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大型-特大型层状岩质滑坡成因模式及地质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11 23:51
三峡库区大型-特大型滑坡发育,尤以层状岩质滑坡的危害性大。因库区各段地质条件差异使得滑坡成因模式各不相同,这影响了滑坡的运动形式和岩土体解体程度。在收集三峡库区51处典型的大型-特大型层状岩质滑坡调查资料基础上,根据堆积岩体结构和区段地质条件反推该段滑坡破坏成因模式,而不同成因模式下的滑坡坡体渗透性不同,分析已有滑坡对库水位变动存在的复活响应差异,据此得出以下结论:①在成因模式上,除顺层滑移型滑坡在库区中均有分布外,从库首至库尾随着岩层倾角的逐渐减缓,滑坡成因模式从崩塌型、反倾弯曲型逐渐过渡到平推式;②在坡体渗透性上,成因模式造成的岩体结构变化与坡体中的泥质含量共同作用,导致顺层滑移型滑坡前后缘渗透性存在较大差异;反倾型滑坡渗透性则整体变化较小;③在库水位变动影响下,不同坡体渗透性与滑面形态共同决定了滑坡的复活变形差异。
【文章来源】:地质科技通报. 2020,39(0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库区典型滑坡分布位置图
此外还有一类前缘解体化更强的顺层滑移型滑坡。其前缘上部滑体与下部基岩产状常常不一致,呈现出强烈的弯曲变形,后缘则上下岩体产状保持相同。变形方式为上部滑移,但下部坡脚临空条件差,受上部长期的重力挤压,薄岩层逐渐拱起弯曲揉皱,直至超出拉张强度解体破坏,因其弯曲段长度远远小于滑移段,故仍可归为一类特殊的顺层滑移型。由于其前缘常滑移受阻而弯曲变形,又可叫滑移弯曲型滑坡。如秭归境内的木鱼包滑坡(图4)岩层倾角27°,大于坡度20°,前缘弯曲强烈,岩层反倾。滑动过程中,滑体后缘仅顺层滑动,保持较好完整性而成巨块状。另外,如陈家吊崖滑坡,其滑面存在变倾角岩层,后缘岩层倾角达69°、坡脚岩层倾角仅12°~22°,在倾角转变处发育散裂岩(土),中后缘常常为滑移块裂岩,同样可归为顺层滑移型。图3 东城滑坡形成演化示意图
东城滑坡形成演化示意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库水位变动联合降雨作用下麻柳林滑坡稳定性评价[J]. 张俞,殷坤龙,郭子正,梁鑫,檀梦皎,杨永刚. 地质科技情报. 2019(06)
[2]三峡库区堆积层滑坡间歇性活动预测:以白水河滑坡为例[J]. 孙一清,李德营,殷坤龙,陈丽霞,汪洋. 地质科技情报. 2019(05)
[3]库水位升降作用下不同滑面形态老滑坡响应规律[J]. 李松林,许强,汤明高,钱灵杰,任俊谦. 工程地质学报. 2017(03)
[4]渗透系数与库水位升降对下坪滑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J]. 张夏冉,殷坤龙,夏辉,李烨. 工程地质学报. 2017(02)
[5]干湿循环对水库滑坡渗透系数影响的试验研究[J]. 张国栋,邓全胜,李泯蒂,徐志华,李学良,廖爱明,卢书强. 人民长江. 2016(22)
[6]降雨作用下三峡库区某粘质土滑坡优势流分析[J]. 王力,王世梅,向玲.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5(04)
[7]强降雨作用下堆积碎石土渗流规律研究[J]. 董辉,罗潇. 工程地质学报. 2015(04)
[8]冻融循环作用下黄土渗透性与其结构特征关系研究[J]. 肖东辉,冯文杰,张泽,明姣.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5(04)
[9]降雨作用碎石土堆积层滑坡变形规律[J]. 唐朝晖,孔涛,柴波. 地质科技情报. 2012(06)
[10]饱水过程中松散土体渗透性变化研究[J]. 单慧媚,梁合诚,刘佳伟,蔡鹤生,周爱国.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0(05)
本文编号:3489784
【文章来源】:地质科技通报. 2020,39(0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库区典型滑坡分布位置图
此外还有一类前缘解体化更强的顺层滑移型滑坡。其前缘上部滑体与下部基岩产状常常不一致,呈现出强烈的弯曲变形,后缘则上下岩体产状保持相同。变形方式为上部滑移,但下部坡脚临空条件差,受上部长期的重力挤压,薄岩层逐渐拱起弯曲揉皱,直至超出拉张强度解体破坏,因其弯曲段长度远远小于滑移段,故仍可归为一类特殊的顺层滑移型。由于其前缘常滑移受阻而弯曲变形,又可叫滑移弯曲型滑坡。如秭归境内的木鱼包滑坡(图4)岩层倾角27°,大于坡度20°,前缘弯曲强烈,岩层反倾。滑动过程中,滑体后缘仅顺层滑动,保持较好完整性而成巨块状。另外,如陈家吊崖滑坡,其滑面存在变倾角岩层,后缘岩层倾角达69°、坡脚岩层倾角仅12°~22°,在倾角转变处发育散裂岩(土),中后缘常常为滑移块裂岩,同样可归为顺层滑移型。图3 东城滑坡形成演化示意图
东城滑坡形成演化示意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库水位变动联合降雨作用下麻柳林滑坡稳定性评价[J]. 张俞,殷坤龙,郭子正,梁鑫,檀梦皎,杨永刚. 地质科技情报. 2019(06)
[2]三峡库区堆积层滑坡间歇性活动预测:以白水河滑坡为例[J]. 孙一清,李德营,殷坤龙,陈丽霞,汪洋. 地质科技情报. 2019(05)
[3]库水位升降作用下不同滑面形态老滑坡响应规律[J]. 李松林,许强,汤明高,钱灵杰,任俊谦. 工程地质学报. 2017(03)
[4]渗透系数与库水位升降对下坪滑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J]. 张夏冉,殷坤龙,夏辉,李烨. 工程地质学报. 2017(02)
[5]干湿循环对水库滑坡渗透系数影响的试验研究[J]. 张国栋,邓全胜,李泯蒂,徐志华,李学良,廖爱明,卢书强. 人民长江. 2016(22)
[6]降雨作用下三峡库区某粘质土滑坡优势流分析[J]. 王力,王世梅,向玲.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5(04)
[7]强降雨作用下堆积碎石土渗流规律研究[J]. 董辉,罗潇. 工程地质学报. 2015(04)
[8]冻融循环作用下黄土渗透性与其结构特征关系研究[J]. 肖东辉,冯文杰,张泽,明姣.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5(04)
[9]降雨作用碎石土堆积层滑坡变形规律[J]. 唐朝晖,孔涛,柴波. 地质科技情报. 2012(06)
[10]饱水过程中松散土体渗透性变化研究[J]. 单慧媚,梁合诚,刘佳伟,蔡鹤生,周爱国.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0(05)
本文编号:34897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3489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