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载作用下震裂山体崩塌机制及稳定性评价方法
本文关键词:风载作用下震裂山体崩塌机制及稳定性评价方法
更多相关文章: 地震 河谷风 石大关崩塌 风洞试验 稳定性评价
【摘要】:为了揭示风载作用下震裂山体的崩塌机制,建立其稳定性评价系统,在岩体震裂特征现场调查和河谷风现场测量的基础上,以茂县石大关乡崩塌为例,开展了不同条件下的大型风洞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石大关乡崩塌为震裂山体在风载助推作用下发生溃崩的典型实例,此类灾害因震裂山体独特的结构特征,使得结构面对失稳模式的控制作用不再明显,加之河谷风受地形影响,分布规律复杂多变,具备与通常重力环境下斜坡失稳机制迥异的特征,整体以溃崩式失稳,表现为迅速解体—溃散—垮塌;岩体震裂损伤是崩塌产生的基础,渐近性风化是主要致灾因素,河谷强风的助推是崩塌发生的诱因之一;岩块的失稳风速与风的入射夹角、岩块的高宽比和后缘缝隙的宽度成反比.
【作者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地震 河谷风 石大关崩塌 风洞试验 稳定性评价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572302)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KJ-2015-18)
【分类号】:P642.21
【正文快照】: 汶川地震诱发了大量崩塌、滑坡次生地质灾害[1-2],在此同时,由于强震对一定范围内地质环境的冲击,还发育了一类分布范围广、规模巨大、潜在威胁较大的灾害——震裂山体,其具有大变形、大位移等显著的宏观特征[3].经震后震区地质灾害的排查工作,发现上千处“裂”而未“滑”、“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文凯;黄润秋;许强;肖锐铧;;震裂斜坡形成机理及变形破坏模式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9年06期
2 王尔康;朱政;张海祥;曹会;;太湖蕨山岛发现震裂锥[J];科学通报;1993年24期
3 冯文凯;黄润秋;许强;;斜坡震裂变形发育分布规律及危险性分析[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4 袁进科;裴向军;;基于震裂损伤程度的公路崩塌识别方法[J];公路交通科技;2013年03期
5 冯文凯;许强;黄润秋;赵宇;肖锐铧;;探地雷达在斜坡震裂变形探测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勘察;2010年02期
6 孙录政;;震裂山体危岩发育特征及变形机制研究[J];安徽建筑;2013年06期
7 李果;黄润秋;巨能攀;赵建军;;软弱基座型滑坡震裂机理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1年05期
8 丁瑜;邹晓东;党超;;震裂边坡稳定性极限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1年02期
9 冯文凯;黄润秋;许强;;地震波效应与山体斜坡震裂机理深入分析[J];西北地震学报;2011年01期
10 张祖武;林余辉;姚令侃;;地震行波作用下山脊震裂现象的物理机制探讨[J];灾害学;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王腾腾 实习生 任浩;石狮已被炮弹震裂[N];南方日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殷尚清;雪花飘扬情更浓[N];甘肃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袁进科;斜坡震裂岩体结构特征与震后崩塌识别体系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安博(An Bn);隧道震裂岩体的工程特性及处治措施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2 张瑛;“5.12”汶川大地震震裂山体灾害勘查评价与治理设计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3 王多军;震裂山体滑坡启程失稳与运动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4 曾元勇;降雨诱发震裂山体滑坡变形失稳机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5 赖炯丞;震裂岩体隧道施工期地震动力响应特征与稳定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6 杜伟;震裂岩体公路隧道稳定性分析及处治措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681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968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