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盐城地面沉降风险评价
发布时间:2021-07-31 09:18
地面沉降灾害已经成为制约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风险评估和管理是实现灾害防治从被动防御向主动防治转变的标志。根据地面沉降现状以及区域地质情况、水文地质条件等,分析了盐城地区的地面沉降机理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合盐城实际,选取累计地面沉降量、地面沉降速率、软土层厚度、主要开采层厚度、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作为危险性指标以及单位面积GDP比重、人口密度比重、地面高程作为易损性指标,绘制了危险性分区图和易损性分区图,建立地面沉降风险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综合指数法和MapGIS空间分析功能,开展地面沉降风险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并结合地面沉降现状和已有的防治措施,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20,31(01)CSCD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1985—2016年累计地面沉降量与2016年
2016年盐城市发生地面沉降的区域为8 041.8 km2,约占盐城市总面积的一半,其中地面沉降速率超过20 mm/a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北部的射阳县城区、阜宁县城区、滨海县城区、滨海港镇、响水县城区、陈家港镇以及东南部的大丰港(图2),而盐城市区这个历史上的沉降重灾区,由于措施得力,沉降速率已明显减缓。2.2 地面沉降影响因素
地面沉降风险是一定空间尺度内的地面沉降灾害所造成社会经济危害的大小及其可能性[19],主要包括地面沉降发生的可能性(危险性)和造成的后果(易损性)两个方面。其核心研究内容涉及风险识别、风险估算、风险评价和风险决策四个阶段(图3)。其中风险识别是估算和评价的前提,主要包括地面沉降的形成机理、地质条件、空间差异性、地面沉降现状以及受体损失识别,并初步选择参与评价的风险因子;风险估算是风险产生概率和由此带来的损失程度的预估,最终选定参与评价的风险因子;风险评价是风险管理的核心,通过构建评价模型进行空间上的地面沉降风险定量化[19];风险决策指为规避和降低风险所采取的各种处理措施、防控方案及规划建议等。3.1 地面沉降风险评价模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时序InSAR的连云港及盐城北部地表沉降研究[J]. 董山,张永红,李明巨,康永辉,刘波. 测绘科学. 2019(03)
[2]基于DFOS的连云港第四纪地层地面沉降监测分析[J]. 卢毅,于军,龚绪龙,王宝军,魏广庆,季峻峰.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8(06)
[3]地质灾害承灾载体脆弱性评价方法综述[J]. 张振兴,刘艳辉,袁广祥.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8(03)
[4]广东珠海-坦洲地区地面沉降风险评价[J]. 段梅.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7(02)
[5]江苏盐城地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形成机理[J]. 张岩,付昌昌,毛磊,龚绪龙,李向全.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04)
[6]江苏省沿海地区地面沉降风险评价[J]. 胡喜梅,马传明,邓波,张晶晶. 地质科技情报. 2017(02)
[7]融合权重因子模型和深度学习方法的城市地面沉降危险性分析[J]. 伊尧国,刘慧平,张洋华,刘湘平,齐建超. 灾害学. 2017(01)
[8]南宋以来江苏海岸带历史海岸线时空演变研究[J]. 张晓祥,王伟玮,严长清,晏王波,戴煜暄,徐盼,朱晨曦. 地理科学. 2014(03)
[9]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J]. 齐信,唐川,陈州丰,邵长生. 自然灾害学报. 2012(05)
[10]基于匀光遥感的6000年来盐城海岸演变研究[J]. 康彦彦,丁贤荣,程立刚,张晶. 地理学报. 2010(09)
博士论文
[1]江苏沿海地区地下水演化与合理开发利用研究[D]. 康博.吉林大学 2017
[2]上海市地面沉降风险评价体系及风险管理研究[D]. 王寒梅.上海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淮河流域沿海平原深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咸水成因[D]. 付昌昌.吉林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313193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20,31(01)CSCD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1985—2016年累计地面沉降量与2016年
2016年盐城市发生地面沉降的区域为8 041.8 km2,约占盐城市总面积的一半,其中地面沉降速率超过20 mm/a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北部的射阳县城区、阜宁县城区、滨海县城区、滨海港镇、响水县城区、陈家港镇以及东南部的大丰港(图2),而盐城市区这个历史上的沉降重灾区,由于措施得力,沉降速率已明显减缓。2.2 地面沉降影响因素
地面沉降风险是一定空间尺度内的地面沉降灾害所造成社会经济危害的大小及其可能性[19],主要包括地面沉降发生的可能性(危险性)和造成的后果(易损性)两个方面。其核心研究内容涉及风险识别、风险估算、风险评价和风险决策四个阶段(图3)。其中风险识别是估算和评价的前提,主要包括地面沉降的形成机理、地质条件、空间差异性、地面沉降现状以及受体损失识别,并初步选择参与评价的风险因子;风险估算是风险产生概率和由此带来的损失程度的预估,最终选定参与评价的风险因子;风险评价是风险管理的核心,通过构建评价模型进行空间上的地面沉降风险定量化[19];风险决策指为规避和降低风险所采取的各种处理措施、防控方案及规划建议等。3.1 地面沉降风险评价模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时序InSAR的连云港及盐城北部地表沉降研究[J]. 董山,张永红,李明巨,康永辉,刘波. 测绘科学. 2019(03)
[2]基于DFOS的连云港第四纪地层地面沉降监测分析[J]. 卢毅,于军,龚绪龙,王宝军,魏广庆,季峻峰.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8(06)
[3]地质灾害承灾载体脆弱性评价方法综述[J]. 张振兴,刘艳辉,袁广祥.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8(03)
[4]广东珠海-坦洲地区地面沉降风险评价[J]. 段梅.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7(02)
[5]江苏盐城地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形成机理[J]. 张岩,付昌昌,毛磊,龚绪龙,李向全.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04)
[6]江苏省沿海地区地面沉降风险评价[J]. 胡喜梅,马传明,邓波,张晶晶. 地质科技情报. 2017(02)
[7]融合权重因子模型和深度学习方法的城市地面沉降危险性分析[J]. 伊尧国,刘慧平,张洋华,刘湘平,齐建超. 灾害学. 2017(01)
[8]南宋以来江苏海岸带历史海岸线时空演变研究[J]. 张晓祥,王伟玮,严长清,晏王波,戴煜暄,徐盼,朱晨曦. 地理科学. 2014(03)
[9]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J]. 齐信,唐川,陈州丰,邵长生. 自然灾害学报. 2012(05)
[10]基于匀光遥感的6000年来盐城海岸演变研究[J]. 康彦彦,丁贤荣,程立刚,张晶. 地理学报. 2010(09)
博士论文
[1]江苏沿海地区地下水演化与合理开发利用研究[D]. 康博.吉林大学 2017
[2]上海市地面沉降风险评价体系及风险管理研究[D]. 王寒梅.上海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淮河流域沿海平原深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咸水成因[D]. 付昌昌.吉林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3131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3313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