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横林岩溶塌陷区地下水水动力模式及致塌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9 22:11
常州横林岩溶塌陷始发于20世纪80年代末,是我国长三角地区最典型的平原深覆盖型塌陷之一,地下水活动是塌陷形成的主导性动力因素。从含水层结构及分布、水位动态变化等方面,分析了横林地区地下水系统特征及历史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基岩潜山式基底构造、"天窗式"砂层—灰岩含水层结构以及主采层水位的持续下降,造成地下水水动力模式的不断演变,依据水位与基岩面的关系,将塌陷期内的地下水水动力条件概化为承压、承压—负压、负压3种模式,岩溶塌陷的发生、发展与承压—负压、负压两种模式的形成基本具有同步性,地下水的渗流潜蚀、失托加荷和真空吸蚀是岩溶塌陷产生的主要致塌作用。
【文章来源】:地下水. 2020,42(06)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横林岩溶塌陷概况
2 塌陷区地下水系统特征
2.1 基底构造
2.2 含水层结构
2.3 水位动态变化
3 水动力模式演化过程
3.1 承压模式
3.2 承压—负压模式
3.3 负压模式
4 地下水致塌作用
4.1 渗流潜蚀作用
4.2 失托负荷作用
4.3 真空吸蚀作用
5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岩溶塌陷易发区地下水安全开采控制——以珠三角广花盆地城市应急水源地为例[J]. 蒙彦,郑小战,祁士华,雷明堂,李卓骏,贾龙. 中国岩溶. 2019(06)
[2]江苏徐州地区岩溶塌陷致塌力学模型及水位控制红线[J]. 武鑫,王艺霖,黄敬军,潘欢迎,万军伟.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9(02)
[3]岩溶塌陷灾害的岩溶地下水气压力监测技术及应用[J]. 蒋小珍,雷明堂. 中国岩溶. 2018(05)
[4]基于地下水动力特征监测的岩溶塌陷预警阈值探索——以广州金沙洲岩溶塌陷为例[J]. 蒙彦,黄健民,贾龙. 中国岩溶. 2018(03)
[5]苏锡常地区地裂缝形成过程[J]. 伍洲云,余勤,张云.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3(01)
[6]坛状圆柱状岩溶塌陷预测模型与分析[J]. 谭鉴益.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1(04)
[7]国外岩溶塌陷研究的发展及我国的研究现状[J]. 杨立中,王建秀.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1997(S1)
[8]桂林市岩溶塌陷与地下水关系初探[J]. 施杰,梁春梅.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1997(S1)
[9]抽水岩溶地面塌陷的形成及防治[J]. 张伟. 河北地质学院学报. 1996(01)
[10]喀斯特塌陷机理研究[J]. 何宇彬. 上海地质. 1993(02)
本文编号:3196524
【文章来源】:地下水. 2020,42(06)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横林岩溶塌陷概况
2 塌陷区地下水系统特征
2.1 基底构造
2.2 含水层结构
2.3 水位动态变化
3 水动力模式演化过程
3.1 承压模式
3.2 承压—负压模式
3.3 负压模式
4 地下水致塌作用
4.1 渗流潜蚀作用
4.2 失托负荷作用
4.3 真空吸蚀作用
5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岩溶塌陷易发区地下水安全开采控制——以珠三角广花盆地城市应急水源地为例[J]. 蒙彦,郑小战,祁士华,雷明堂,李卓骏,贾龙. 中国岩溶. 2019(06)
[2]江苏徐州地区岩溶塌陷致塌力学模型及水位控制红线[J]. 武鑫,王艺霖,黄敬军,潘欢迎,万军伟.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9(02)
[3]岩溶塌陷灾害的岩溶地下水气压力监测技术及应用[J]. 蒋小珍,雷明堂. 中国岩溶. 2018(05)
[4]基于地下水动力特征监测的岩溶塌陷预警阈值探索——以广州金沙洲岩溶塌陷为例[J]. 蒙彦,黄健民,贾龙. 中国岩溶. 2018(03)
[5]苏锡常地区地裂缝形成过程[J]. 伍洲云,余勤,张云.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3(01)
[6]坛状圆柱状岩溶塌陷预测模型与分析[J]. 谭鉴益.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1(04)
[7]国外岩溶塌陷研究的发展及我国的研究现状[J]. 杨立中,王建秀.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1997(S1)
[8]桂林市岩溶塌陷与地下水关系初探[J]. 施杰,梁春梅.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1997(S1)
[9]抽水岩溶地面塌陷的形成及防治[J]. 张伟. 河北地质学院学报. 1996(01)
[10]喀斯特塌陷机理研究[J]. 何宇彬. 上海地质. 1993(02)
本文编号:31965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3196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