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液晶电视包装件跌落冲击数值模拟

发布时间:2017-06-30 14:20

  本文关键词:基于ANSYS Workbench的液晶电视包装件跌落冲击数值模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以液晶电视包装件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高效、便捷、低成本的优点,配合传统物理试验准确度和可靠性高的特点,研究了泡沫结构对其缓冲性能的影响。借助有限元软件ANSYS Workbench模拟了包装件底面跌落和棱跌落过程,获得了冲击过程中液晶电视包装件各组件的速度、加速度、应力、应变等物理量。并对数值模拟时模型修补、连接关系、网格划分、结果输出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做了详细的介绍。用能量法描述了包装组件的跌落过程,即通过比较包装件各组件的动能和弹性势能变化,探讨包装件跌落过程中电视、泡沫和纸箱之间的能量吸收和释放及其相互间的转化过程对电视机的影响。根据数值模拟的结果设计了多种泡沫缓冲结构,通过对比采用不同泡沫结构跌落时电视的速度、最大加速度、储存能、应力和应变等物理量,选出了缓冲性能最好的结构。改进后的结构与原始泡沫结构相比,降低了液晶电视跌落冲击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和电视后壳的最大应变,同时还使泡沫体积减小,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通过包装件跌落试验,比较原始和改进两种泡沫结构下,电视各部位加速度变化曲线,与模拟结果一样,改进后的泡沫结构降低了电视的跌落冲击过程中最大加速度,说明改进是有效的。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对比,显示两种方法获得的数据结果比较吻合,证实了数值模拟技术的可靠性。
【关键词】:跌落试验 跌落模拟 缓冲包装 泡沫结构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949.192;TB48
【目录】:
  • 摘要11-12
  • ABSTRACT12-13
  • 第一章 绪论13-21
  • 1.1 家电类产品包装概况13-14
  • 1.2 包装测试国内外研究现状14-17
  •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17-21
  • 1.3.1 本课题研究意义17-18
  • 1.3.2 本课题研究内容18-21
  • 第二章 包装件跌落性能测试方法21-31
  • 2.1 包装件的脆值理论21-23
  • 2.2 缓冲包装材料的缓冲特性23-25
  • 2.2.1 材料的非线性特征23-24
  • 2.2.2 缓冲效率及缓冲系数24-25
  • 2.3 运输包装件跌落试验标准25-27
  • 2.4 牛顿力学在包装件跌落中的应用27-28
  • 2.5 本章小结28-31
  • 第三章 液晶电视包装件跌落数值模拟设置31-52
  • 3.1 运输包装CAE技术31-32
  • 3.2 液晶电视包装件3D模型的建立32-34
  • 3.3 材料模型及参数设置34-37
  • 3.4 液晶电视包装件模型修整37-39
  • 3.4.1 壳模型的建立37-38
  • 3.4.2 体模型的切片38-39
  • 3.5 液晶电视包装件连接关系设置39-43
  • 3.5.1 液晶电视包装件零部件连接关系确认39-40
  • 3.5.2 液晶电视包装件的接触设置40-42
  • 3.5.3 液晶电视包装件的相互作用设置42-43
  • 3.6 面向CAE的液晶电视包装件网格控制及优化43-48
  • 3.6.1 显式动力学分析与网格关系概述43
  • 3.6.2 网格控制及优化43-48
  • 3.7 求解以及输出设置48-51
  • 3.7.1 包装件仿真分析设置48-50
  • 3.7.2 仿真分析输出设置50-51
  • 3.8 本章小结51-52
  • 第四章 液晶电视包装件正跌落数值模拟52-65
  • 4.1 液晶电视包装件跌落数值模拟求解追踪52-55
  • 4.2 液晶电视包装件跌落数值模拟结果分析55-63
  • 4.2.1 Result Tracker分析55-59
  • 4.2.2 应力和应变分析59-63
  • 4.3 现有缓冲包装结构设计的不足及改进方向63-64
  • 4.4 本章小结64-65
  • 第五章 液晶电视包装件泡沫结构探索及数值模拟65-79
  • 5.1 泡沫结构探索65-68
  • 5.2 不同泡沫结构模拟结果对比68-77
  • 5.2.1 速度和加速度对比68-71
  • 5.2.2 能量对比71-73
  • 5.2.3 应力和应变对比73-77
  • 5.3 本章小结77-79
  • 第六章 液晶电视包装件棱跌落数值模拟79-91
  • 6.1 棱跌落仿真结果分析79-83
  • 6.1.1 速度及加速度分析79-80
  • 6.1.2 能量分析80-83
  • 6.2 泡沫改进前后棱跌落仿真结果对比83-90
  • 6.2.1 速度及加速度对比84
  • 6.2.2 弹性势能及动能对比84-87
  • 6.2.3 应力和应变对比87-90
  • 6.3 本章小结90-91
  • 第七章 液晶电视包装件跌落试验91-107
  • 7.1 跌落试验91-92
  • 7.2 试验结果分析对比92-100
  • 7.2.1 数据处理及筛选92-95
  • 7.2.2 正跌试验结果对比95-100
  • 7.3 物理试验与仿真结果对比100-107
  • 7.3.1 原始泡沫结构正跌100-102
  • 7.3.2 改进泡沫结构正跌102-104
  • 7.3.3 原始泡沫结构平跌104-107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107-109
  • 8.1 结论107
  • 8.2 展望107-109
  • 参考文献109-113
  • 致谢113-115
  • 附件11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良渠,詹铁柱;开设《包装实验》课的可行性研究[J];包装工程;2003年05期

2 王开远;关于运输包装件的两项新国家标准[J];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2004年08期

3 平幼妹,余本农;虚拟包装的概念及其应用[J];包装工程;2004年05期

4 耿皓,吕书清,高德;包装间隙对包装件跌落时的影响研究[J];包装工程;2004年06期

5 苗丽萱;董春莹;;包装渗透原理及应用[J];塑料包装;2009年01期

6 刘泽林;陈泳;张云飞;;包装件采购报价新方法及其应用[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9年05期

7 黄英龄;颜景莲;;运输包装件测试标准解读[J];包装世界;2012年04期

8 王志强;;已封合包装件的检验[J];上海包装;1991年01期

9 宋钊;郑全成;;低气压、振动对包装件密封性的影响[J];中国包装;2013年11期

10 向明;德国避免过度包装的一些做法[J];中国包装工业;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连文;杨传民;孟宪文;;樱桃番茄运输包装件振动冲击性能实验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张晓帆;;包装件静态压缩试验机测控系统的设计与研究[A];12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湖北省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装技术及其装备(下)[N];现代物流报;2006年

2 株洲工学院 宋宝丰 邱丽萍;关于包装的跨学科研究_(下)[N];中国包装报;2001年

3 岳阳检验检疫局 谈岳平 齐畅年 彭政欣 罗锡武;出口危险货物包装使用鉴定对装载堆码要求不容忽视[N];中国包装报;2009年

4 埃德;包装完整性检测:包装系统安全的重要工具[N];中国包装报;2010年

5 检盛;应重视对危险品包装件灌装量的鉴定[N];中国包装报;2001年

6 ;用于封闭管状或袋状包装件的方法、结扎器的结扎设备[N];中国包装报;2005年

7 ;用于生产(大)包装件的设备[N];中国包装报;2003年

8 兰光实验室;包装内气体成分的变化原因及检测方法[N];中国包装报;2009年

9 李南;德国包装设计及避免过度包装的做法[N];中国包装报;2010年

10 ;用于封闭管状或袋状包装件、特别是筒状食品包装件的方法、结扎器和结扎设备[N];中国包装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旭彪;基于ANSYS Workbench的液晶电视包装件跌落冲击数值模拟[D];山东大学;2015年

2 徐业茂;面向按订单生产的工具包装件需求计划方法研究与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杨振波;军用包装件跌落冲击问题的仿真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列妮;道路危险货物包装件动力学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车宪香;包装件跌落模拟计算与缓冲结构优化[D];山东大学;2013年

6 梁龙;产品包装件跌落过程分析与仿真[D];暨南大学;2009年

7 杨晓谦;运输过程中堆码包装件碰撞分析[D];江南大学;2011年

8 苑亚召;易拉罐密封性能的数值模拟与分析[D];山东大学;2012年

9 汪苗苗;平板电视缓冲包装件的力学特性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10 谢涛;运输包装件关键部件跌落冲击响应及参数识别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ANSYS Workbench的液晶电视包装件跌落冲击数值模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22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5022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d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