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露天转地下采深影响下爆破振动速度传播规律

发布时间:2017-08-18 22:20

  本文关键词:露天转地下采深影响下爆破振动速度传播规律


  更多相关文章: 露天转地下 爆破振动 爆破深度 数值模拟


【摘要】:为研究采矿深度影响下爆破振动速度的传播规律,以大冶铁矿东露天采场狮子山北帮边坡露天转地下开采工程实际为背景,运用ANSYS/LS-DYNA建立简化模型对矿山露天开采以及不同采矿深度的地下开采爆破过程进行模拟,并用现场实测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分别研究了不同采深影响下边坡面质点、坡体内质点、坡面同一质点以及同一采深条件下坡体内质点振动强度特征及其爆破振动速度传播规律。结果表明:(1)与露天开采爆破相比,地下开采引起的质点振动速度衰减更趋缓慢;(2)随着采矿深度的增加,坡体内径向、切向和垂直三个方向上的质点振动速度均具有放大效应,但当爆心距超过一定范围后,爆破振动速度放大效应消失,仍表现为为随爆心距增加而衰减的效应。(3)随爆心距的增加,坡面质点垂直振动速度随采矿深度增加以放大效应为主,水平方向的质点振动速度在一定的距离范围内相差不大,不具有明显的放大或衰减效应。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岩土钻掘与防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
【关键词】露天转地下 爆破振动 爆破深度 数值模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72312;51379194) 武汉市“黄鹤英才(科技)计划”资助项目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4M552113)
【分类号】:TD235.1
【正文快照】: 质点动速度是衡量爆破震动强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如何判定爆破振动速度的传播规律,其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采用试验分析、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等手段对其进行了相应研究。唐海等的研究表明,凸形地形、地貌对爆破振动波垂直向的放大效应大于水平向,放大效应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长平;冯林;王刚;黄立茂;;爆破振动预测研究综述[J];现代矿业;2011年05期

2 秦惠礼 ,柯吉恳;爆破振动数据的处理[J];长沙矿山研究院季刊;1984年04期

3 王洋;;井下爆破振动对地表建筑物稳定性影响分析[J];中国矿山工程;2014年02期

4 张光雄;杨军;;爆破振动信号的监测、分析与模拟探讨[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07年03期

5 李庆利;;放马峪铁矿爆破振动预测分析[J];工程爆破;2009年01期

6 窦梅林;史晓鹏;吴永刚;吴春平;汪平;;爆破振动对民房建筑的影响研究[J];现代矿业;2013年04期

7 卢文波,王进攻;爆源中远区的爆破振动场模拟[J];爆破;1996年03期

8 姚道平;张艺峰;叶友权;;测试分析爆破振动对建筑物的影响[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8年09期

9 谢全民;龙源;钟明寿;李兴华;;基于小波、小波包两种方法的爆破振动信号对比分析[J];工程爆破;2009年01期

10 赵京林;李永刚;;爆破振动的危害性及防治措施[J];现代矿业;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富强;周斌;;爆破振动影响安全评价定量分析研究[A];中国爆破新技术Ⅱ[C];2008年

2 葛克水;;爆破振动的计算方法初探[A];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张志毅;杨年华;卢文波;赵根;施富强;;中国爆破振动控制技术的新进展[A];中国力学学会工程爆破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4 杨年华;张乐;;基于单孔爆破振动波的叠加仿真预报模型[A];中国力学学会工程爆破专业委员会《2011全国爆破理论研讨会》论文选编[C];2011年

5 刘勇;郭增强;张彦兵;;近距离爆破振动分析[A];矿井建设与岩土工程技术新发展[C];1997年

6 张志毅;杨年华;刘世波;;深孔台阶控制爆破振动实测与研究[A];中国工程爆破协会四届二次常务理事会、中国力学学会工程爆破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马建兴;马强;;马家塔煤矿爆破振动对周边铁路线影响的研究[A];2011年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1年

8 马建兴;马强;;爆破振动技术的研究[A];中国采选技术十年回顾与展望[C];2012年

9 毕卫国;马宗锋;;爆破振动对邻近建筑物影响的安全评价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煤炭学会爆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郭尧;戚妍娟;;基于小波变换的爆破振动信号时频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设备故障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中国生;基于小波变换爆破振动分析的应用基础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2 史秀志;爆破振动信号时频分析与爆破振动特征参量和危害预测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3 唐海;地形地貌对爆破振动波影响的实验和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7年

4 李庆文;隧道等效弹性振动边界的建立及精确爆破振动分析[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宝义;城市隧道爆破振动对周围环境影响评价及控制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宋士博;高铁隧道爆破振动对围岩稳定性影响及控制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3 朱晓玺;爆破振动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D];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

4 马洲;爆破振动危害的主要因素与安全评估方法研究[D];南华大学;2015年

5 郭浩;露天台阶爆破震动衰减规律的试验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5年

6 冀楷欣;露天开采爆破振动信号分析与边坡效应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7 马h角,

本文编号:6970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6970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5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