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超声波幅相调制法气体介质温度测量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3 10:35

  本文关键词:超声波幅相调制法气体介质温度测量系统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超声波 温度 气体介质 飞行时间


【摘要】:温度测量对于工业过程的实时监控、设备安全运行等领域有重要意义,获取准确的测量温度是一个有挑战性的问题。传统的温度测量方法按测量方式分类大致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测量两类。接触式测量方法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等优势。然而,由于检测部分接触被测对象,对被测对象原本的温度分布状态造成影响,导致测量误差。非接触式测量方法不干扰被测对象温度分布,弥补了接触式测量的缺陷,已获得了广泛地关注。由于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集中的声能等特性,可适应光线昏暗、粉尘浓度大、有毒有害介质及强电磁辐射等极端测量场合,被广泛应用于温度测量领域。本文主要研究超声波气体介质温度测量方法。主要的研究工作为:(1)基于超声波传播的基本规律和热力学理论,阐明了超声测温的原理;指明了超声波传播速度与介质温度的关系;明确了准确获取飞行时间(TOF)测量数据是超声温度测量的基础。(2)研究分析了多种飞行时间测量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为了避免接收波前缘延时的问题,并克服阈值法、互相关法、相位差法等方法的缺点,采用了幅相调制法测量超声波气体介质中的飞行时间,可以快速简单地实现超声波飞行时间的首尾节点标定。(3)设计并制作了超声波温度测量系统。以STC单片机为核心器件,综合应用超声波换能器、放大电路、多路开关、施密特反向触发器、上位机等硬件设备,以及通过单片机计时器测量TOF的软件流程,实现TOF数据测量。分析了超声波温度测量系统的误差,研究了电气误差、TOF测量方法的误差和环境误差的主要原因及系统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为实现超声波气体介质温度测量奠定了基础。(4)采用实验方法证明了超声波温度测量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和方法的准确性,明确了气体介质中温度的测量范围(35℃-90℃)和测量精度,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幅相调制波形,提高了系统的测量速度和效率。
【关键词】:超声波 温度 气体介质 飞行时间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H811;TB55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8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1-13
  • 1.1.1 常用的温度测量方法11-13
  • 1.2 超声温度测量方法13-16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4-16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16-18
  • 第2章 超声波温度测量原理和方法18-29
  • 2.1 超声波温度测量基本理论18-21
  • 2.1.1 超声波传播的基本规律18-20
  • 2.1.2 热力学理论20-21
  • 2.2 超声波温度测量方法21-28
  • 2.2.1 飞行时间法21-23
  • 2.2.2 飞行时间的测量方法23-28
  • 2.3 本章小结28-29
  • 第3章 超声波温度测量系统设计29-46
  • 3.1 超声波温度测量系统硬件设计29-41
  • 3.1.1 超声波发射接收装置29-32
  • 3.1.2 控制电路32-35
  • 3.1.3 信号处理电路35-39
  • 3.1.4 其他电路39-41
  • 3.2 超声波温度测量系统软件设计41-43
  • 3.3 超声波温度测量系统误差分析43-45
  • 3.3.1 硬件电路的电气误差43
  • 3.3.2 TOF测量方法的误差43-44
  • 3.3.3 环境误差44-45
  • 3.4 本章小结45-46
  • 第4章 超声波温度测量实验46-60
  • 4.1 超声波温度测量系统实验平台46-49
  • 4.2 验证实验一:换能器工作状态实验49-50
  • 4.2.1 换能器工作状态实验过程49
  • 4.2.2 换能器工作状态实验结果49-50
  • 4.3 验证实验二:幅相调制方法可行性实验50-53
  • 4.3.1 幅相调制方法可行性实验过程50-51
  • 4.3.2 幅相调制方法可行性实验结果51-52
  • 4.3.3 幅相调制方法的改进52-53
  • 4.4 验证实验三:TOF测量实验53-55
  • 4.4.1 TOF测量实验过程53
  • 4.4.2 TOF测量实验结果53-55
  • 4.5 验证实验四:距离测量实验55-56
  • 4.5.1 距离测量实验过程55
  • 4.5.2 距离测量实验结果55-56
  • 4.6 温度测量实验56-58
  • 4.6.1 温度测量实验过程56-57
  • 4.6.2 温度测量实验结果57-58
  • 4.7 实验结论58
  • 4.8 本章小结58-60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60-62
  • 5.1 总结60
  • 5.2 展望60-62
  • 参考文献62-6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65-66
  • 致谢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毅;万英;陈承格;;数字式温度测量系统的设计[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2 张丽娟;;铂电阻温度测量系统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2年24期

3 郭豫荣;;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量系统的设计[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17期

4 赵捷;孙桂玲;谷兆麟;;高精度热疗灌注机温度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5 黎和昌,张莹;一种高准确度的多点瞬态温度测量系统[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02年02期

6 吴云峰,叶玉堂,吴泽明,杨先明,秦宇伟;激光微细加工中微小曝光区域的计算机温度测量系统[J];中国激光;2004年03期

7 刘鹏程;;基于ARM的温度测量系统[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18期

8 沈丹凤;来瑞俊;孔英会;田川;;基于ATmega16A的低功耗高精度桥式温度测量系统设计[J];海洋技术;2012年01期

9 包明,施帮利,胡顺仁,蒋玲;基于FPGA的多路温度测量系统[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胡津津;李能菲;;基于DS18B20温度测量系统的设计[J];科技广场;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惠惠;胡毅;;基于有限状态机的三坐标测量机温度测量系统的设计[A];2008’“先进集成技术”院士论坛暨第二届仪表、自动化与先进集成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2 王晓斐;张辉;冯艳;;基于模拟比较器的高精度温度测量系统[A];2007'仪表,,自动化及先进集成技术大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马明;;主变温度测量系统误差产生原因分析[A];2011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入选部分)[C];2011年

4 马星河;赵军营;许丹;;无线温度测量系统的设计[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3)[C];2008年

5 王长春;袁慎芳;邱雷;;基于CAN总线的分布式温度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2012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6 陈旭;;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双路温度测量系统[A];第三届全国嵌入式技术和信息处理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孙士翠;丁恩杰;;基于CAN总线的数字化温度测量系统[A];第十六届全国煤炭自动化学术年会、中国煤炭学会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闫冬梅;金海明;顾德英;;基于I~2C总线的多路温度测量系统[A];第七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方益喜;雷开卓;张群飞;乔子椋;刘浩;;基于三线制恒流源驱动的高精度温度测量系统[A];第六届全国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10 潘竞顺;朱家胡;黄旭光;;基于拉曼反射的分布式光纤温度测量系统[A];全国第15次光纤通信暨第16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傅一飞;二维高炉炉顶煤气温度测量系统[N];世界金属导报;2014年

2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刘世泉;基于LM35的远程温度测量系统[N];电子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灿;超声波幅相调制法气体介质温度测量系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2 常晓玮;温室大棚多路温度测量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山东大学;2010年

3 宋书锋;新型智能化液位温度测量系统研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宋志强;大功率整流柜温度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5 张任;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转速和温度测量系统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3年

6 曾慧琴;智能温度测量系统[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7 周建;基于以太网的分布式温度测量系统设计[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8 孙海林;大尺寸量杆测量中温度测量系统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9 于园园;基于声波高温气体温度测量系统的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10 姚晓龙;多条件下冷藏空间内温度测量的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365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5365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a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