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压差流量和压力特性的伺服阀小孔配对测量系统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压差流量和压力特性的伺服阀小孔配对测量系统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电液伺服阀是液压伺服系统的核心元件,起信号转换及功率放大的作用,在精密伺服控制系统中被广泛应用。双喷嘴挡板阀因其结构紧凑、功率放大系数高、温度零漂和压力零漂都较小、动态特性高等优点,成为工业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电液伺服阀之一。伺服阀小孔零件,包括喷嘴和节流孔,是双喷嘴挡板阀关键零件,其性能的稳定性直接影响伺服阀的整体稳定性。根据伺服阀小孔零件使用中对称性的要求,本文研制了基于压差流量特性和压力特性的伺服阀小孔配对测量系统。伺服阀小孔配对测量系统是一套自动测量系统,主要目的是解决伺服阀小孔零件因为尺寸小、加工精度高而造成的常规测量方法难以指导生产的问题。伺服阀小孔零件的性能取决于压差流量特性与压力特性,在系统研制过程中,详细介绍了的系统的检测原理、设计思路、实施方案等。系统中采用的基于模糊聚类分析法的配对算法综合考虑了两种特性的影响,并根据其对伺服阀整体性能的影响的程度分配相应权重的特征加权系数。基于模糊聚类分析法的配对算法还可以实现最多和最优两种配对方式。本文对检测系统可能存在的误差进行了分析,研究相应的解决方案进行控制,并在研制出的测量系统中对解决方案进行检验,确保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测量系统经检验合格后,进行了伺服阀小孔的压差流量特性、压力特性测量和射流质量观察实验,最终结合实验数据对伺服阀小孔进行配对实验。
【关键词】:伺服阀 小孔检测 配对算法 系统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H137;TP27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绪论8-14
- 1.1 课题背景8-9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9-12
- 1.2.1 伺服阀小孔加工质量研究现状9-11
- 1.2.2 伺服阀小孔配对测量研究现状11-12
- 1.3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12-14
- 第2章 伺服阀小孔配对测量原理与系统设计14-26
- 2.1 伺服阀小孔配对介绍14-15
- 2.2 基于压差流量和压力特性的伺服阀小孔测量原理15
- 2.2.1 压差流量特性测量原理15
- 2.2.2 压力特性的测量原理15
- 2.3 测试系统方案设计15-17
- 2.4 液压系统设计17-20
- 2.4.1 测量系统油路设计17-19
- 2.4.2 集成块设计19
- 2.4.3 工装与夹具设计19-20
- 2.5 控制电路设计20-21
- 2.6 测试系统软件设计21-24
- 2.7 本章小结24-26
- 第3章 伺服阀小孔配对算法研究26-33
- 3.1 模糊聚类分析法介绍26-27
- 3.2 模糊聚类分析法在伺服阀小孔配对算法中的应用27-32
- 3.2.1 喷嘴动态分组配对矩阵的建立27-29
- 3.2.2 最优配对的实现29-31
- 3.2.3 最多配对的实现31-32
- 3.3 本章小结32-33
- 第4章 系统误差分析及配对测量实验研究33-47
- 4.1 测试系统误差分析33-38
- 4.1.1 测试系统压力控制方法研究34-36
- 4.1.2 测试系统压力测试精度分析36-37
- 4.1.3 测试系统流量测试误差分析37-38
- 4.2 温度对测试系统精度的影响38-40
- 4.3 压差流量测试与压力测试实验40-41
- 4.4 伺服阀小孔射流质量研究41-45
- 4.4.1 基于COMSOL的小孔内流场仿真分析41-43
- 4.4.2 射流质量检查工艺43-45
- 4.4.3 射流质量对伺服阀整体性能的影响45
- 4.5 伺服阀小孔配对实验45-46
- 4.6 本章小结46-47
- 结论47-48
- 参考文献48-51
-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1-53
- 致谢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胜;阮健;裴翔;俞浙青;朱发明;;先导零遮盖型2D伺服阀的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8年10期
2 尚增温,刘海湘;伺服阀维修试验台设计[J];液压与气动;1997年01期
3 邹伟;力士乐与穆格伺服阀的调试技术比较[J];液压与气动;1999年04期
4 张凯;阮健;励伟;陈莹;兰叶深;;大流量2D伺服阀的研究与设计[J];液压气动与密封;2013年12期
5 徐广阔;俞浙青;阮健;;22通径2D伺服阀的研究与设计[J];流体传动与控制;2014年02期
6 吕宏庆,李著信,苏毅;负遮盖四通伺服阀的静特性分析[J];液压气动与密封;2000年05期
7 王大伟;伺服阀常见故障的分析与处理[J];电力建设;2001年09期
8 田源道;电液压力伺服阀的设计和使用[J];液压与气动;2001年09期
9 李胜,俞浙青,阮健;2D气动数字伺服阀[J];机床与液压;2003年01期
10 秦剑,于兰英,王国志,邓斌,柯坚;直线式高速伺服阀的研究与开发[J];机床与液压;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健;李胜;孟斌;;2D数字伺服阀[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第六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安高成;彭朝琴;付永领;王明智;;伺服阀动态测试缸的仿真及分析[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第六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王世富;温肇东;李文宏;;伺服阀测试用动态缸的特性研究[A];中国航空学会液压气动专业2005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李胜;阮健;裴翔;俞浙青;朱发明;;先导零遮盖型2D伺服阀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暨2008年中国航空学会液压与气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李楠;高英杰;;喷嘴挡板伺服阀性能参数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暨2008年中国航空学会液压与气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王世富;温肇东;李文宏;;伺服阀测试用动态缸的特性研究[A];中国航空学会控制与应用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刘婷婷;王慧;;矿用新型伺服阀特性与工作状态坐标分析[A];第三届全国煤矿机械安全装备技术发展高层论坛暨新产品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8 余祖耀;李小培;李锦云;李宝仁;;高压电-气流量伺服阀压力-流量特性分析[A];第五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暨2008年中国航空学会液压与气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李长安;雷鸣;;单纯形法在压力伺服阀优化设计中的应用[A];第二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C];2006年
10 朱信义;;660MW汽轮机调门伺服阀在线更换[A];全国火电大机组(600MW级)竞赛第9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记者 许琦敏;国产伺服阀进军高端市场[N];文汇报;2009年
2 何友文 袁振;18所伺服阀课题通过国家验收[N];中国航天报;2010年
3 记者 许琦敏;国产高端伺服阀成功上天[N];文汇报;2011年
4 张华;七0四所伺服阀打破国外垄断[N];中国船舶报;2011年
5 张华;七○四所推出国内首套射流管伺服阀[N];中国船舶报;2012年
6 金瑶兰;七○四所开发出射流管压力伺服阀[N];中国船舶报;2008年
7 张宏庆;六0九所加快结构调整步伐[N];中国航空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彭敬辉;伺服阀衔铁组件的自激振动特性及磁流体的抑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2 潘旭东;伺服阀滑阀叠合量液动测量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淑红;伺服阀喷嘴射流PIV测量系统的研制及流场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孙诚;伺服阀性能参数测试方法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3 孙杰;2D数字伺服阀及其调试装置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4 蒋大伟;偏转板射流伺服阀的前置级流场仿真与动态特性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5 张耀祖;伺服阀阀芯节流工作边亚微米级精密磨削装置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6 朱文东;基于压差流量和压力特性的伺服阀小孔配对测量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7 郝圣桥;液压AGC伺服阀在线故障智能诊断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8 吴玉魁;喷嘴挡板式压电伺服阀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9 李健锋;高性能电液控制伺服阀性能参数测控系统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10 胡洋;伺服阀小孔零件自动配对测量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压差流量和压力特性的伺服阀小孔配对测量系统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69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426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