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向阳剖面网纹红土微区地球化学特征及网纹成因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3 10:42
南方网纹红土的成因一直是学术界重点关注的问题。通过厘清网纹红土的形成过程,提取其记录的网纹红土成因信息,可作为理解中国东部地区第四纪环境变化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微区分析是对待测样品的表面或深度1μm的分析范围内,直接进行成分分析、微区形态、微区结构和其他理化性质的分析技术,具有量微、原位、无损、准确等优势,一次可获得多种元素的含量信息。通过该技术手段可有效避免网纹红土样品基质和网纹分离过程中出现的挑选难、人为干扰因素大等弊端,提高获得数据的准确程度。本文选择长江中下游地区宣城向阳剖面网纹红土的红色基质和白色网纹为研究对象,在原位采样不破坏样品原有特征的基础上,采用XRF微区分析技术中的线分析方式对网纹层中红色基质和白色网纹的地球化学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得出网纹红土中网纹形成的相关结论。研究结果表明:(1)红色基质和白色网纹微区地球化学分布变化特征为,SiO2、K2O、Ti在白色网纹中的含量高于红色基质,从网纹核心到基质核心,SiO2、K2O、Ti的含量呈下降趋势。Fe2O3、Mn含量分布特征则表现为红色基质的含量高于白色网纹,从网纹核心到基质核心,Fe2O3和Mn的含量呈现上升趋势。A...
【文章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宣城向阳
8第二章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2.1研究区域概况图2-1宣城向阳剖面地理区位图Figure2-1ThegeographicallocationofXiangyang,Xuanchengprofile2.1.1地形构造宣城地区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地跨30°17′~31°19′N,117°58′~119°40′E。境内分布三大山脉,以绵亘于泾县、宁国和宣城、郎溪、广德南部的黄山山脉为主。东有天目山余脉横贯郎溪、广德中北部和宣城东北,西有九华山余脉延伸到泾县西北和宣城西部。三大山脉的纵横延伸和江湖水系分布,构成境内以中低山和丘陵为主体的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地貌类型的分布情况是:南部山区占55%,中部丘陵占25.2%,沿江河畈区占12.1%,北部圩区占5.6%,湖泊占2.1%[70]。宣城地区处于皖南山区与沿江平原的过渡地带,在大地构造上属江南古陆与南京凹陷的过渡地区。整个区域呈现由南向北海拔逐渐降低的高度变化特征,这一现象与该区域地壳升降不一有关。研究区属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分区,以泾县汀潭往北东经宣城市敬亭山、南漪湖及南京市高淳区东坝至宁镇山脉茅山顶宫连线为界,两侧从寒武系到下中泥盆统,古生物、岩性及地层沉积厚度的差异均较大,尤以奥陶
11图2-2宣城向阳剖面基本结构示意图Figure2-2TheframeworksketchmapofXiangyang,Xuanchengprofile2.2.2样品采集本次研究的采样高度为800cm,由于下蜀黄土层基本未出现网纹,因此只采集该层以下的4个层组样品。样品采集前对土层表面的环境附着物进行处理,铲除被雨水、风尘所影响的部分,沿垂直方向自下而上等间距采集样品。300~800cm以5cm为间隔采集,220~300cm以10cm为间隔采集。选择网纹特征较为典型的区域,使用地质锤、铁铲等工具在不改变基质网纹原始分布状态的情况下,将直径约3cm的塑料瓶盖覆盖原位采样,所得样品用于XRF的微区元素检测。同时采集同层土壤样品进行红白组分粒度研究。以剖面缩写加深度的命名方式对获得的样品进行编号,编号与剖面深度的对应情况如下:XC800~XC655,采样深度800~655cm,棕黄色网纹红土层;XC650~XC455,采样深度650~455cm,赤红色强网纹红土层;XC450~XC330,采样深度450~330cm,红色弱网纹红土层;XC325~XC220,采样深度325~220cm,浅红色弱网纹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碳酸盐岩中锰与铈分布相关性对沉积氧化还原条件的指示[J]. 杨洋,周跃飞,骆少勇,李全忠,谢巧勤,陈天虎.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12)
[2]表生地球化学动力学与中国西南土壤中化学元素分布模式的驱动机制[J]. 成杭新,彭敏,赵传冬,韩伟,王惠艳,王乔林,杨帆,张富贵,王成文,刘飞,周亚龙,唐世琪,李括,杨柯,杨峥,成晓梦,陈子万,张华,莫春虎. 地学前缘. 2019(06)
[3]X射线荧光光谱(XRF)法快速测定灰岩样品中主、次量组分[J]. 熊玉祥,马景治,李策,张明杰.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2018(06)
[4]衡阳盆地红土剖面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J]. 熊平生.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8(01)
[5]岩溶盆地红土风化剖面的元素地球化学研究[J]. 张晓娟,季宏兵,冯晓静,温月花,张涛,熊凯. 地理科学. 2017(06)
[6]微束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红土中铁锰结核内部微小区域(英文)[J]. 杨立辉,郑祥民,叶玮.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7(06)
[7]宣城网纹红土红白组分Fe、Mn、Al、Sr元素含量的变化特征及古气候意义[J]. 王彩霞,叶玮,杨立辉.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8]中国南方网纹红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网纹化过程的指示意义[J]. 徐传奇,廖富强,贾玉连,黄思源,连丽聪,凌超豪,龙进. 古地理学报. 2016(05)
[9]青藏高原北部可可西里库赛湖年纹层微区分析及形成机理[J]. 陈钰,刘兴起,何利,叶莉,陈惠芬,李凯. 地质学报. 2016(05)
[10]赣北鄱阳湖地区土塘剖面第四纪红土地球化学特征及古气候意义[J]. 凌超豪,龙进,贾玉连,洪祎君,徐传奇,王鹏岭. 古地理学报. 2015(05)
博士论文
[1]长江中下游地区第四纪红土沉积特征与成因机制研究[D]. 杨立辉.华东师范大学 2017
[2]赣南地区网纹红土的形成及其环境变化研究[D]. 熊平生.西南大学 2012
[3]X射线荧光岩屑识别技术研究[D]. 李春山.西北大学 2010
[4]中亚热带加积型红土及其所记录的第四纪环境变化探讨[D]. 朱丽东.兰州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硫化矿样品的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D]. 马静艳.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8
[2]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系统设计[D]. 戴志勇.东南大学 2018
[3]宣城网纹红土结构性的微观定量研究[D]. 朱宇.合肥工业大学 2017
[4]中国南方网纹红土的形成机制及网纹成熟度研究[D]. 洪祎君.江西师范大学 2015
[5]庐山WJ剖面第四纪网纹红土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初探[D]. 龙进.江西师范大学 2015
[6]安徽宣城网纹红土理化特性及其古环境意义[D]. 王昊.华东师范大学 2015
[7]X射线荧光光谱法检测土壤中重金属的研究[D]. 陈霄龙.长春理工大学 2014
[8]宣城官塘村红土剖面的网纹成因浅析[D]. 刘海丽.南京大学 2012
[9]第四纪加积型红土与下蜀黄土理化特征对比及环境意义[D]. 伊继雪.浙江师范大学 2010
[10]网纹红土铁形态特征与网纹红土形成环境[D]. 袁双.浙江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319480
【文章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宣城向阳
8第二章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2.1研究区域概况图2-1宣城向阳剖面地理区位图Figure2-1ThegeographicallocationofXiangyang,Xuanchengprofile2.1.1地形构造宣城地区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地跨30°17′~31°19′N,117°58′~119°40′E。境内分布三大山脉,以绵亘于泾县、宁国和宣城、郎溪、广德南部的黄山山脉为主。东有天目山余脉横贯郎溪、广德中北部和宣城东北,西有九华山余脉延伸到泾县西北和宣城西部。三大山脉的纵横延伸和江湖水系分布,构成境内以中低山和丘陵为主体的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地貌类型的分布情况是:南部山区占55%,中部丘陵占25.2%,沿江河畈区占12.1%,北部圩区占5.6%,湖泊占2.1%[70]。宣城地区处于皖南山区与沿江平原的过渡地带,在大地构造上属江南古陆与南京凹陷的过渡地区。整个区域呈现由南向北海拔逐渐降低的高度变化特征,这一现象与该区域地壳升降不一有关。研究区属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分区,以泾县汀潭往北东经宣城市敬亭山、南漪湖及南京市高淳区东坝至宁镇山脉茅山顶宫连线为界,两侧从寒武系到下中泥盆统,古生物、岩性及地层沉积厚度的差异均较大,尤以奥陶
11图2-2宣城向阳剖面基本结构示意图Figure2-2TheframeworksketchmapofXiangyang,Xuanchengprofile2.2.2样品采集本次研究的采样高度为800cm,由于下蜀黄土层基本未出现网纹,因此只采集该层以下的4个层组样品。样品采集前对土层表面的环境附着物进行处理,铲除被雨水、风尘所影响的部分,沿垂直方向自下而上等间距采集样品。300~800cm以5cm为间隔采集,220~300cm以10cm为间隔采集。选择网纹特征较为典型的区域,使用地质锤、铁铲等工具在不改变基质网纹原始分布状态的情况下,将直径约3cm的塑料瓶盖覆盖原位采样,所得样品用于XRF的微区元素检测。同时采集同层土壤样品进行红白组分粒度研究。以剖面缩写加深度的命名方式对获得的样品进行编号,编号与剖面深度的对应情况如下:XC800~XC655,采样深度800~655cm,棕黄色网纹红土层;XC650~XC455,采样深度650~455cm,赤红色强网纹红土层;XC450~XC330,采样深度450~330cm,红色弱网纹红土层;XC325~XC220,采样深度325~220cm,浅红色弱网纹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碳酸盐岩中锰与铈分布相关性对沉积氧化还原条件的指示[J]. 杨洋,周跃飞,骆少勇,李全忠,谢巧勤,陈天虎.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12)
[2]表生地球化学动力学与中国西南土壤中化学元素分布模式的驱动机制[J]. 成杭新,彭敏,赵传冬,韩伟,王惠艳,王乔林,杨帆,张富贵,王成文,刘飞,周亚龙,唐世琪,李括,杨柯,杨峥,成晓梦,陈子万,张华,莫春虎. 地学前缘. 2019(06)
[3]X射线荧光光谱(XRF)法快速测定灰岩样品中主、次量组分[J]. 熊玉祥,马景治,李策,张明杰.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2018(06)
[4]衡阳盆地红土剖面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J]. 熊平生.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8(01)
[5]岩溶盆地红土风化剖面的元素地球化学研究[J]. 张晓娟,季宏兵,冯晓静,温月花,张涛,熊凯. 地理科学. 2017(06)
[6]微束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红土中铁锰结核内部微小区域(英文)[J]. 杨立辉,郑祥民,叶玮.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7(06)
[7]宣城网纹红土红白组分Fe、Mn、Al、Sr元素含量的变化特征及古气候意义[J]. 王彩霞,叶玮,杨立辉.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8]中国南方网纹红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网纹化过程的指示意义[J]. 徐传奇,廖富强,贾玉连,黄思源,连丽聪,凌超豪,龙进. 古地理学报. 2016(05)
[9]青藏高原北部可可西里库赛湖年纹层微区分析及形成机理[J]. 陈钰,刘兴起,何利,叶莉,陈惠芬,李凯. 地质学报. 2016(05)
[10]赣北鄱阳湖地区土塘剖面第四纪红土地球化学特征及古气候意义[J]. 凌超豪,龙进,贾玉连,洪祎君,徐传奇,王鹏岭. 古地理学报. 2015(05)
博士论文
[1]长江中下游地区第四纪红土沉积特征与成因机制研究[D]. 杨立辉.华东师范大学 2017
[2]赣南地区网纹红土的形成及其环境变化研究[D]. 熊平生.西南大学 2012
[3]X射线荧光岩屑识别技术研究[D]. 李春山.西北大学 2010
[4]中亚热带加积型红土及其所记录的第四纪环境变化探讨[D]. 朱丽东.兰州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硫化矿样品的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D]. 马静艳.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8
[2]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系统设计[D]. 戴志勇.东南大学 2018
[3]宣城网纹红土结构性的微观定量研究[D]. 朱宇.合肥工业大学 2017
[4]中国南方网纹红土的形成机制及网纹成熟度研究[D]. 洪祎君.江西师范大学 2015
[5]庐山WJ剖面第四纪网纹红土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初探[D]. 龙进.江西师范大学 2015
[6]安徽宣城网纹红土理化特性及其古环境意义[D]. 王昊.华东师范大学 2015
[7]X射线荧光光谱法检测土壤中重金属的研究[D]. 陈霄龙.长春理工大学 2014
[8]宣城官塘村红土剖面的网纹成因浅析[D]. 刘海丽.南京大学 2012
[9]第四纪加积型红土与下蜀黄土理化特征对比及环境意义[D]. 伊继雪.浙江师范大学 2010
[10]网纹红土铁形态特征与网纹红土形成环境[D]. 袁双.浙江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3194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3319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