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组分常规精馏和全热耦合精馏的模拟计算分析
本文关键词:三组分常规精馏和全热耦合精馏的模拟计算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常规精馏 热耦合 模拟 Aspen 模拟软件
【摘要】:精馏过程是化工中最典型、最重要的分离过程,精馏过程的实现需要以能耗作为代价,精馏过程的节能技术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低成本地研究精馏过程节能方案提供了快速、精确、大信息量的数据,因此成为精馏节能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本文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对三组分(按沸点由低到高用A、B、C表示)直接精馏、间接精馏和全热耦合精馏在固定塔板数和进料热况的条件下,分离指数分别为0.49、0.93和1.48,B组分组成在0.1~0.9范围内变化时的用能情况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分离指数是影响三组分精馏的一个最主要的因素,分离指数越接近1,耗能越多;其它情况下无论是分离指数大于1还是小于1耗能都下降。另外三组分的相对挥发度、沸点的高低、组分含量等的变化都对能耗有一定影响,在分离指数较小时,进料热状况对三组分精馏有一定的影响,且越接近1影响越小;当分离指数大于1较多时,这种影响减少或消失。应选择更多方案进行详细研究。相同分离指数时,无论分离指数多大多小,全热耦合精馏的能耗都是最低的,其次是直接精馏,间接精馏的能耗最大。进料热状况对三组分全热耦合精馏的影响大于直接精馏和间接精馏。
【关键词】:常规精馏 热耦合 模拟 Aspen 模拟软件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028.3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前言8-9
- 第一章 文献综述9-21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精馏技术的发展10
- 1.3 精馏过程的节能10-12
- 1.4 热耦合精馏的发展12-19
- 1.4.1 内部热耦合精馏塔(HIDIC)13
- 1.4.2 外部热耦合精馏塔(EHIDDIC)13-14
- 1.4.3 完全热耦合精馏塔(FTCDC)14-15
- 1.4.4 隔板精馏塔(DWC)15-16
- 1.4.5 侧线提馏塔(SS)和侧线精馏塔(SR)16
- 1.4.6 耦合塔与传统塔的精馏序列16-17
- 1.4.7 耦合塔的设计和模拟优化17-19
- 1.5 Aspen plus软件的介绍19-20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20-21
- 第二章 精馏塔的理论和模拟计算方法21-31
- 2.1 精馏塔的理论计算方法21-23
- 2.1.1 简捷计算法21-22
- 2.1.2 严格计算法22-23
- 2.2 完全热耦合精馏塔的理论计算方法23-26
- 2.2.1 塔1(预分塔)的计算23-24
- 2.2.2 塔2的计算24-25
- 2.2.3 塔3的计算25-26
- 2.3 精馏塔的模拟计算方法26-31
- 2.3.1 三元常规精馏的模拟26-27
- 2.3.2 完全热耦合精馏塔初级数据的模拟27-29
- 2.3.3 完全热耦合精馏塔的准确模拟29-31
- 第三章 三元常规精馏流程的模拟31-40
- 3.1 直接精馏32-34
- 3.1.1 进料组成对直接精馏热负荷的影响32-34
- 3.1.2 分离指数对直接精馏总热负荷的影响34
- 3.2 间接精馏34-37
- 3.2.1 进料组成对间接精馏各塔热负荷的影响34-37
- 3.2.2 分离指数对间接精馏总热负荷的影响37
- 3.3 直接精馏与间接精馏总热负荷的对比37-40
- 第四章 三元全热耦合精馏模拟40-47
- 4.1 进料组成对热耦合精馏塔热负荷的影响40-42
- 4.2 分离指数对全热耦合精馏塔热负荷的影响42
- 4.3 最优分离条件下能耗的比较42-44
- 4.4 综合耗费比较44-45
- 4.5 不同分离方法的节能效果45-47
- 结论47-48
- 参考文献48-51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51-52
- 致谢52-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饶;穆彦军;;精馏操作技术的研究[J];山东化工;2013年05期
2 高维平,杨莹,侯朝霞,,张芳;顺流双效精馏节能研究[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3 王桂云;张述伟;刘长厚;;双效精馏节能影响因素的研究[J];节能技术;2007年02期
4 范会芳;包宗宏;;双效精馏结构的运行成本核算与比较[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9年03期
5 莫贤娣;;影响精馏操作的主要因素及精馏节能技术浅析[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1年01期
6 毕红彬;;精馏设计优化[J];河北化工;2011年04期
7 郭鑫;;关于化工精馏节能的思考[J];科技与企业;2011年08期
8 李港桥;;工业技术中的精馏原理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19期
9 李港桥;韩伟伟;;浅谈精馏原理[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年03期
10 颜贤仔;王纯荣;;精馏原理与流程的课堂教学设计[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惠生;;高凝固点热敏物系精馏节能新技术[A];2006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良;三相精馏:非平衡模拟与参数估计[D];浙江大学;2009年
2 胡晖;同伦新算法在精馏模拟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4年
3 叶青;人造麝香DDHI分离技术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波;三组分常规精馏和全热耦合精馏的模拟计算分析[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2 肖峰;分批精馏与液—液萃取联合过程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李大伟;热泵精馏流程构建策略及应用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07年
4 武昊宇;多组分热偶精馏的节能设计与优化[D];青岛科技大学;2005年
5 陈建宁;基于遗传算法的多效精馏节能技术研究[D];福州大学;2005年
6 杨凯尧;精馏生产过程稳态建模及其优化[D];吉林大学;2006年
7 陈颖;透热精馏有效能分析和节能方法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8 周东峰;1300精馏单元模拟和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尹代冬;多组分高温精馏回流比的特性与算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10 林龙勇;分隔壁塔双效精馏热集成系统的稳态和动态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951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895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