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南海滑坡原始地形恢复及滑坡体体积计算
发布时间:2021-10-07 07:48
重庆黔江小南海崩塌滑坡发生于1856年,属于历史地震诱发滑坡。由于无法获取震前的遥感影像及DEM数据,只能依据相邻地区地貌类比、数值模拟等推测滑坡发生前的原始地貌形态。文中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无人机航拍、水域密集人工测深等方法获取了小南海崩塌滑坡体及相邻地区的高精度DOM影像(数字正射影像图)和DEM数据。选取相邻地区未发生崩塌滑坡的2类地貌形态作为参考,利用MATLAB软件进行高程曲面拟合,对崩塌滑坡的原始形态进行恢复;采用Geostudio软件判断在地震动作用下2类山体原始形态的边坡稳定性,推测崩塌滑坡前山体的原始形态为高耸陡立、坡度为70°~80°的陡坡;并收集整理小南海堰塞坝2条测线、11个钻孔的钻井资料,通过钻井资料显示的谷底地形对恢复的河谷原始地形的可信度进行验证。最后,对拟合恢复的小南海山体原始DEM数据与滑坡后当前DEM数据进行填挖方计算,以估算崩塌滑坡体的体积,并对分析结果进行探讨,最终认为挖方计算的结果较为可信,滑坡体的体积为4. 3×107m3。
【文章来源】:地震地质. 2020,42(04)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19 页
【部分图文】:
水域深度测点的GPS点位
湖底地形推测图
利用无人机采集数据生成高分辨率DOM影像(图6)与25m间距的地形图(图7),通过观察、分析DOM影像、地形图以及人工水域测深推测的湖底地形图,结合野外观察的滑坡边界的GPS点位,可清晰地划定滑坡范围(图6)。大垮岩崩滑体主要堆积于堰塞湖的北岸,宽约700m,长约1i000m,平面特征为舌形。堰塞湖东岸的堆积体由小垮岩和另一组崩滑体组成,这与以往研究认为的崩滑体由大垮岩与小垮岩2处崩滑体组成不同。在野外调查中发现紧邻小垮岩的东侧还有2处规模相对较小的陡壁(图8),与大垮岩、小垮岩后缘的陡壁相似;陡壁面走向相同,崩滑堆积体的风化程度相当,可以认为是同一次地震形成的崩滑体。小垮岩是堰塞坝的主要构成部分,宽约500m,长约1i000m,平面特征为扇形。新发现的崩滑体位于小垮岩东侧,宽约500m,长约600m,平面特征为舌形。大垮岩、小垮岩及新发现崩滑体的主滑线均沿NW-SE向展布。图7 小南海主要的崩滑体分布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DEM数据的地形效应经验预测模型研究[J]. 郝明辉,张郁山. 土木工程学报. 2019(02)
[2]基于QUAKE/W和SLOPE/W下甘家寨滑坡地震动力响应分析及稳定性评价[J]. 王立纬,文海,张振平,杜宇翔,付晓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8(24)
[3]1856年黔江咸丰地震(大路坝地震)崩滑体调查及其形成机制[J]. 周鑫,周庆,高帅坡. 地震地质. 2018(02)
[4]重庆小南海滑坡形成机制离散元模拟分析[J]. 申通,王运生,吴龙科. 岩土力学. 2014(S2)
[5]GPS高程曲面拟合的Matlab算法实现[J]. 胡菊菊,李继尚,陈国良. 全球定位系统. 2012(05)
[6]汶川地震局部地形对地震动的影响[J]. 张建毅,薄景山,王振宇,林玮,卢滔. 自然灾害学报. 2012(03)
[7]膨胀土边坡稳定分析方法研究[J]. 刘华强,殷宗泽. 岩土力学. 2010(05)
[8]重庆小南海地震崩滑体的基本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J]. 崔芳鹏,胡瑞林,张明,许强,陈晓岚,韩应军. 工程地质学报. 2009(02)
[9]边坡动力特性与动力响应的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J]. 徐光兴,姚令侃,高召宁,李朝红.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03)
[10]层状结构岩质边坡动力稳定性试验研究[J]. 门玉明,彭建兵,李寻昌,郝建斌. 世界地震工程. 2004(04)
硕士论文
[1]基于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的活动构造定量参数提取研究[D]. 高帅坡.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7
[2]小南海地震滑坡的成因机制及动力学特性研究[D]. 黄青松.成都理工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421643
【文章来源】:地震地质. 2020,42(04)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19 页
【部分图文】:
水域深度测点的GPS点位
湖底地形推测图
利用无人机采集数据生成高分辨率DOM影像(图6)与25m间距的地形图(图7),通过观察、分析DOM影像、地形图以及人工水域测深推测的湖底地形图,结合野外观察的滑坡边界的GPS点位,可清晰地划定滑坡范围(图6)。大垮岩崩滑体主要堆积于堰塞湖的北岸,宽约700m,长约1i000m,平面特征为舌形。堰塞湖东岸的堆积体由小垮岩和另一组崩滑体组成,这与以往研究认为的崩滑体由大垮岩与小垮岩2处崩滑体组成不同。在野外调查中发现紧邻小垮岩的东侧还有2处规模相对较小的陡壁(图8),与大垮岩、小垮岩后缘的陡壁相似;陡壁面走向相同,崩滑堆积体的风化程度相当,可以认为是同一次地震形成的崩滑体。小垮岩是堰塞坝的主要构成部分,宽约500m,长约1i000m,平面特征为扇形。新发现的崩滑体位于小垮岩东侧,宽约500m,长约600m,平面特征为舌形。大垮岩、小垮岩及新发现崩滑体的主滑线均沿NW-SE向展布。图7 小南海主要的崩滑体分布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DEM数据的地形效应经验预测模型研究[J]. 郝明辉,张郁山. 土木工程学报. 2019(02)
[2]基于QUAKE/W和SLOPE/W下甘家寨滑坡地震动力响应分析及稳定性评价[J]. 王立纬,文海,张振平,杜宇翔,付晓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8(24)
[3]1856年黔江咸丰地震(大路坝地震)崩滑体调查及其形成机制[J]. 周鑫,周庆,高帅坡. 地震地质. 2018(02)
[4]重庆小南海滑坡形成机制离散元模拟分析[J]. 申通,王运生,吴龙科. 岩土力学. 2014(S2)
[5]GPS高程曲面拟合的Matlab算法实现[J]. 胡菊菊,李继尚,陈国良. 全球定位系统. 2012(05)
[6]汶川地震局部地形对地震动的影响[J]. 张建毅,薄景山,王振宇,林玮,卢滔. 自然灾害学报. 2012(03)
[7]膨胀土边坡稳定分析方法研究[J]. 刘华强,殷宗泽. 岩土力学. 2010(05)
[8]重庆小南海地震崩滑体的基本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J]. 崔芳鹏,胡瑞林,张明,许强,陈晓岚,韩应军. 工程地质学报. 2009(02)
[9]边坡动力特性与动力响应的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J]. 徐光兴,姚令侃,高召宁,李朝红.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03)
[10]层状结构岩质边坡动力稳定性试验研究[J]. 门玉明,彭建兵,李寻昌,郝建斌. 世界地震工程. 2004(04)
硕士论文
[1]基于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的活动构造定量参数提取研究[D]. 高帅坡.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7
[2]小南海地震滑坡的成因机制及动力学特性研究[D]. 黄青松.成都理工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4216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3421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