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涡流管预冷的空气一次节流制冷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20 12:25
涡流管因其结构简单,可以实现冷热能量分离,已被成功应用到许多领域。同时涡流管存在单独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将它与其他制冷系统结合势在必行。林德循环是最早运用在工业上的气体液化循环,但是它较大的不可逆损失导致其效率较低。因此本文提出将涡流管和空气一次节流制冷系统结合的方式来提高效率,基于这个指导思想,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搭建了涡流管性能测试实验装置,利用两级增压系统获得高压空气用于测试高压下涡流管的性能,分析涡流管性能与入口压力、冷流比等参数的对应关系,得到了涡流管的性能曲线,为制冷系统实验设计和理论计算提供了基础。2.建立了涡流管预冷的空气一次节流制冷系统的热力学模型,优化系统分流比和涡流管冷流比,分析对应的制冷量并与未经过涡流管预冷的简单林德制冷系统制冷量进行比较。3.搭建了涡流管预冷的一次节流空气制冷循环系统实验装置,利用大流量空压机获得足够的高压气源,采取真空绝热的方式保护系统冷头和涡流管冷端。实验中可以调节不同的入口压力、系统分流比、涡流管冷流比等参数,从而获得不同条件系统实际的制冷量。在关闭涡流管支路时实验装置还能测试未经过涡流管预冷的简单林德制冷系统的制...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涡流管及其系统应用简介
1.2 预冷型林德制冷系统简介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涡流管部件实验
2.1 被测涡流管介绍
2.2 涡流管部件实验介绍
2.2.1 系统流程概述
2.2.2 测量方案概述
2.3 实验设备介绍
2.4 实验步骤
2.5 涡流管性能参数
2.6 实验误差分析
2.7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系统热力学分析
3.1 系统介绍
3.1.1 换热器模型
3.1.2 节流装置模型
3.1.3 涡流管模型
3.1.4 蒸发器模型
3.2 模拟结果分析
4 实验系统研制
4.1 实验系统介绍
4.2 气源部分
4.3 制冷部分
4.4 测量系统
4.5.漏热校核
4.6 实验步骤说明
4.7 初步实验结果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工作
5.2 主要创新性结论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涡流管制冷常压冷冻干燥怀山药技术分析[J]. 任丽影,任广跃,杨晓童,张伟,段续,张乐道,朱文学. 食品科学. 2015(20)
[2]液氮温度下奥氏体不锈钢强度试验研究[J]. 郑津洋,王珂,黄泽,缪存坚,马利,顾超华,徐平. 压力容器. 2014(08)
[3]一种利用喷射器和涡流管的新型制冷系统[J]. 王征,李涛,吴孔祥,陈光明,韩晓红.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2(11)
[4]绝热毛细管无量纲流量关联式评估[J]. 王江翠,金晓辰,邵亮亮,张春路. 制冷技术. 2011(03)
[5]进气温度与压力对锥形涡流管性能的影响[J]. 昌锟,周刚,李青,李强. 低温工程. 2011(02)
[6]涡流管的原理及在天然气领域的应用[J]. 沈杰,席旺. 煤气与热力. 2011(02)
[7]一种电子散热用小型涡流管性能的试验研究[J]. 张小卫,姚寿广,马哲树.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7(10)
[8]涡流管能量分离过程的热力学模型[J]. 王朋涛,姜任秋,宋福元,张鹏,周少伟,陈跃进. 低温与超导. 2006(05)
[9]混合工质节流制冷循环的优化原则及其应用[J]. 王勤,陈光明. 低温工程. 2003(01)
[10]多元混合工质内复叠节流结合涡流管复合循环的热力分析[J]. 曹勇,公茂琼,齐延峰,罗二仓,吴剑峰,陈光明. 低温与超导. 2002(04)
博士论文
[1]涡流管能量分离特性及其机理研究[D]. 黎念.浙江大学 2018
硕士论文
[1]液氦温区预冷型J-T制冷机及其末级换热器的数值与开式实验研究[D]. 陶轩.浙江大学 2016
[2]奥氏体不锈钢低温容器应变强化研究[D]. 张文建.华南理工大学 2011
[3]绝热毛细管两相流特性与实验研究[D]. 曹勇.浙江大学 2005
[4]小型混合工质J-T节流制冷机理论和实验研究[D]. 陈琪.浙江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635041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涡流管及其系统应用简介
1.2 预冷型林德制冷系统简介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涡流管部件实验
2.1 被测涡流管介绍
2.2 涡流管部件实验介绍
2.2.1 系统流程概述
2.2.2 测量方案概述
2.3 实验设备介绍
2.4 实验步骤
2.5 涡流管性能参数
2.6 实验误差分析
2.7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系统热力学分析
3.1 系统介绍
3.1.1 换热器模型
3.1.2 节流装置模型
3.1.3 涡流管模型
3.1.4 蒸发器模型
3.2 模拟结果分析
4 实验系统研制
4.1 实验系统介绍
4.2 气源部分
4.3 制冷部分
4.4 测量系统
4.5.漏热校核
4.6 实验步骤说明
4.7 初步实验结果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工作
5.2 主要创新性结论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涡流管制冷常压冷冻干燥怀山药技术分析[J]. 任丽影,任广跃,杨晓童,张伟,段续,张乐道,朱文学. 食品科学. 2015(20)
[2]液氮温度下奥氏体不锈钢强度试验研究[J]. 郑津洋,王珂,黄泽,缪存坚,马利,顾超华,徐平. 压力容器. 2014(08)
[3]一种利用喷射器和涡流管的新型制冷系统[J]. 王征,李涛,吴孔祥,陈光明,韩晓红.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2(11)
[4]绝热毛细管无量纲流量关联式评估[J]. 王江翠,金晓辰,邵亮亮,张春路. 制冷技术. 2011(03)
[5]进气温度与压力对锥形涡流管性能的影响[J]. 昌锟,周刚,李青,李强. 低温工程. 2011(02)
[6]涡流管的原理及在天然气领域的应用[J]. 沈杰,席旺. 煤气与热力. 2011(02)
[7]一种电子散热用小型涡流管性能的试验研究[J]. 张小卫,姚寿广,马哲树.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7(10)
[8]涡流管能量分离过程的热力学模型[J]. 王朋涛,姜任秋,宋福元,张鹏,周少伟,陈跃进. 低温与超导. 2006(05)
[9]混合工质节流制冷循环的优化原则及其应用[J]. 王勤,陈光明. 低温工程. 2003(01)
[10]多元混合工质内复叠节流结合涡流管复合循环的热力分析[J]. 曹勇,公茂琼,齐延峰,罗二仓,吴剑峰,陈光明. 低温与超导. 2002(04)
博士论文
[1]涡流管能量分离特性及其机理研究[D]. 黎念.浙江大学 2018
硕士论文
[1]液氦温区预冷型J-T制冷机及其末级换热器的数值与开式实验研究[D]. 陶轩.浙江大学 2016
[2]奥氏体不锈钢低温容器应变强化研究[D]. 张文建.华南理工大学 2011
[3]绝热毛细管两相流特性与实验研究[D]. 曹勇.浙江大学 2005
[4]小型混合工质J-T节流制冷机理论和实验研究[D]. 陈琪.浙江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6350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3635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