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层层自组装法制备光敏变色复合薄膜及其性能表征

发布时间:2017-07-30 04:03

  本文关键词:层层自组装法制备光敏变色复合薄膜及其性能表征


  更多相关文章: 光敏变色 复合薄膜 层层自组装法 聚乙烯醇


【摘要】:采用层层自组装法成功制备了以光敏变色材料和聚乙烯醇(PVA)为基质的光敏变色复合薄膜。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分别表征了光敏变色复合薄膜的化学组成和横断面形貌;研究了复合薄膜在紫外光照射下的光敏变色性能;用万能力学试验机和热重分析(TGA)分别检测了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光敏变色材料与聚乙烯醇通过氢键结合形成光敏变色复合薄膜;SEM分析表明,光敏变色复合薄膜是典型的"三明治"结构;随着光敏变色材料浓度的增加,复合薄膜在紫外光照射下的总色度指数(ΔE*)呈现递增趋势;光敏变色复合薄膜的拉伸强度随光敏变色材料浓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复合薄膜的断裂伸长率随光敏变色材料的增加逐渐降低;TGA分析表明,光敏变色复合薄膜的热稳定性介于聚乙烯醇膜与光敏变色物质之间。
【作者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光敏变色 复合薄膜 层层自组装法 聚乙烯醇
【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经费资助
【分类号】:TB383.2
【正文快照】: 0引言光致变色是一种化学物理现象,当光敏变色材料在受到一定波长的光照射时,可发生特定的化学反应产生变色,而在另一波长的光照射或热作用下,又能恢复到原来的形式。这种在光的作用下能发生颜色可逆变化的材料叫做光致变色材料[1-3]。光致变色高分子材料是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广海;李国新;焦清介;;Mg-PbO_2-Ti-PbO_2-PTFE复合薄膜烟火材料的制备及性能[J];复合材料学报;2011年02期

2 石潇涵;黄震;;富马酸交联大豆分离蛋白/聚乙烯醇复合薄膜的制备与表征[J];包装工程;2012年21期

3 张克谦;;三层共挤出复合薄膜[J];今日科技;1983年08期

4 朱光明;金属、非金属的除氧封存[J];材料保护;1986年05期

5 廖雷,钱公望,吴娟;复合薄膜法反应条件的确定[J];环境化学;2004年01期

6 龚朝阳;程璇;张颖;罗学涛;张莹;;铝/改性氟塑料复合薄膜的制备[J];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005年06期

7 罗如柏;;复合薄膜包装的新趋势[J];今日印刷;2006年01期

8 唐家驹;潘长江;洪玮;王进;黄楠;;大黄素/聚乳酸物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抗凝血研究[J];功能材料;2006年08期

9 项尚林;项小东;;双组分复合薄膜用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07年09期

10 杨永森;杨娟;程晓农;;低膨胀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7年S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雅;南策文;;铁磁性薄膜的制备和磁电复合薄膜电控磁性能探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赵云峰;高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复合薄膜的超声波焊接[A];2010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李广;殷景华;刘晓旭;冯宇;田付强;雷清泉;;组分对PI/AlN纳米复合薄膜微结构与介电性能影响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工程电介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朱军;杨明成;陈海军;刘克波;赵惠东;;尼龙6复合薄膜的研制及其辐射改性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晶;吴战鹏;武德珍;;聚酰亚胺/银复合薄膜的制备[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杨茜;张伟;冯君校;王现洋;康立敏;袁美玲;潘伟;欧阳俊;;BaTiO_3-CoFe_2O_4磁电复合薄膜的共溅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A];中国真空学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周辰;倪丽琴;生措;王小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胺复合薄膜的制备[A];全国第八届有机固体电子过程暨华人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8 胡佳帅;蔡志海;杜军;张平;;Cr基复合硬膜的制备与表征[A];中国真空学会2006年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陈亚芹;张雪勤;杨洪;林保平;;聚丙烯腈/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陈晓丽;黄琨;;复合薄膜透湿率对分子筛吸附性能的影响[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5)[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昌杰;聚乙烯醇在复合薄膜中的应用[N];中国包装报;2005年

2 张文英;我国多层共挤设备亟待发展[N];中国化工报;2003年

3 林其水;常用软包材的特性和应用[N];中国包装报;2007年

4 赵世亮;复合薄膜的曲率与材料的热收缩率差异[N];中国包装报;2011年

5 高学文;多层共挤复合薄膜的应用及发展趋势[N];中国包装报;2002年

6 记者 郭新秋、刘文波;多层共挤复合薄膜在大连诞生[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2年

7 成远发;复合薄膜的固化管理[N];中国包装报;2007年

8 单仁;复合薄膜基材的品种及性能[N];中国建材报;2006年

9 杨林;新型陶瓷复合薄膜研制出[N];广东建设报;2009年

10 杨;复合软包装基材的特性、应用及其开发[N];中国包装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雨;层层自组装水滑石/聚电解质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9年

2 于倩倩;基于离子交换技术的聚酰亚胺表层无机功能化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微结构与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3 施科;钴铁氧体及其磁电复合薄膜的应力与性能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4 相金;氧化钛基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光电转换性质[D];安徽大学;2013年

5 朱薇;多酸基复合薄膜的构建及传感抗坏血酸和半胱氨酸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年

6 孙嘉;纳米钙铜钛氧颗粒/聚酰亚胺复合薄膜介电性能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年

7 严晓磊;瓦斯敏感聚苯胺/纳米氧化物复合薄膜的制备[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8 宋玉侠;聚酰亚胺/纳米Al_2O_3三层复合薄膜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9 陈旺俊;氯丁橡胶/铁氧体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隐身性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10 李菲;抗紫外线聚乙烯醇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923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5923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1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