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泾阳南塬黄土滑坡冲击阶地易侵蚀层过程模拟

发布时间:2021-10-18 14:41
  为探讨泾阳南塬地区黄土滑坡的高速远程的运动特征以及在运动过程中对阶地易侵蚀基层破坏迹象的产生机理。以泾阳南塬西庙店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勘探查明其运动特征,运用颗粒流离散元法模拟滑坡运动过程、机理。结果表明:滑坡运动过程中,滑体对阶地易侵蚀基层的冲击刮铲作用显著,宏观上表现为滑坡前缘地层隆起与逆冲剪断。滑坡滑动产生的振动作用使阶地粉土发生液化,液化后的粉土在超孔隙水压力作用下沿上覆土体导水通道涌出,形成显著的"涌砂"现象。滑坡运动全过程历时84 s,滑体颗粒最大运动速度36.2 m/s,最大运动距离253.2 m,具有典型的"高速"、"远程"特征。分析得到2点结论:①泾阳南塬典型高速远程黄土滑坡运动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即,冲击置换的加速阶段(0~2.9 s)、滑覆铲刮的减速阶段(2.9~5.7s)与堆积推覆的慢速波动阶段(5.7~84 s);②滑体速度场变化特征明显,也可划分为3个阶段,即,加速阶段(0~2.9 s)、减速阶段(2.9~5.7 s)以及慢速波动阶段(5.7~84 s)。 

【文章来源】: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20,40(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泾阳南塬黄土滑坡冲击阶地易侵蚀层过程模拟


滑坡运动结果

黄土滑坡


2013年6月10日于泾阳县太平镇西庙店村西发生的西庙店滑坡是南塬地区新近发生的一起运动特征明显且保留较为完整的远程黄土滑坡。该滑坡先后共发生过4起滑动,其中规模最大的为第1次滑动,此次滑动产生的堆积体体积约2.7×105m3,滑坡的最大滑动距离约为305 m.根据对西庙店滑坡的现场及走访周围群众调查、资料收集分析得出西庙店滑坡发生突然,运动速度快,是典型的高速远程滑坡(图1,图2)。在现场调查中发现,西庙店第1起滑坡后壁与堆积体之间形成了滑坡洼地,滑坡洼地宽8~10 m,深3~5 m,堆积体表面存在连续的弧形地表起伏,堆积体两侧靠近边界地区发育有羽状裂缝,滑坡前缘地表出露为原地层,且因滑体的推挤而隆起,原阶地上的树木因受力形式差异,形成“醉汉林”。

剖面图,剖面,洼地,阶地


在现场调查中发现,西庙店第1起滑坡后壁与堆积体之间形成了滑坡洼地,滑坡洼地宽8~10 m,深3~5 m,堆积体表面存在连续的弧形地表起伏,堆积体两侧靠近边界地区发育有羽状裂缝,滑坡前缘地表出露为原地层,且因滑体的推挤而隆起,原阶地上的树木因受力形式差异,形成“醉汉林”。为明确滑坡在运动过程中冲击阶地易侵蚀基层产生的内部地质迹象,在西庙店滑坡前缘开挖尺寸为50 m×30 m×10 m的探槽,探槽位置如图1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听黄土粒儿说滑坡[J]. 彭建兵,段钊.  自然杂志. 2018(04)
[2]基于颗粒流方法的滑坡破坏机理与强度分析[J]. 赵洲,魏江波.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8(04)
[3]陕西泾阳“3·8”蒋刘黄土滑坡成因及运动特征分析[J]. 马鹏辉,彭建兵,李同录,汪发武,王启耀,朱兴华.  工程地质学报. 2018(03)
[4]泾阳南塬蒋刘4#滑坡特征及成因机制[J]. 许强,魏勇,彭大雷,郭晨,巨袁臻.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8(01)
[5]陕西泾河南岸大堡子高速远程黄土滑坡运动过程模拟[J]. 沈伟,翟张辉,李同录,赵权利,汪发武.  工程地质学报. 2016(06)
[6]黄土水敏性及水致黄土滑坡研究现状与展望[J]. 张茂省,胡炜,孙萍萍,王雪莲.  地球环境学报. 2016(04)
[7]泾阳南塬黄土滑坡的运动规律与液化效应[J]. 段钊,彭建兵,王启耀.  水土保持通报. 2016(03)
[8]泾河下游台塬区黄土滑坡类型与时空分布规律[J]. 段钊,李文可,王启耀.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5(03)
[9]逆层岩质边坡地震动力破坏过程FLAC/PFC2D耦合数值模拟分析[J]. 刘蕾,陈亮,崔振华,李慧.  工程地质学报. 2014(06)
[10]陕西泾阳东风高速远程黄土滑坡运动过程的模拟[J]. 杨璠,常维,汪发武,李同录.  工程地质学报. 2014(05)

硕士论文
[1]泾阳南塬河滩村黄土滑坡的特征及致灾机理研究[D]. 杨炳强.长安大学 2015
[2]泾阳南塬高速远程黄土滑坡运动机理研究[D]. 李文可.西安科技大学 2015
[3]黄土滑坡裂缝发育特征及其对滑坡孕灾模式的影响[D]. 杨阳.长安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4429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34429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5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