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模型-分形维的磁流变减振器性能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AR模型-分形维的磁流变减振器性能研究
【摘要】:建立了磁流变减振器的动力学方程,利用与其同阶的时间序列AR模型的对应关系,推导出基于时间序列的动态特性参数计算公式,在不同工况下振动实验检测获得时间序列,计算了动态特性参数、时间序列分形盒维数和系统特征根实部,以及这些参数间的相关系数,拟合了动态特性参数、分形盒维数、工况参数三者相互间的关系曲线,分析了磁流变减振器性能变化。分析结果表明,AR(2)模型对减振器振动信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基于时间序列AR模型的动态特性参数求解方法便捷有效;时间序列盒维数与动态特性参数间存在高度相关,可作为量化衡量系统振动平稳性和响应快速性综合动态特性的参数,可配合特征根选取磁流变减振器的最佳工况。
【作者单位】: 莆田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
【关键词】: 磁流变减振器 时间序列 盒维数 动态特性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50975098) 福建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科技重大项目(2014H6021) 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科技产学研项目(JA15437) 莆田市技术开发与应用科技项目(2015G2013)资助
【分类号】:TB535.1
【正文快照】: 1引言 磁流变液(magnetorheological fluid,MRF)属可控流体,其磁流变效应具有响应迅速、易于控制的特点,是最具前途的智能流体之一,磁流变液装置可作为电气控制与机械系统间简单而安静的阻尼器、制动器、离合器等中间装置[1],本文涉及的磁流变减振器是一种应用于砌块成型机上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艳莉;严志浩;程泽;戴胜;;基于二阶斯特林插值滤波器的电池SOC估计[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志英;郭晓澎;周晓旭;杨莹;;嵌入式设备电源管理系统设计[J];电子测量技术;2016年05期
2 张利;刘帅帅;刘征宇;常成;;锂离子电池自适应参数辨识与SoC估算研究[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6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岩;毛征;袁建建;曲劲松;吴珍荣;;一种基于算法融合的运动目标跟踪算法[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3年12期
2 刘征宇;杨俊斌;张庆;张利;赵爱国;;基于QPSO-BP神经网络的锂电池SOC预测[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3年03期
3 彭基伟;吕文华;行鸿彦;武向娟;;基于改进GA-BP神经网络的湿度传感器的温度补偿[J];仪器仪表学报;2013年01期
4 袁闪闪;刘和平;杨飞;;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LiFePO_4电池荷电状态估计[J];电源技术;2012年03期
5 尤泳;王永清;计鑫山;李紫倩;;光伏供电的LED照明路灯测控电路设计[J];电子测量技术;2012年01期
6 尹安东;张万兴;赵韩;江昊;;基于神经网络的磷酸铁锂电池SOC预测研究[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1年05期
7 李哲;卢兰光;欧阳明高;;提高安时积分法估算电池SOC精度的方法比较[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8期
8 石璞;董再励;;基于EKF的AMR锂电池SOC动态估计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06年S1期
9 陈全世,林成涛;电动汽车用电池性能模型研究综述[J];汽车技术;2005年03期
10 林成涛,王军平,陈全世;电动汽车SOC估计方法原理与应用[J];电池;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永兴,曹民;磁流变减振器优化的设计计算[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8期
2 孙景工;任旭东;高振海;牛福;段德光;;一种应用于救护车辆的磁流变减振器的实验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7年03期
3 刘韶庆;周孔亢;袁善发;姚斌;贾永枢;;单筒磁流变减振器散热性能研究[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8年02期
4 陈杰平;陈无畏;祝辉;朱茂飞;;单出杆汽车磁流变减振器设计与试验[J];农业机械学报;2009年03期
5 段敏;蒋东升;王庚封;;基于混合工作模式的磁流变减振器工作性能仿真[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6 邹明森;凌丽;;汽车磁流变减振器的特性研究[J];科技风;2012年04期
7 郝泉成;于洪路;关铁鹰;;汽车磁流变减振器的静动态特性分析[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8 闫占辉;关铁鹰;;汽车磁流变减振器的静动态特性分析(英文)[J];机床与液压;2013年06期
9 张登友;唐锐;杨百炼;唐龙;罗顺安;张平;赵光明;;车辆磁流变减振器温度特性的试验研究[J];客车技术与研究;2013年03期
10 余淼,廖昌荣,李立新,陈伟民,黄尚廉;磁流变减振器控制研究[J];化学物理学报;200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戡;郑玲;;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磁流变减振器模型辨识研究[A];第六届全国电磁流变液及其应用学术会议程序册及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徐姗;黄宜坚;;磁流变减振器的优化设计[A];第六届全国电磁流变液及其应用学术会议程序册及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熊超;吕建刚;张进秋;李勇;;履带车辆磁流变减振器阻尼特性理论及实验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2年
4 张思才;徐友钜;廖昌荣;;微型汽车悬架系统磁流变减振器研究[A];四川省振动工程学会2002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严世榕;刘绍娜;;基于磁流变减振器的振动压路机动力学控制仿真[A];2009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张进秋;欧进萍;熊超;吕建刚;;半主动悬挂系统磁流变减振器动力性能试验[A];第八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摘要[C];2003年
7 易靖宇;黄宜坚;;磁流变减振器的AR双谱分析[A];第六届全国电磁流变液及其应用学术会议程序册及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祝世兴;麻力;田静;;间隙式节流通道磁流变液阻尼器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剑锋;磁流变减振器结构优化及半主动悬架控制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2 刘韶庆;磁流变可调阻尼减振器的特性研究[D];江苏大学;2007年
3 陈杰平;基于磁流变减振器的汽车半主动悬架设计与控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4 杨小卫;磁流变减振器磁路分析及磁流变半主动悬架控制策略研究[D];江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鸿;磁流变减振器设计及控制系统仿真[D];吉林大学;2006年
2 王戡;集成永磁直线发电机的汽车自供电磁流变减振器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3 王勐;数控机床磁流变减振器的结构设计[D];长春理工大学;2014年
4 张亚东;自供能磁流变减振器能量平衡分析与实验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5 岳旭;馈能型磁流变减振器设计与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6 魏燕;基于压阻原理的磁流变减振器阻尼力传感器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7 王众;泵式磁流变减振器设计及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8 曹和利;车用磁流变减振器结构设计与优化[D];湖南大学;2016年
9 唐利波;活塞内流道磁流变减振器热耦合分析及减振效果研究[D];湘潭大学;2016年
10 彭少俊;自供电自传感磁流变减振器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6723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672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