计中对“鼎”元素的形态模仿表达
        4.2.2 建筑设计中对“鼎”元素的解构运用表达
        4.2.3 建筑设计中对“鼎”元素的抽象表达
        4.2.4 本节小结以及发现的问题
    4.3 鼎造型元素产品设计实例
第5章 我国的设计现状和未来发展
    5.1 对我国设计现状的思考
    5.2 对我国设计未来的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数据背景下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发展趋势[J]. 熊丽萍.  创新科技. 2017(06)
[2]浅议中国工业设计的现状及发展之路[J]. 熊菁菁,戴清泉.  美术观察. 2016(11)
[3]“鼎”的词义发展[J]. 赵海亮,苏静.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4]从革卦和鼎卦看宗白华对中国艺术时空意识的研究[J]. 屈行甫.  湖北社会科学. 2015(12)
[5]探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与工业设计的关系[J]. 王树文.  现代装饰(理论). 2015(06)
[6]日本艺术博物馆文化现象观察——思考博物馆的职能转变[J]. 薛博涵.  设计. 2014(06)
[7]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in China and Its Impacts on Urban Renovation[J]. Jian LIU.  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 2013(03)
[8]中国设计“原创性”何以缺失?[J]. 陆丹丹.  美术观察. 2013(09)
[9]中国设计原创之路漫漫[J]. 梁绸.  美术观察. 2013(09)
[10]仿生设计的理念与趋势[J]. 于帆.  装饰. 2013(04)

博士论文
[1]商周青铜鼎研究[D]. 梁彦民.陕西师范大学 2012
[2]论《周易》的时间观念—一个文化史的视角[D]. 赵娟.复旦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从“经典”到“日常”的审美转型[D]. 张瑾婷.江南大学 2016
[2]以山海关为背景的旅游产品文化创意设计研究[D]. 杨阳.苏州大学 2016
[3]艺术设计中的对称美研究[D]. 袁媛.河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1885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31885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1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