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穿孔标准吸声样板吸声性能的实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微穿孔标准吸声样板吸声性能的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微穿孔板吸声体(MPA)是由穿孔直径在1mm以下的薄板和板后空腔组成的共振吸声结构,吸声体的吸声特性值测量暂无量值溯源体系,吸声特性测试结果没有可比性。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是设计微穿孔板吸声体的各结构参数值,制作标准微穿孔样板,并测试其吸声系数。基于马大猷院士提出的经典微穿孔板吸声体理论模型,通过MATLAB数值仿真对其吸声特性进行研究,得到不同参数对吸声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取典型参数值制作适合国际标准阻抗管尺寸的微穿孔样板,其声音频率覆盖范围为100Hz~5000Hz,对其进行吸声系数的测量,然后对理论值与实验室值进行误差分析。论文主要完成了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根据微穿孔板理论要求和实际需要满足的吸声性能来设计标准吸声样板。总结归纳了马大猷院士提出的MPA经典理论模型,考虑到加工条件的限制,选取合适的结构参数组合设计标准吸声样板。第二,通过MATLAB数值仿真对其吸声特性进行研究,得到各结构参数孔径、板厚、穿孔率、空腔对于吸声系数的影响。第三,根据选定参数,运用激光加工技术制作微穿孔样板,并用阻抗管法测量其吸声系数值,得到声音频率与吸声系数的曲线图。第四,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验证测试数据的有效性,对理论值与实验值进行对比分析。并设计正交实验,得到每个参数的最佳水平,分析影响吸声系数的最显著因素,选取最优化的结构参数组合。论文得出微穿孔板吸声体各结构参数对吸声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为制作出标准的吸声材料样板以支持吸声体的吸声系数量值溯源做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微穿孔板吸声体 结构参数 数值仿真 吸声系数 阻抗管法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B53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目录7-9
- 第1章 引言9-16
- 1.1 立题依据与研究意义9-10
- 1.1.1 立题依据9
- 1.1.2 课题研究意义9-10
- 1.2 微穿孔板吸声体的发展10-14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1-13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14-16
- 第2章 标准吸声样板的影响因素16-27
- 2.1 样板设计要求16-18
- 2.1.1 标准吸声样板的尺寸要求17
- 2.1.2 标准吸声样板的材料选择17-18
- 2.2 微穿孔板吸声体的经典理论模型18-20
- 2.3 微穿孔板吸声体各结构参数的数值计算研究20-26
- 2.3.1 穿孔直径d对MPA吸声系数的影响21-22
- 2.3.2 穿孔板厚度t对MPA吸声系数的影响22-23
- 2.3.3 穿孔率P对MPA吸声系数的影响23-24
- 2.3.4 空腔深度D对MPA吸声系数的影响24-26
- 2.4 本章小结26-27
- 第3章 微穿孔板的制作及吸声系数的测量27-38
- 3.1 微穿孔板的制作27-31
- 3.1.1 加工微孔的方法27-29
- 3.1.2 应用激光加工技术制作微穿孔样板29-31
- 3.2 吸声系数的测量方法31-37
- 3.2.1 混响室法32-33
- 3.2.2 驻波比法33-34
- 3.2.3 传递函数法34-37
- 3.3 本章小结37-38
- 第4章 微穿孔板吸声体吸声性能的实验研究38-53
- 4.1 实验数据的有效性分析39-41
- 4.1.1 重复实验吸声系数的曲线图40-41
- 4.1.2 重复实验吸声系数的标准差41
- 4.2 实验数据的误差分析41-42
- 4.2.1 系统误差分析41-42
- 4.2.2 粗大误差分析42
- 4.3 吸声系数测量不确定度分析42-44
- 4.4 实验设计44-47
- 4.4.1 测量不同穿孔直径 d 的微穿孔板吸声体的吸声系数44-45
- 4.4.2 测量不同穿孔板厚度 t 的微穿孔板吸声体的吸声系数45
- 4.4.3 测量不同穿孔率 p 的微穿孔板吸声体的吸声系数45-46
- 4.4.4 测量不同空腔深度 D 的微穿孔板吸声体的吸声系数46-47
- 4.5 微穿孔板的质量对吸声系数的影响47-48
- 4.6 正交实验设计48-52
- 4.7 本章小结52-53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53-55
- 5.1 总结53-54
- 5.1.1 本文主要工作53-54
- 5.1.2 本文主要创新点54
- 5.2 未来工作展望54-55
- 参考文献55-59
- 致谢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小艳;;吸声帘幕的吸声分析[J];电声技术;2008年09期
2 张文成;周穗华;吴志东;;敷薄吸声层目标壳体高频吸声性能的改进方法[J];电声技术;2012年05期
3 董金英;吸声处理及吸声元件[J];劳动保护;1980年09期
4 屈维德;;迷宫型吸声砖罩[J];环境保护;1984年01期
5 金人端;;硬质塑料薄膜吸声体的研制[J];环境工程;1985年03期
6 李竹园,陆世鑫,陆凤华,陈绎勤,蔡应曦,胡俊民;角锥形吸声体最佳参数的研究[J];噪声与振动控制;1988年06期
7 项端祈,陈金京,王峥,杜是椿,高光龙;陶粒共振吸声砖的研制[J];噪声与振动控制;1990年01期
8 陆凤华,李竹园,陆世鑫,蔡应曦,胡俊民;角锥吸声体的特性和应用[J];声学技术;1994年03期
9 胡冀民;新型多功能共振吸声砖问世[J];劳动保护文摘;1994年02期
10 章奎生,杨志刚;三种可变吸声体的设计与试验[J];声学技术;199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小艳;;吸声帘幕的吸声分析[A];城市化进程中的建筑与城市物理环境:第十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张新安;;全频高效吸声帘幕的开发[A];建筑声学设计与环境噪声控制暨新材料、新产品应用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倩;吕亚东;;微缝吸声体垂直入射吸声特性和设计准则[A];2008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余文斌;郑学文;陈晓勤;吴明磊;富喜;;超微孔吸声技术和结构应用研究[A];全国环境声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曼;赵丽艳;王智元;何元安;;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吸声的理论建模与仿真[A];2004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张新安;张晓岚;;吸声帘幕的设计应用原则[A];全国环境声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7 屈培元;;一种多功能环保型“吸声文化石”的性能及使用方法[A];绝热隔音材料轻质建筑板材新产品新技术论文集[C];2003年
8 安俊英;徐海亭;;多吸声层的声特性和参数匹配[A];中国声学学会2003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3]论文集[C];2003年
9 陆凤华;刘振华;;穿孔吸声体结构的模态分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09年
10 孟浩;温激鸿;赵宏刚;易思;温熙森;;背衬厚度对水声吸声覆盖层吸声特性的影响[A];第十二届船舶水下噪声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马丽萍;声学效果和建筑美的完美结合[N];中华建筑报;2008年
2 晓马;高效吸声彩色装饰泡沫玻璃[N];广东建设报;2004年
3 永平;高效吸声彩色泡沫玻璃无毒无放射性危害[N];中国环境报;2004年
4 胡俊民;用好吸声隔声材料提高噪声控制效果[N];中国建材报;2004年
5 邵斌;净化声环境 建材将走俏[N];中国建材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王芳;防噪声材料市场热得快[N];中国建材报;2002年
7 早报记者 李继成;大剧院大修揭秘:换靠背改善音质[N];东方早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商超;消声瓦的吸声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姜生;氯化聚乙烯基阻尼减振吸声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康;层合多孔吸声隔音复合材料[D];东华大学;2011年
2 郭中阳;主动吸声的原理与控制系统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王晓琳;水下主动吸声理论与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4 刘海;隔吸声复合式蜂窝夹层板结构的设计与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5 王玉明;高分子功能材料吸声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6 王双闪;针刺非织造材料基复合吸声体吸声性能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7 张玉玲;敷设吸声层的水下复杂目标回波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8 王华玉;复合圆柱壳目标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9 高建亮;剧院舞台吸声对观众厅主要声学参数的影响初探[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10 孙梦子;微穿孔标准吸声样板吸声性能的实验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微穿孔标准吸声样板吸声性能的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05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370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