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网络液晶
本文关键词:聚合物网络液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聚合物/液晶复合膜是具有毛玻璃和透明玻璃两种显示效果的特殊光电薄膜,近年来引起了众多研究者和制造商的兴趣。根据复合材料中液晶所占质量比例的多少,可以将其分为聚合物分散液晶(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 PDLC)和聚合物网络液晶(Polymer Network Liquid Crystal, PNLC)。与常规的LCD显示模式相比, PDLC薄膜具有无需偏光片,无需取向层,响应速度快,制造工艺简单,节能等优点,PDLC薄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反式PDLC薄膜具有与常规的PDLC薄膜相似的优点,但其显示效果却是相反的,即关态透明开态变雾。对于大部分时间或者较大面积需要显示透明态的器件来说更加符合实际需要。目前制备反式PDLC薄膜所用的液晶材料比较特殊,如胆甾相液晶、双频液晶、近晶A相液晶、铁电液晶等,或者是使用正性液晶制作的平行摩擦的PNLC薄膜,但是使用这些方法制作的PNLC膜对比度低,实际应用价值不大。本文中的反式PDLC薄膜是一种新型模式,即垂直配向PNLC薄膜。设计并合成了含柔性链的2-甲基-1,4-苯撑-双{4-[4-(丙烯酰氧基)丁氧基]苯甲酸酯}(M1)和不含柔性链的4-[(4-正丙基苯基)乙炔基]苯基丙烯酸酯(M3)作为聚合物单体。单体与负性液晶能够形成均相溶液。将混合物真空灌注到有垂直配向层的液晶盒中,此时通过紫外线将单体聚合成网络,单体中的刚性部分以及液晶分子仍然保持垂直排列,薄膜呈现透明,得到PNLC薄膜。通过使用1HNMR、GC-MS、HPLC、DSC表征方法对合成单体的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结果显示所得物质即为目标单体。聚合物单体M1与M3均都具有液晶相。使用5016C光电测试仪测试PNLC薄膜的光电性能,以及使用偏光显微镜观察薄膜的微观形貌。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了单体结构、固化时间、固化温度、单体含量、二色性染料对薄膜光电性能的影响。本文使用M1制备的PNLC薄膜,单体含量为6wt.%,25℃下紫外光固化6mmin,紫外主波长为365nm,光强15mW/cm2, PNLC薄膜关态透光率大于85%,开态透光率小于10%,饱和驱动电压为25V。较单官能度单体M3制备的PNLC薄膜具有更好的老化性能。
【关键词】:聚合物分散液晶 反式 智能玻璃 紫外聚合 三维网络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48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30
- 1.1 引言10-11
- 1.2 液晶概述11-19
- 1.2.1 液晶的发现及概念11-12
- 1.2.2 液晶的分类12-15
- 1.2.3 液晶分子构成15-16
- 1.2.4 液晶的物理性质16-19
- 1.3 聚合物/液晶膜19-20
- 1.4 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20-24
- 1.4.1 PDLC概述20-22
- 1.4.2 PDLC的制备方法22-24
- 1.4.3 PDLC的显示原理24
- 1.5 聚合物网络液晶(PNLC)24-28
- 1.5.1 PNLC的研究背景24-25
- 1.5.2 PNLC的概念25
- 1.5.3 PNLC的制备25-26
- 1.5.4 PNLC显示原理26-27
- 1.5.5 PNLC的相关应用27-28
- 1.6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28-30
- 第二章 实验方案30-39
- 2.1 聚合物单体的合成30-35
- 2.1.1 聚合物单体的结构设计30-31
- 2.1.2 聚合物单体的合成流程图31-33
- 2.1.3 合成所需仪器和试剂33-34
- 2.1.4 合成步骤34-35
- 2.2 垂直模式PNLC薄膜的制备35-37
- 2.2.1 制备PNLC薄膜的所需仪器及试剂35-36
- 2.2.2 ITO空盒的制备36-37
- 2.2.3 空盒灌装及成膜37
- 2.3 薄膜光电性能测试37-39
- 第三章 聚合物单体表征39-46
- 3.1 聚合物单体M1结构表征39-42
- 3.1.1 单体纯度39
- 3.1.2 单体M1的核磁共振氢谱39-40
- 3.1.3 单体M1的DSC图40-42
- 3.2 单体M3表征42-45
- 3.2.1 单体纯度42
- 3.2.2 单体M3的GC-MS谱图42-43
- 3.2.3 单体M3的核磁共振氢谱~1H-NMR43
- 3.2.4 单体M3的DSC及POM图43-45
- 3.3 单体折射率45-46
- 第四章 实验条件对PNLC薄膜性能影响46-56
- 4.1 PNLC薄膜显示原理46-47
- 4.2 实验条件对PNLC膜透光率的影响47-56
- 4.2.1 单体结构对PNLC薄膜光电性能的影响47-49
- 4.2.2 固化温度对PNLC薄膜形态结构及光电性能的影响49-51
- 4.2.3 固化时间对PNLC薄膜光电性能的影响51-52
- 4.2.4 聚合物单体比例对PNLC薄膜透光率的影响52-54
- 4.2.5 二色性染料对PNLC薄膜透光率的影响54-56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56-59
- 5.1 结论56-57
- 5.2 展望57-59
- 参考文献59-62
- 作者简介62-63
- 致谢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朝阳;液晶材料[J];化工时刊;2002年11期
2 ;我国新型高分子液晶材料研发获得重大突破[J];发明与创新;2003年11期
3 赵燕;刘骞峰;;液晶材料的分类、应用及其发展状况[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24期
4 宋静;;液晶材料专业实验建设探索[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5 谢东;;液晶和液晶材料[J];科技潮;1998年11期
6 冯凯,安忠维;液晶材料电阻率测试方法研究[J];液晶与显示;2000年02期
7 陈兵,徐寿颐;大光学各向异性液晶材料[J];化学世界;2002年01期
8 徐宇威,徐卫国;含氟液晶材料及其发展现状[J];浙江化工;2003年12期
9 ;中国科学院液晶相关研究学术研讨会 第一轮通知[J];液晶与显示;2005年01期
10 张文志;;当前世界液晶材料的进展[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洪;;液晶材料的研究进展[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2 詹茂盛;李晓东;王凯;;∧形液晶材料的研究进展[A];2012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上册)[C];2012年
3 杨槐;王玲;;面向节能的功能性液晶材料的研究[A];2012年两岸三地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论文报告)会议论文集[C];2012年
4 李文;张静;周明军;王珊;吴立新;;含多金属氧簇的新型杂化液晶材料[A];2010年两岸三地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一次全国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论文报告会)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李文;尹升燕;王金凤;吴立新;;无机/有机杂化液晶材料的制备与表征[A];2008年两岸三地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研讨会暨第十次全国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6 任延志;赵英英;李铁津;王哲;;一种新型的两亲性液晶材料:含有萘—偶氮—蒽醌的聚马来酸单酯[A];首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2年
7 杨槐;;液晶材料的分子结构与其光电性能之间的关系[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F:功能高分子[C];2013年
8 张静;李文;吴立新;;手性季铵盐包埋的多金属氧簇复合物及其液晶行为[A];2012年两岸三地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论文报告)会议论文集[C];2012年
9 郭金宝;吴昊;魏杰;杨槐;;基于聚合物稳定液晶的双旋向圆偏振薄膜的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10 董晓明;魏杰;焦杨;;光二聚液晶材料性能的研究[A];2008非银盐影像技术及材料发展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玉蕾;做中国液晶材料行业“领跑者”[N];石家庄日报;2007年
2 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 梁晓;中国液晶材料业面临洗牌 加快创新整合是关键[N];中国电子报;2009年
3 王蕾;国内最大液晶材料研究中心落户南京[N];中国工业报;2010年
4 丁常英;新型液晶材料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5 记者 丁常英;新型液晶材料研究取得突破[N];石家庄日报;2005年
6 记者 陈炳欣 北京;智索在台投资设厂 扩大液晶原料产能[N];电子资讯时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魏潇;省校合作 突出创新[N];河北经济日报;2006年
8 记者 丁常英;永生华清液晶公司由小变大尝到甜头[N];石家庄日报;2006年
9 樊哲高;永生华清:液晶材料中国造[N];中国电子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冯晓伟;TFT混合液晶需求看涨 供应国产化需过品质关[N];中国电子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玉真;功能性液晶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2 王磊;太赫兹大双折射液晶材料与器件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3 王慧慧;基于负性液晶材料功能化液晶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4 张填昊;多稳态液晶的制备及其复合体系性能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5 陈泽章;太赫兹波段液晶材料光学特性密度泛函理论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6年
6 李晖;电控液晶多谱成像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王昕;液晶光调制器特性应用与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8 安庆大;中位-四-(对酰氧基苯基)卟啉液晶材料的制备、结构和性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9 刘超;提高液晶自适应光学系统校正速度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2年
10 陈敏智;液晶材料的结构与动力学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群;含胆甾基元的聚碳酸酯液晶材料的合成与表征[D];东北大学;2014年
2 孙婷;基于(-)-茨醇的液晶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3 韩鲁娟;含薄荷基的手性液晶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4 季玮;特种液晶及其光场调控器件[D];南京大学;2016年
5 夏刚;机械偏转角对液晶滤波器输出性能影响的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6年
6 杜静;液晶微带无源器件的特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7 张静;基于液晶材料的相控阵反射阵列天线的研究与设计[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8 刘成;静电排斥作用对海洋生物质多糖液晶行为的影响[D];青岛大学;2016年
9 齐国华;可压缩液晶流方程的小马赫数极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10 王盼盼;聚合物网络液晶[D];东南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聚合物网络液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16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431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