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面向人体的个性化设计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2 05:26
  目的研究和总结面向人体的个性化设计的相关技术方法,主要包括借助三维人体测量技术为用户提供特有的身体数据,在此基础上设计个性化产品的可配置模块,从而快速定制出属于用户自身的个性化产品。方法研究面向人体的数据获取方法和针对人体特征的三维建模方法,为个性化设计提供数据支撑;提出与人体特征相匹配的个性化设计流程,以及面向大批量定制的设计需求,通过定义模块化产品的配置信息,达到设计重用的目的,从而实现针对不同用户的个性化产品快速定制。结论个性化设计针对人体形态存在的差异性,向不同用户提供符合特定需求的设计产品,是产品设计的重要发展趋势,也对设计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研究面向人体的个性化设计技术,实现针对不同个体形态的快速定制,促进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文章来源】:包装工程. 2020,41(2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面向人体的个性化设计技术研究


模块化产品的结构

二维图像,手臂,数据采集,表面


图2 人体二维图像采集Sense三维扫描仪主要由红外线CMOS摄像头、RGB摄像头和红外线发射器三部分组成。工作时,通过红外线发射器发出经过编码的红外线,由红外线CMOS摄像头接收,两者构成3D深度感应器,RGB摄像头记录人体色彩信息,以此获得人体表面的坐标信息与颜色信息。用Sense三维扫描仪采集手臂表面数据,扫描过程中,尽量使扫描仪与手臂之间的距离保持合适且不变,并沿着手臂移动和旋转,以获得完整的手臂表面数据[16]。手臂表面的数据采集见图3。

二维图像,仪器,人体,三角测量法


激光测量法也称三角测量法,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原理,在不同方位实现激光的发射与接收,通过分析反射光的时间间隔、光轴角度等,得到人体数据信息[15]。该方法的测量精度高、扫描速度快,但适用于测量人体的激光扫描设备昂贵,性价比不高,难以大范围推广。由于激光是一种受激辐射后放大的光,对人体有一定危害,所以也可使用以红外线为光源的三角测量法获取人体表面数据,典型的设备有Sense三维扫描仪和Kinect传感器。图2 人体二维图像采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三维人体扫描技术在服装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 易军,陈雨茜.  包装工程. 2020(16)
[2]服装人体测量技术研究进展[J]. 刘琴,尚笑梅.  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 2019(06)
[3]面向大规模个性化的交互式云制造模式[J]. 李强,汝渴,刘计良,张科.  中国机械工程. 2020(07)
[4]基于语义认知的瓷瓶大规模个人产品定制设计研究[J]. 陈国东,王颖琇,倪益华,倪忠进,陈思宇,吕艳.  包装工程. 2019(18)
[5]人体腰围高范围的预测研究[J]. 何宇雯,尚笑梅.  中原工学院学报. 2019(04)
[6]基于模块化功能分解的大型复杂构造产品造型设计方法[J]. 李伟湛,杨先英.  包装工程. 2019(16)
[7]中国三维人头测量研究[J]. 何人可,杨文秀,王海宁.  包装工程. 2019(08)
[8]衣柜产品定制设计方法研究[J]. 文婷,杨依依.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9(04)
[9]基于3D草图的个性化鞋楦设计[J]. 徐永昌,成思源,杨雪荣.  包装工程. 2019(04)
[10]面向大规模个性化的产品服务系统模块化设计[J]. 李浩,陶飞,文笑雨,王昊琪,罗国富.  中国机械工程. 2018(18)

博士论文
[1]基于数字光栅投影的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与系统研究[D]. 李中伟.华中科技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面向快速定制的个性化医疗器械的配置设计研究[D]. 王小康.广东工业大学 2019
[2]面向大批量定制的个性化医疗护具设计方法研究[D]. 苏恒.广东工业大学 2019
[3]基于图像的非接触式人体测量与建模技术研究[D]. 王力.西安工程大学 2018
[4]基于图像的三维人体建模及模型的动画展示方法研究[D]. 黄蓉.电子科技大学 2018
[5]产品个性化需求转换与模块化设计评价研究及应用[D]. 王玉豪.浙江大学 2018
[6]客户需求驱动的产品变型设计方法研究[D]. 宋飞.合肥工业大学 2017
[7]基于正交图片的三维虚拟人体模型重构[D]. 崔勇.南昌大学 2016
[8]面向大批量定制的人体假肢接受腔的数字化设计方法研究[D]. 石琦霞.浙江理工大学 2014
[9]基于青年男体二维非接触测量系统围度拟合的完善[D]. 季开宸.苏州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3784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33784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6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