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土体颗粒组成对泥石流活动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7-23 00:47
  2008年汶川地震以后,汶川震区地质灾害无论是规模还是频率都大大增加,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危害。通过野外调研和资料整理发现研究区三条流域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变化不大,但是震后泥石流暴发频率、规模和危害等都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所以地震对其最大的影响就是物源的增多。以往总是用特征粒径描述物源的组成,但是特征粒径具有很多限制因素和人为经验性。所以本论文采用李泳研究员的标度分布理论作为研究基础,通过对研究区三条泥石流沟的取样、颗分试验、渗透试验和参考前人得到的三轴试验数据等研究土体颗粒组成对泥石流活动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1)在气候、地形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本论文选取的三条泥石流沟的泥石流暴发规模、频率差异较大,研究发现三条泥石流沟的地层岩性不同,地震对土体岩性破坏程度不同,各流域堆积物数量不尽相同,所以在降水作用下三条流域泥石流暴发频率和规模都不相同,牛圈沟泥石流暴发多于干沟,八一沟泥石流暴发程度相对最少。(2)经由颗分试验获得颗分参数,并使用MATLAB中设置的程序算出各泥石流沟土体的标度参数。对标度参数的剖析得出:牛圈沟土体细颗粒数目少、粗颗粒数目多;干沟土体粗细颗粒含量介于牛圈沟和八一... 

【文章来源】: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图文】:

土体颗粒组成对泥石流活动的影响


汶川2000年至今泥石流事件数量[2]

技术路线图


技术路线图

地质图,地质图,雨量,水文监测


10图 2-1 研究区地质图Figure 2-1 Geological map of the study area研究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而且集中,根据映秀镇和都江堰的水文监测果表明,研究区年降雨量大概有 1300mm,降雨集中在夏季,夏季雨量高达 70% 80%。最大降雨量为 1600mm,最小仅为 800mm,8 月的雨量最多近 300mm,1 月的最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降雨作用下土体细颗粒迁移特征及其对崩塌的影响[J]. 王保亮,李泳,苟万春,郭朝旭,姚令侃.  工程科学与技术. 2017(S2)
[2]佳禾沟泥石流堆积物的粒度与强度关系分析[J]. 苟万春,李泳,王保亮,刘道川.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5(35)
[3]汶川地震后肖家沟泥石流活动特征与灾害防治[J]. 张钰,陈晓清,游勇,李昆.  水土保持通报. 2014(05)
[4]都江堰八一沟8·13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分析[J]. 覃怡,郑洪春.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3(04)
[5]强震区小流域泥石流发育特征研究——以四川省绵竹市罗家沟泥石流为例[J]. 梁京涛,唐川,王军,常鸣.  灾害学. 2013(03)
[6]泥石流颗粒的标度分布[J]. 李泳,谢江,周小军,郭晓军.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13(01)
[7]震后沟道泥石流启动条件——松散堆积体雨中失稳的水力学机制分析[J]. 吴永,何思明,裴向军,李新坡.  岩土力学. 2012(10)
[8]2010年“8.8”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形成的气候特征及地质地理环境分析[J]. 张之贤,张强,陶际春,孙芸,赵庆云.  冰川冻土. 2012(04)
[9]后发型地震泥石流灾害调查与防治建议——以孙家沟“8·13”泥石流为例[J]. 李丽,余斌,褚胜名,吴语夫,亓星.  中国水土保持. 2012(08)
[10]强震区泥石流启动机制[J]. 屈永平,唐川,王金亮,唐宏旭,刘洋,陈海龙,黄伟.  山地学报. 2012(03)

博士论文
[1]ZM61变形镁合金高周疲劳机制及强化研究[D]. 余大亮.重庆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汶川地震自发破裂与强地面运动的数值模拟研究[D]. 赵由佳.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8
[2]牛圈沟高速滑坡特征及发生机理研究[D]. 李建都.西南交通大学 2015
[3]强震区群发性沟谷型泥石流地形因子研究[D]. 李丽.成都理工大学 2012
[4]泥石流暴发频率与其形成区岩性的相关性研究[D]. 鲁科.成都理工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982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32982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2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