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周期调制噪声驱动的具质量涨落的欠阻尼谐振子的随机共振

发布时间:2017-09-29 17:19

  本文关键词:周期调制噪声驱动的具质量涨落的欠阻尼谐振子的随机共振


  更多相关文章: 随机共振 质量涨落 周期调制噪声 稳态响应


【摘要】:本文研究了周期调制噪声驱动的具有质量涨落的欠阻尼谐振子的随机共振,其中的振子质量的涨落为对称双态噪声而内噪声为高斯噪声.通过Shapiro-Loginov公式和Laplace变换,本文得到了系统稳态响应的一阶矩的解析表达式,接着利用Routh-Hurwitz判据推导了系统响应的一阶矩的稳定性条件,进而通过数值仿真研究了系统响应的一阶矩与系统各参数间的依赖关系.仿真结果表明稳态响应振幅与周期输入信号频率、涨落噪声参数及系统固有参数均呈非单调变化关系,模型出现真实共振、广义随机共振和参数诱导共振等丰富的随机共振现象.进而,本文的研究还表明质量涨落噪声和周期信号调制噪声的相互协作将导致系统的一些新的共振效应出现,比如关于系统稳态响应振幅与驱动频率的双峰共振及关于某些噪声参数的单谷共振行为.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数学学院;电子信息控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随机共振 质量涨落 周期调制噪声 稳态响应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114014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1301361) 电子信息控制重点实验室基金(JG2013035)
【分类号】:O324;TB53
【正文快照】: 1引言随机共振现象(stochastic resonance,SR)最早由Benzi等[1]和Nicolis[2]等在上世纪80年代为解释第四季冰川问题而提出,随后逐渐成为动力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早期人们普遍认为非线性性、弱周期信号输入和噪声是系统产生随机共振的三个必要条件.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线性系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光璐;王辅忠;;多信号叠加在随机共振系统中的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9年13期

2 云中客;;噪声的随机共振[J];物理;2009年09期

3 邓辉;冷永刚;王太勇;张丽;;嵌入式变尺度级联随机共振系统的实现[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9年11期

4 施建成;罗敏;;生物钟体系中色噪音诱导的日夜节律振荡和内信号随机共振[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10年01期

5 蔡卫菊;金波;刘开健;;随机共振理论与微弱信号检测应用综述[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10年04期

6 聂尊誉;;美利用“随机共振技术”揭示出隐藏物体图像[J];功能材料信息;2010年02期

7 王新旭;;随机共振理论及其应用发展研究[J];科技视界;2013年06期

8 秦光戎,龚德纯,胡岗,温孝东;随机共振的模拟实验[J];物理学报;1992年03期

9 祝恒江,吴锡田;随机共振研究进展[J];大学物理;1997年07期

10 祁丰,辛厚文;生物液膜振荡器中的内振荡随机共振[J];自然杂志;200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艳梅;;关于随机共振的理论研究——几个尚未解决的问题[A];第三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靳艳飞;;随机共振若干基础问题的研究[A];第四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刘甜;王青云;张红慧;;异质神经元和信息时滞对神经元网络随机共振的影响[A];第十四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与会议议程[C];2013年

4 孙水发;郑胜;万均力;;非周期随机共振信号处理物理机制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孙水发;郑胜;万均力;;非周期随机共振信号处理物理机制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康艳梅;蒋耀林;;含色噪声随机共振系统的非线性响应:一个半解析研究[A];第八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康艳梅;江俊;李逸娟;;非正常扩散下单稳杜芬振子系统中的非传统随机共振[A];第十二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九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王宝华;陆启韶;吕淑娟;;阈下激励与噪声联合作用下肝细胞系统的内钙时空随机共振问题[A];第十二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九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申建伟;;自诱导随机共振相关研究进展及其在基因网络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10 狄根虎;许勇;张凤琴;;线性系统的随机共振研究[A];第九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会议手册[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董映璧;复杂物理系统存在多样性共振[N];科技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法兵;参数调节随机共振在数字信号传输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2年

2 张晓飞;直升机传动系统状态增强检测的随机共振理论与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3 范剑;随机共振和混沌理论在微弱信号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4年

4 刘进;基于非线性随机共振的弱信号检测理论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5 周玉荣;随机共振及其在神经动力学模型中的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6 李建龙;随机共振的参数调节方法及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5年

7 薛凌云;神经元随机共振机制及其在语音与图像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8 张莹;随机共振信号恢复机理与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曾令藻;反常过程中的非周期随机共振理论[D];浙江大学;2008年

10 冷永刚;大信号变尺度随机共振的机理分析及其工程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仁国;神经元系统中的阈上随机共振[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沈涛;积分发放模型中的阈上随机共振[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陈晨;随机共振微弱信号检测的参数敏感性研究与应用[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4 杨涛;典型的生物及化学系统中随机和延迟效应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5 李慧;随机Hodgkin-Huxley神经元网络的相干共振[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6 王婕;基于随机共振和混沌理论的行星齿轮箱微弱信号检测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7 王潇;基于随机共振的CDMA波束成形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8 任昱昊;硬限幅和软限幅阵列中的随机与振荡共振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9 谯自健;基于随机共振理论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研究及应用[D];兰州理工大学;2015年

10 陶艺;基于压电阻抗的转子损伤定量检测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432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9432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7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