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Dawson型多金属氧酸盐-双氢氧化物超薄膜的合成

发布时间:2017-09-19 02:21

  本文关键词:Dawson型多金属氧酸盐-双氢氧化物超薄膜的合成


  更多相关文章: 层柱双氢氧化物 多金属氧酸盐 剥离 层接层 超薄膜 可见光 光催化


【摘要】:通过层接层方法制备了基于剥离的锌钛双氢氧化物单层和典型的Dawson型多金属氧酸盐阴离子α-P_2W_(18)O_(62)~(6-)(P_2W_(18))间作用的新型超薄膜.采用UV/DRS、XRD、FT-IR、ICP-AES和SEM方法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_2W_(18)的结构在超薄膜中未发生改变,超薄膜的厚度在纳米范围,表面形貌完整有序均匀.以制备的超薄膜为光催化剂测试了对偶氮类染料刚果红(CR)的可见光催化降解活性.超薄膜表现出比纯Dawson型多金属氧酸盐阴离子高得多的催化活性,主要归因于剥离的锌钛双氢氧化物单层和金属氧酸盐阴离子的强化学作用对其可见光光响应能力的提高.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理学院;
【关键词】层柱双氢氧化物 多金属氧酸盐 剥离 层接层 超薄膜 可见光 光催化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173021)
【分类号】:TB383.2
【正文快照】: 层柱双氢氧化物(LDHs),又称阴离子黏土或类水滑石化合物,是一类典型的主客体复合超分子材料,可由通式[2+3+1 2M M(OH)-x x]x+(An-)x/n·y H2O表示.M2+和M3+分别代表二价和三价的金属阳离子,由于三价阳离子取代了部分的二价阳离子,因此层板带有一定量的正电荷,需要由层间的阴离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Ralph Raiola;;原子数量级厚度的超薄膜[J];今日电子;2007年05期

2 何本桥;廖博;黄勇;;聚芴/乙基氰乙基纤维素共混物超薄膜的形态和光学性能[J];功能材料;2007年11期

3 张万喜;孙国恩;姚卫国;李全明;窦艳丽;;利用层层组装的方法制备有机超薄膜的研究进展[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9年02期

4 周端赐;林汝群;王克柔;陈曼霞;梁瑞云;刘叙经;;磺化聚苯醚超薄膜的反渗透性能[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01期

5 陈素芬 ,任鸣 ,张帆;32B铸铁超薄膜防锈油的研制[J];材料保护;1986年05期

6 ;32B铸铁超薄膜防锈油[J];机械工人.冷加工;1986年01期

7 张世民,程千炬,谷恒勤,张勇,陈观文;聚4-甲基戊烯-1溶液水面展开制备超薄膜的研究[J];功能高分子学报;1989年02期

8 刘德春;;尼龙超薄膜[J];现代塑料加工应用;1991年04期

9 ;超薄膜软膜防锈油[J];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1998年03期

10 ;超薄膜硬膜封存油[J];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199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东山;薛奇;;超薄膜研究中的新方法[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8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2 王科志;张玉奇;高丽华;高鸿钧;;含纳米孔洞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超薄膜的研究[A];2003年纳米和表面科学与技术全国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赵晓光;周恩乐;郑国栎;张金兰;;聚1-三甲硅基丙炔超薄膜的形态结构[A];第六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0年

4 许文俭;李铁生;曾国良;尚巍;吴养洁;;含萘基的光抗蚀剂超薄膜的显影和光分解性质的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1)[C];2007年

5 吴宁晶;丁美春;刘漫;张建明;;溶剂对聚乳酸超薄膜的诱导结晶行为的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赵义秀;孙一新;任科峰;计剑;;原位电聚合吡咯构建导电水凝胶超薄膜的研究[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H:医用高分子[C];2013年

7 吴义政;A.Schmid;;磁性超薄膜空态能带中的自旋极化量子阱态研究[A];中国真空学会2006年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赵玮;支俊格;佟斌;潘月秀;申进波;董宇平;;以联吡啶为桥键构筑酞菁钌与羰基钌的功能超薄膜[A];2008年两岸三地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研讨会暨第十次全国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9 丁雷;徐洁;薛奇;;化学改性纳米粒子掺杂对高分子超薄膜的玻璃化转变的影响[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D:高分子表征[C];2013年

10 张希;沈家骢;;聚合物超薄膜材料:纳米构筑与功能组装[A];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耐脏防水超薄膜[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2 ;《表面活性剂作用原理》[N];中华读书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叶芸;聚偏氟乙烯薄膜及超薄膜的制备及特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2 任科峰;层层组装构建基因控释超薄膜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曹廷炳;基于重氮树脂的层层自组装超薄膜的制备及其功能化[D];北京大学;2002年

4 陈欢;分步自组装法构筑功能化多层超薄膜[D];吉林大学;2006年

5 程晓曼;有机超薄膜与金属界面特性测量及其相关理论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张茂峰;基于重氮树脂的层层自组装、功能性超薄膜和微图像[D];北京大学;2004年

7 程昱川;几类层状超薄膜结构的分子光谱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张拥军;酚醛型重氮树脂复合物及自组装超薄膜的制备与应用[D];北京大学;2001年

9 陈刚;硅(001)衬底与铒、铪反应生成的超薄膜界面与表面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8789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8789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d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