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遥感技术的滑坡灾害监测及智能预警分析
发布时间:2021-10-20 08:29
高分遥感技术可大范围获取地质灾害体及周边区域的地形地貌数据,研判灾害体外在的影响因素和重大的地形地貌变化,周期性分析滑坡灾害隐患点并开展跟踪对比。本文采用国产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在四川省攀西地区开展滑坡孕灾致灾演变及周期监测分析。结果表明,该滑坡于2015年启动变形,2016年加速变形,2017年和2018年较小幅度变形。建议滑坡周边地区居民尽快搬迁,相关部门在搬迁实施前提高周期监测频率。
【文章来源】:国土资源信息化. 2020,(04)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遥感数据预处理流程
滑坡孕育、形成和发生与其所处的地质环境关系密切,其孕灾因素包括滑坡区周边地形、地貌、地层岩性与断裂构造、气象水文记录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多类因素[3,5]。2.1.1 地形地貌
滑坡现场调查资料表明,滑坡区共发现3处较明显的房屋及地面开裂迹象,如图3所示。这些开裂均是由滑坡变形体造成的,开裂长度为1~3米、宽度为0.02~0.06米。因此,推测滑坡为推移式滑坡,顶部滑体在地形、岩性、降雨和人类活动等作用下发生缓慢滑移,产生拉张裂缝,并对滑体下部形成挤压裂缝。该滑坡原为老滑坡,因受滑坡前缘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P2β)、震旦系上统灯影组下段(Zbd1)、观音崖组(Zbg)、前震旦系会理群未分组(Pthl)等坚硬岩组阻挡[5,8]而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后续受外地质作用综合影响发生次级新滑坡,目前处于缓慢变形阶段,剪出口未来可能会在滑坡下部地形变化最剧烈处。3 滑坡形变特征监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滑坡活动特征及稳定性分析——以东苗家滑坡为例[J]. 贾伟洁,王治华. 国土资源遥感. 2019(04)
[2]“8.14”成昆铁路山体崩塌灾害应急遥感监测及其应用思考[J]. 唐尧,王立娟,王志军,张欣,杨栓成. 国土资源信息化. 2019(05)
[3]利用国产遥感卫星进行金沙江高位滑坡灾害灾情应急监测[J]. 唐尧,王立娟,马国超,贾虎军,靳晓. 遥感学报. 2019(02)
[4]无人机与国产高分技术在"6·24"茂县滑坡灾情应急监测中的应用[J]. 唐尧,王立娟,马国超,贾虎军,靳晓. 国土资源情报. 2017(08)
[5]灾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地震型滑坡信息自动提取算法研究[J]. 闫琦,李慧,荆林海,唐韵玮,丁海峰.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7(11)
[6]乌江某崩滑堆积体滑坡发育特征及稳定性分析[J]. 孟凡涛,杨元丽. 中国西部科技. 2014(10)
[7]遥感技术在矿山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以陕西神府煤矿区为例[J]. 周学珍. 能源环境保护. 2013(01)
[8]岩门村滑坡高分辨率遥感调查与机制分析[J]. 王治华,徐起德,徐斌.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09)
[9]沉降变形控制的基坑降水最优化方法及应用[J]. 张莲花,孔德坊. 岩土工程学报. 2005(10)
[10]遥感在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及前景探讨[J]. 钟颐,余德清.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4(01)
本文编号:3446583
【文章来源】:国土资源信息化. 2020,(04)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遥感数据预处理流程
滑坡孕育、形成和发生与其所处的地质环境关系密切,其孕灾因素包括滑坡区周边地形、地貌、地层岩性与断裂构造、气象水文记录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多类因素[3,5]。2.1.1 地形地貌
滑坡现场调查资料表明,滑坡区共发现3处较明显的房屋及地面开裂迹象,如图3所示。这些开裂均是由滑坡变形体造成的,开裂长度为1~3米、宽度为0.02~0.06米。因此,推测滑坡为推移式滑坡,顶部滑体在地形、岩性、降雨和人类活动等作用下发生缓慢滑移,产生拉张裂缝,并对滑体下部形成挤压裂缝。该滑坡原为老滑坡,因受滑坡前缘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P2β)、震旦系上统灯影组下段(Zbd1)、观音崖组(Zbg)、前震旦系会理群未分组(Pthl)等坚硬岩组阻挡[5,8]而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后续受外地质作用综合影响发生次级新滑坡,目前处于缓慢变形阶段,剪出口未来可能会在滑坡下部地形变化最剧烈处。3 滑坡形变特征监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滑坡活动特征及稳定性分析——以东苗家滑坡为例[J]. 贾伟洁,王治华. 国土资源遥感. 2019(04)
[2]“8.14”成昆铁路山体崩塌灾害应急遥感监测及其应用思考[J]. 唐尧,王立娟,王志军,张欣,杨栓成. 国土资源信息化. 2019(05)
[3]利用国产遥感卫星进行金沙江高位滑坡灾害灾情应急监测[J]. 唐尧,王立娟,马国超,贾虎军,靳晓. 遥感学报. 2019(02)
[4]无人机与国产高分技术在"6·24"茂县滑坡灾情应急监测中的应用[J]. 唐尧,王立娟,马国超,贾虎军,靳晓. 国土资源情报. 2017(08)
[5]灾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地震型滑坡信息自动提取算法研究[J]. 闫琦,李慧,荆林海,唐韵玮,丁海峰.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7(11)
[6]乌江某崩滑堆积体滑坡发育特征及稳定性分析[J]. 孟凡涛,杨元丽. 中国西部科技. 2014(10)
[7]遥感技术在矿山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以陕西神府煤矿区为例[J]. 周学珍. 能源环境保护. 2013(01)
[8]岩门村滑坡高分辨率遥感调查与机制分析[J]. 王治华,徐起德,徐斌.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09)
[9]沉降变形控制的基坑降水最优化方法及应用[J]. 张莲花,孔德坊. 岩土工程学报. 2005(10)
[10]遥感在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及前景探讨[J]. 钟颐,余德清.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4(01)
本文编号:34465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3446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