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秒延期时间对岩石破碎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6 15:10
为了研究毫秒延期时间对岩石破碎效果的影响,通过制作水泥砂浆试块进行爆破破碎模拟实验,观察爆破后试块裂纹扩展情况,并结合超动态应变仪观察试块的应变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同排微差(1ms、3ms、5ms)起爆相较于同时起爆,后排炮孔(炮孔2、4)垂直于自由面的裂纹扩展更加充分;微差时间为1ms时试块破碎最充分,爆破产生的小块较多,爆破效果最优。试块各测点峰值应变值在0.064~0.069之间,且随着距离的增大,应力波衰减速度随距离的增大呈逐渐降低的趋势。
【文章来源】:火工品. 2020,(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实验模型
采用自行设计的高精度微差起爆器逐排起爆,高精度微差起爆器主要包括电源、触屏显示器、电压显示器、触发开关、高压电容阵列版、多通道定时器、输出电压通道等装置,具体如图2所示。该微差起爆器共8个通道,1次可对8个炮孔进行同时或微差起爆,量程为0~64ms,使用环境0~60℃,最高起爆电压2 200V。1.4 岩石微差爆破实验
由于水泥砂浆试块爆破采用的药包较长,为了尽可能采集到更多数据和保证一定的精确度,超动态应变仪选用的采样率为10 000 k Hz,采样长度为160 K,桥压大小设置为4V,增益设置为100。具体应变测量点的位置分布如图3所示。2 结果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深孔微差爆破在夏家店金矿矿柱回采中的应用[J]. 陈阳,孙皞. 采矿技术. 2020(01)
[2]起爆方式对岩石柱状装药爆破作用的影响[J]. 李洪伟,雷战,刘伟,江向阳,王贵. 工程爆破. 2019(05)
[3]大直径深孔微差爆破时间的选取及应用[J]. 杜伟. 化工矿物与加工. 2019(06)
[4]微差爆破的爆生裂纹扩展特性试验研究[J]. 杨仁树,丁晨曦,杨国梁,杨立云,王雁冰. 振动与冲击. 2017(24)
[5]利用正交法探究三种微差爆破技术与块度的影响[J]. 李迎,池恩安,赵明生,张黎明. 矿业研究与开发. 2015(08)
[6]微差爆破对爆破效果的影响[J]. 王俊明. 中国矿山工程. 2015(04)
[7]爆炸应力波传播及衰减规律研究[J]. 卢大卫,李双智,王艳君.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4(06)
[8]立井井筒掘进爆破模型试验超动态应变测试系统设计[J]. 马芹永,袁璞,韩博,张经双. 爆破. 2013(04)
[9]爆炸动载荷下裂纹扩展规律的实验研究[J]. 胡荣,朱哲明,胡哲源,康骥鸣.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3(07)
[10]爆炸应力波作用下分支裂纹动态力学特性试验[J]. 李清,张茜,李晟源,谢建文,孟宁宁. 岩土力学. 2011(10)
硕士论文
[1]环向切缝药包爆炸应力分布及裂缝扩展模型试验研究[D]. 陈云立.安徽理工大学 2019
本文编号:3592907
【文章来源】:火工品. 2020,(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实验模型
采用自行设计的高精度微差起爆器逐排起爆,高精度微差起爆器主要包括电源、触屏显示器、电压显示器、触发开关、高压电容阵列版、多通道定时器、输出电压通道等装置,具体如图2所示。该微差起爆器共8个通道,1次可对8个炮孔进行同时或微差起爆,量程为0~64ms,使用环境0~60℃,最高起爆电压2 200V。1.4 岩石微差爆破实验
由于水泥砂浆试块爆破采用的药包较长,为了尽可能采集到更多数据和保证一定的精确度,超动态应变仪选用的采样率为10 000 k Hz,采样长度为160 K,桥压大小设置为4V,增益设置为100。具体应变测量点的位置分布如图3所示。2 结果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深孔微差爆破在夏家店金矿矿柱回采中的应用[J]. 陈阳,孙皞. 采矿技术. 2020(01)
[2]起爆方式对岩石柱状装药爆破作用的影响[J]. 李洪伟,雷战,刘伟,江向阳,王贵. 工程爆破. 2019(05)
[3]大直径深孔微差爆破时间的选取及应用[J]. 杜伟. 化工矿物与加工. 2019(06)
[4]微差爆破的爆生裂纹扩展特性试验研究[J]. 杨仁树,丁晨曦,杨国梁,杨立云,王雁冰. 振动与冲击. 2017(24)
[5]利用正交法探究三种微差爆破技术与块度的影响[J]. 李迎,池恩安,赵明生,张黎明. 矿业研究与开发. 2015(08)
[6]微差爆破对爆破效果的影响[J]. 王俊明. 中国矿山工程. 2015(04)
[7]爆炸应力波传播及衰减规律研究[J]. 卢大卫,李双智,王艳君.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4(06)
[8]立井井筒掘进爆破模型试验超动态应变测试系统设计[J]. 马芹永,袁璞,韩博,张经双. 爆破. 2013(04)
[9]爆炸动载荷下裂纹扩展规律的实验研究[J]. 胡荣,朱哲明,胡哲源,康骥鸣.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3(07)
[10]爆炸应力波作用下分支裂纹动态力学特性试验[J]. 李清,张茜,李晟源,谢建文,孟宁宁. 岩土力学. 2011(10)
硕士论文
[1]环向切缝药包爆炸应力分布及裂缝扩展模型试验研究[D]. 陈云立.安徽理工大学 2019
本文编号:35929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3592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