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茶茶褐素组分特征及其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活性的比较
发布时间:2021-12-25 03:27
借助膜分离技术对藏茶茶褐素进行分级制备,得到4个茶褐素组分(theabrownine fractions, TBFs),其分子质量范围分别为5~10 kDa(TBFs1)、>10~50 kDa(TBFs2)、>50~100 kDa(TBFs3)和>100 kDa(TBFs4),并对这4个组分进行理化特性、微观结构和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 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DPPH)自由基活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藏茶茶褐素的分子质量不低于5 kDa,4个不同分子质量范围的茶褐素组分均呈弱酸性,具有不同含量的酚羟基、羧基以及蛋白质和多糖等络合物。光谱学分析显示,藏茶茶褐素属多羟基酚类物质,在202 nm附近有一特征吸收峰;扫描电镜观察发现,不同茶褐素组分的聚集形态差异明显。活性分析表明,藏茶茶褐素在10~80μg/mL范围内其质量浓度与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呈线性正相关,且各组分间活性差异显著,其中活性最强的茶褐素组分为TBFs4(>100 kDa)。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0,46(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不同分子质量范围茶褐素的红外光谱图
用扫描电镜观察茶褐素各组分聚集体的表面形貌特征,结果如图4所示。TBFs1(5~10 k Da)聚集体呈不规则块状结构,在1 600×视野下可见其表面较光滑但不规整,有凹陷和乳突状大颗粒分布。暗示TBFs1各分子间交联紧密,相互作用力较大,易形成紧密结构,可能与该组分的多糖含量高有关。TBFs2(>10~50 k Da)样品呈片状或碎屑状堆积,碎片表面较平整,随着放大倍数的增加(1 600×),可见其表面呈现紧密的“蜂窝状”结构,暗示TBFs2分子质量较大,具有长链或多分枝结构,分子间易交叉粘连,相互间的作用较强。TBFs3(>50~100 k Da)的聚集体呈折叠和卷曲形状,在1 600倍镜下,可见其表面形貌较为规则且呈丝网状结构,说明分子间结合紧密,相互作用较强。而TBFs4(>100 k Da)样品则堆积成各种无规则的形貌结构,有枝叶状、屑状、片状、杆柱状和颗粒状等,暗示该部分组分的分子特征形态多样化,促使各类大分子物质无规则聚集。综合以上观察结果,可见藏茶茶褐素各组分的天然形貌和聚集形态存在明显差异,这与各自的分子质量大小、分子间力、大分子的组成及微观结构等有关。2.5 藏茶茶褐素各组分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评价
不同质量浓度茶褐素组分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嫩度原料对藏茶主要品质及香气的影响[J]. 李涛,何春雷,蔡亚丽,李梦菡. 食品工业科技. 2019(07)
[2]黑茶茶褐素与茶多糖对脂肪酶的抑制作用[J]. 李祥龙,李晓梅,杨煦,唐磊,许靖逸. 食品与机械. 2018(03)
[3]发酵方法对普洱茶茶褐素样品组成的影响[J]. 吴恩凯,王秋萍,龚加顺,张婷婷. 食品科学. 2019(04)
[4]雅安藏茶调脂保肝及抗氧化作用研究[J]. 袁野,章斌,姚永秀,彭裕红.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7(01)
[5]黑茶茶褐素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 张云天,姚晓玲,鲁江,陈小强,袁海波,李山,江用文. 食品工业科技. 2017(11)
[6]茯砖茶褐素组分特征及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研究[J]. 贺国文,钟桐生,彭晓赟,龙立平,赵运林,章卫民. 茶叶科学. 2016(01)
[7]茶褐素的提取纯化与生理功效研究进展[J]. 王伟伟,江和源,张建勇,俞露婷,杨刘艳.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5(04)
[8]黑茶调节脂质代谢的物质基础及机理研究进展[J]. 陈智雄,齐桂年,邹瑶,李建华. 茶叶科学. 2013(03)
[9]普洱茶提取物主要活性成分及抗氧化作用(英文)[J]. 陈玉琼,樊蓉,刘思思,倪德江. 食品科学. 2013(19)
[10]四川黑茶加工过程中感官品质和化学成分的变化[J]. 陈应娟,齐桂年,陈盛相,陈智雄. 食品科学. 2012(23)
硕士论文
[1]膜技术分离青砖茶减肥降脂活性组分的研究[D]. 赵书青.华中农业大学 2012
[2]茶树品种间多糖组成、活性差异及低活性茶多糖的结构分析[D]. 孙娅.华中农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51707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0,46(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不同分子质量范围茶褐素的红外光谱图
用扫描电镜观察茶褐素各组分聚集体的表面形貌特征,结果如图4所示。TBFs1(5~10 k Da)聚集体呈不规则块状结构,在1 600×视野下可见其表面较光滑但不规整,有凹陷和乳突状大颗粒分布。暗示TBFs1各分子间交联紧密,相互作用力较大,易形成紧密结构,可能与该组分的多糖含量高有关。TBFs2(>10~50 k Da)样品呈片状或碎屑状堆积,碎片表面较平整,随着放大倍数的增加(1 600×),可见其表面呈现紧密的“蜂窝状”结构,暗示TBFs2分子质量较大,具有长链或多分枝结构,分子间易交叉粘连,相互间的作用较强。TBFs3(>50~100 k Da)的聚集体呈折叠和卷曲形状,在1 600倍镜下,可见其表面形貌较为规则且呈丝网状结构,说明分子间结合紧密,相互作用较强。而TBFs4(>100 k Da)样品则堆积成各种无规则的形貌结构,有枝叶状、屑状、片状、杆柱状和颗粒状等,暗示该部分组分的分子特征形态多样化,促使各类大分子物质无规则聚集。综合以上观察结果,可见藏茶茶褐素各组分的天然形貌和聚集形态存在明显差异,这与各自的分子质量大小、分子间力、大分子的组成及微观结构等有关。2.5 藏茶茶褐素各组分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评价
不同质量浓度茶褐素组分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嫩度原料对藏茶主要品质及香气的影响[J]. 李涛,何春雷,蔡亚丽,李梦菡. 食品工业科技. 2019(07)
[2]黑茶茶褐素与茶多糖对脂肪酶的抑制作用[J]. 李祥龙,李晓梅,杨煦,唐磊,许靖逸. 食品与机械. 2018(03)
[3]发酵方法对普洱茶茶褐素样品组成的影响[J]. 吴恩凯,王秋萍,龚加顺,张婷婷. 食品科学. 2019(04)
[4]雅安藏茶调脂保肝及抗氧化作用研究[J]. 袁野,章斌,姚永秀,彭裕红.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7(01)
[5]黑茶茶褐素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 张云天,姚晓玲,鲁江,陈小强,袁海波,李山,江用文. 食品工业科技. 2017(11)
[6]茯砖茶褐素组分特征及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研究[J]. 贺国文,钟桐生,彭晓赟,龙立平,赵运林,章卫民. 茶叶科学. 2016(01)
[7]茶褐素的提取纯化与生理功效研究进展[J]. 王伟伟,江和源,张建勇,俞露婷,杨刘艳.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5(04)
[8]黑茶调节脂质代谢的物质基础及机理研究进展[J]. 陈智雄,齐桂年,邹瑶,李建华. 茶叶科学. 2013(03)
[9]普洱茶提取物主要活性成分及抗氧化作用(英文)[J]. 陈玉琼,樊蓉,刘思思,倪德江. 食品科学. 2013(19)
[10]四川黑茶加工过程中感官品质和化学成分的变化[J]. 陈应娟,齐桂年,陈盛相,陈智雄. 食品科学. 2012(23)
硕士论文
[1]膜技术分离青砖茶减肥降脂活性组分的研究[D]. 赵书青.华中农业大学 2012
[2]茶树品种间多糖组成、活性差异及低活性茶多糖的结构分析[D]. 孙娅.华中农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517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3551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