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六西格玛理论的手机纸盒压痕问题改进及控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六西格玛理论的手机纸盒压痕问题改进及控制研究
【摘要】:在现今电子产品的生产制造中,纸盒作为包装材料应用的十分广泛。在日常工作生活里也可以注意到,包装盒的质量水平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而影响纸盒质量的因素有很多:纸盒设计的偏差,供应商的制造疏漏,运输过程中的影响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成品纸盒的缺陷。本文将针对手机纸盒压痕问题的质量改善为例,对六西格玛管理方法的应用在纸盒包装领域进行具体的实践研究。依照六西格玛DMAIC框架模式,首先对纸盒缺陷的构成应用排列图法按照问题所占的比例进行选择,选定纸盒压痕缺陷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之后应用头脑风暴从人、机、料、法、环五大方面确定出手机盒的厚度和包装箱的长度为首要测量对象。再针对在放入辅料和不放入辅料状态下的纸盒厚度测量值进行系统分析,提出改善意见,最终选定垂直放置包装箱这种优化操作手法的方案作为最经济有效的改进方法,并制作SOP和应用P控制图等管理方法对改善的稳定性进行长期的监控。最后本文将对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在后续项目中的应用做个人展望。从六西格玛理论在企业中的学习方法与六西格玛理论在企业中的推广两方面给出长期的建议。
【关键词】:六西格玛 DMAIC 纸盒压痕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B484.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6
- 1.1 研究的背景10-13
- 1.1.1 纸盒包装发展现状10
- 1.1.2 纸制品包装的特点10-11
- 1.1.3 S手机制造厂生产现状及主要问题11-13
- 1.2 研究的意义13-14
- 1.2.1 影响范围广13
- 1.2.2 促进提升客户满意度13-14
- 1.2.3 对纸质包装产品的质量管控起到指导性作用14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框架14-16
- 第2章 六西格玛管理理论的应用综述16-22
- 2.1 六西格玛管理基本含义及发展历程16-18
- 2.1.1 六西格玛管理基本含义16
- 2.1.2 六西格玛管理发展历程16-18
- 2.2 六西格玛管理在我国的实施18
- 2.3 六西格玛管理活动要点及其工具18-19
- 2.4 六西格玛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与展望19-20
- 2.5 S手机制造厂六西格玛管理实施概况20-22
- 第3章 对于手机纸盒压痕问题的原因分析22-44
- 3.1 手机纸盒压痕问题的界定22-27
- 3.1.1 案例背景介绍22
- 3.1.2 项目范围的界定22-23
- 3.1.3 制作利益相关者分析图23-24
- 3.1.4 确定客户关键需求与项目目标24-26
- 3.1.5 关键输出变量的确定—排列图法26-27
- 3.1.6 纸盒压痕问题改进项目效益的预估27
- 3.2 手机纸盒压痕缺陷的测量27-43
- 3.2.1 因果图与因果矩阵27-29
- 3.2.2 过程分析与文档:流程图29-31
- 3.2.3 明确过程输入X与输出Y31-35
- 3.2.4 对输入X进行测量35-43
- 3.3 本章小结43-44
- 第4章 对于手机纸盒压痕问题的改善及控制44-59
- 4.1 手机纸盒压痕问题的分析44-50
- 4.1.1 确定主要原因47-49
- 4.1.2 纸盒压痕问题分析结论的总结49-50
- 4.2 提出对手机纸盒压痕问题改善的方案50-54
- 4.2.1 纸盒压痕问题解决方案的产生50-51
- 4.2.2 对纸盒压痕解决方案的评估51-53
- 4.2.3 改善方案的实施和验证53-54
- 4.3 对手机纸盒压痕问题改善活动的控制54-58
- 4.3.1 制定作业指导书54-55
- 4.3.2 培训55-56
- 4.3.3 SPC控制图56-57
- 4.3.4 控制计划表57
- 4.3.5 改善成果57-58
- 4.4 本章小结58-59
- 第5章 六西格玛在S手机制造厂后续项目中的应用及展望59-66
- 5.1 S手机制造厂六西格玛理论的学习之路59-62
- 5.1.1 S手机制造厂的高层要提高认识59-60
- 5.1.2 把六西格玛理论针对企业特点进行专业化体系化60-62
- 5.2 S手机制造厂六西格玛项目人员的普及以及成果的推广62-64
- 5.2.1 S手机制造厂六西格玛项目人员的普及62-63
- 5.2.2 S手机制造厂六西格玛专案持续推动63-64
- 5.2.3 S手机制造厂六西格玛成果的推广64
- 5.3 S手机制造厂六西格玛企业文化的保障64-65
- 5.4 本章小结65-66
- 结论66-67
- 参考文献67-69
- 致谢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光星;手机知识一二三[J];农村电工;2002年02期
2 黄爱群;真假手机的识别[J];大众用电;2002年05期
3 李建新;手机质量不高 维修服务欠佳——手机市场探访[J];城市质量监督;2003年05期
4 文君;;智能型手机与智慧型手机[J];家电检修技术;2005年22期
5 袁茂峰;;手机市场再添新变数[J];TWICE消费电子商讯;2007年21期
6 ;融合催生2009手机市场新机遇[J];TWICE消费电子商讯;2009年01期
7 房启珍,史芬;我国手机市场综合分析[J];机电新产品导报;2001年Z4期
8 谭敬凡 ,屈笑宇;行家教您买手机[J];技术监督纵横;2001年05期
9 李健波;两款经济型手机比较[J];家用电器;2001年02期
10 高福生;手机真伪如何辨[J];质量指南;2002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袁海林;施进浩;;我国手机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A];'2001第六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周运伟;;手机安全问题的难点剖析及其对策[A];第28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3 喻冬梅;刘伟;汪锋;;品牌资产的来源及其影响探究——基于中国手机市场的实证研究[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汪];葛庆;;中国手机色彩趋势的纵贯式研究(2006)[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蔡文鸿;陆以勤;;JAVA手机在我国发展面临的问题[A];第九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钟晓芳;;基于模糊德菲法和熵权重法的手机开发应用研究[A];江苏省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吴中宝;;引导产业集群升级,破解手机产业困局——3G时代我国手机产业升级的问题与对策研究[A];集聚优势 转型升级——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论(第二辑)[C];2009年
8 温学礼;;中国手机配套元器件的发展与展望[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三届电子元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彭逸林;张婕玉;;手机:一掌之间的大众传播媒介[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英赫 连晓东 于瑞涛;大显手机寻找行业的准确定位[N];中国电子报;2003年
2 赵正;女性手机:正是红杏出墙时[N];中国工商报;2003年
3 望川;国产手机要抢“新三包”先机[N];中国工商报;2003年
4 王丹;老年人专用手机难觅[N];中国老年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林康;国产手机的技术突围[N];中国民航报;2005年
6 实习生 李珩;手机维修“水”好深[N];重庆日报;2005年
7 林鸣;国产手机缘何丢了“半壁江山”[N];中国质量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黄芳 杨敏;核心技术,国产手机心口的痛?[N];广东科技报;2004年
9 霁文;手机:进口下降 出口攀升[N];国际商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韦鸣飞;二手手机市场呼唤规范管理[N];桂林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曾学工;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业管理创新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2 申琦;手机信息传播法律与管理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婷;手机用户操作心理分析及模型构建[D];重庆大学;2008年
2 滕兆p,
本文编号:7001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700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