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面向对象的稀土矿山占地方式分类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07 10:24
稀土矿作为我国重要的矿产和战略资源,随着近年来稀土矿山被大量开采,其储量逐渐减少,因此准确地反映稀土矿山开采状况迫在眉睫。将遥感技术应用于矿山监测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然而目前鲜有作者对稀土矿山占地方式以及动态监测进行研究;面向对象方法在分类精度上具有一定优势,但确定地物的最佳分割尺度一直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文以GF1以及ZY3卫星影像作为数据源,开展针对稀土矿山占地方式的最优尺度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最邻近分类方法进行分类研究,并将分类结果与支持向量机监督分类进行对比,选择最佳的方法。根据2015以及2018年分类结果,进行稀土矿山遥感动态监测。主要结论如下:(1)构建了一种改进的确定稀土矿山占地方式的最佳分割尺度评价法:以均值标准差作为衡量异质性的指标,纹理信息熵作为衡量同质性指标,构建评价函数,采用变换曲线法结合目视分析获取稀土矿山占地方式的最优分割尺度,得到采场、选矿池、排土场、矿山建筑的最优分割尺度分别是:60、80、60、100。(2)结合稀土矿山占地方式遥感影像特征,分析并提取光谱、形状和纹理特性。光谱特性:光谱反射率;形状特性:面积、延伸性和矩形相似性;纹理特...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1.2.1 最优分割尺度确定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稀土矿山遥感监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2 研究区概况以及数据准备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1.2 研究区稀土矿山概况
2.2 数据准备
2.2.1 遥感影像数据收集
2.2.2 几何校正
2.2.3 影像裁剪
2.3 本章小结
3 稀土矿山最优分割尺度研究
3.1 面向对象基本原理
3.2 多尺度分割
3.3 最优尺度选择
3.3.1 最优尺度选择的概念
3.3.2 最优尺度选择算法
3.4 改进的最优尺度评价方法
3.5 本章小结
4 稀土矿山占地方式分类研究
4.1 稀土矿山占地方式遥感影像特征
4.2 稀土矿山占地方式特征分析与提取
4.2.1 光谱特征
4.2.2 形状特征
4.2.3 纹理特征
4.3 面向对象分类
4.3.1 分类方法介绍
4.3.2 分类结果
4.3.3 分类精度评价
4.4 面向对象分类与支持向量机监督分类比较
4.4.1 支持向量机监督分类方法介绍
4.4.2 支持向量机监督分类结果
4.4.3 支持向量机监督分类精度评价
4.4.4 面向对象分类与支持向量机监督分类结果对比
4.5 本章小结
5 稀土矿山开采情况动态监测
5.1 2015 -2018 年稀土矿山开采情况动态监测
5.2 稀土矿山区环境治理保护意见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本文编号:3757421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1.2.1 最优分割尺度确定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稀土矿山遥感监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2 研究区概况以及数据准备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1.2 研究区稀土矿山概况
2.2 数据准备
2.2.1 遥感影像数据收集
2.2.2 几何校正
2.2.3 影像裁剪
2.3 本章小结
3 稀土矿山最优分割尺度研究
3.1 面向对象基本原理
3.2 多尺度分割
3.3 最优尺度选择
3.3.1 最优尺度选择的概念
3.3.2 最优尺度选择算法
3.4 改进的最优尺度评价方法
3.5 本章小结
4 稀土矿山占地方式分类研究
4.1 稀土矿山占地方式遥感影像特征
4.2 稀土矿山占地方式特征分析与提取
4.2.1 光谱特征
4.2.2 形状特征
4.2.3 纹理特征
4.3 面向对象分类
4.3.1 分类方法介绍
4.3.2 分类结果
4.3.3 分类精度评价
4.4 面向对象分类与支持向量机监督分类比较
4.4.1 支持向量机监督分类方法介绍
4.4.2 支持向量机监督分类结果
4.4.3 支持向量机监督分类精度评价
4.4.4 面向对象分类与支持向量机监督分类结果对比
4.5 本章小结
5 稀土矿山开采情况动态监测
5.1 2015 -2018 年稀土矿山开采情况动态监测
5.2 稀土矿山区环境治理保护意见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本文编号:37574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3757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