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我国农村地区公共图书馆建设的诸城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6-09-20 14:08

  本文关键词:我国农村地区公共图书馆建设的诸城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我国农村地区公共图书馆建设的诸城模式研

臧运平/宋桂娟/郑满生/牟肖光/姜仁珍/于良芝

2013-3-22 16:53:12 来源:《中国图书馆学报》(京)2012年5期

【英文标题】On Zhucheng Model of Public Library Construction to Rural Areas in China

【作者简介】臧运平,青岛农业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青岛266109);宋桂娟,山东省诸城市图书馆馆长、研究馆员(诸城262200);郑满生,牟肖光,青岛农业大学图书馆馆员;姜仁珍,青岛农业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青岛266109);于良芝,南开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lzhyu@nankai.edu.cn(天津300071)。

【内容提要】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公共图书馆界为解决普遍均等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实现方式问题,进行了很多探索,形成了若干基层图书馆建设模式。山东省诸城市于2007年前后参与这一探索过程,推出了依托社区服务平台的农村图书馆建设模式。本研究考察了这一模式的特点,分析了它对于保障城乡普遍均等公共图书馆服务的价值与局限。研究发现,诸城模式继承了以往农村图书馆建设的两大元素:(1)将图书馆学意义上的公共图书馆功能分散在不同的文化设施中;(2)维持图书馆运行的长期任务主要依靠基层政府。诸城模式对以往农村图书馆建设模式的最大创新就是它所依托的社区服务平台。社区服务平台的建设机制改变了诸城农村图书馆的性质,也为它注入了更强的可持续发展力。继承与创新两股力量很可能从不同方向塑造诸城市农村公共图书馆的未来,使之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也使诸城模式在回答“如何在我国实现普遍均等的公共图书馆服务”时,存留了一些未解难点。

In the past decade, in order to achieve universal and equitable public library services for all people, the Chinese public library sector has experimented with a number of models for developing public libraries in rural areas. Zhucheng of Shandong Province joined this exploration in around 2007 and advanced a community service center based public library service.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model and its value and limitation in ensuring universal and equitable public library services. The study shows that Zhucheng model has inherited from the past rural library development two features: disintegrating public library services among a number of cultural facilities, and having the lowest level government to bear the responsibility of developing rural library services. The most notable innovation of Zhucheng model is its

incorporation of public library services into the general community service platform. This has not only transformed rural library service to a true public good, but also enhanced its long-term sustainability. The trajectory of public library services in Zhucheng will likely be determined by both its inheritance from the past and its innovation, engendering at least a certain degree of uncertainties for its future. This, in turn, makes the Zhucheng answer to the question "How to develop an universal and equitable public library service for all people in China" unaccomplished.

【关 键 词】农村公共图书馆/诸城模式/社区服务中心Rural public libraries/Zhucheng model/Community service center

1 前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虽多次尝试在农村建设图书馆服务设施,并多次出现过农村图书馆建设高潮[1-3],但城乡公共图书馆服务始终存在巨大差异。据官方统计资料,自1949年到2000年,我国省级、地级及县级图书馆的总数量由51个增长到2674个[4-5]。2000年三级图书馆的分布情况分别为:省级36个,覆盖所有省会城市;地级394个,超过当年所有地级行政区划数(333个),实际覆盖近90%的地级市①;县级2244个,覆盖78.4%的县级行政区(2861个)②。在县级市或城关镇以外的广大农村,由于图书馆服务设施既不规范也不稳定,官方统计资料从未将它们纳入“公共图书馆”范畴。这表明,截至本世纪初,居住在城区以外的农村居民,很难享受到规范的公共图书馆服务。

2003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改变城乡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缩小城乡差距。此后连续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十七大报告以及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都强调城乡统筹发展及城乡公共服务的普遍均等。

探索农村公共服务的有效提供方式因此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公共图书馆是政府向民众提供的重要公共服务,如何建设覆盖城乡的普遍均等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也就成为我国图书馆界和文化主管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熟悉中国农村图书馆发展史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如

前所述,我国自建国初期就开始建设农村图书馆,然而,没有任何一次农村图书馆建设运动产生持久的效果。在周而复始的“建设—关闭—建设—关闭”的循环中,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依然停留在几近为零的水平上;农村图书馆发展遗留给新时期建设者的,也是失败的教训多于成功的经验。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启动的新一轮农村图书馆建设,若要产生更持久的效果,必须创新建设模式。

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地区开始探索新的农村图书馆建设模式,例如浙江嘉兴推出了市、区、乡镇三级政府联合主导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模式[7],江苏吴江推出了县级市政府主导的四位一体(农家书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接收站点、乡村图书室)模式[8],江苏江阴推出了市政府主导的市、镇联合建设模式[9]。山东省诸城市于2007年前后参与这一探索过程,,推出了社区服务平台上的农村图书馆模式。或许是因为这个齐鲁县级市远离创新相对集中的长三角与珠三角,诸城模式较之其他模式较少受到学术界的关注。目前关于这一模式虽然有其参与者提供的零星介绍[10-12],但缺乏来自第三方(特别是学术界)的系统、中立、相对客观的分析。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从第三者的立场,系统考察诸城模式的特色及其对保障普遍均等公共文化服务的价值,分析诸城经验的未来前景和可推广性。本研究希望通过这样的考察,使诸城经验升华为我国图书馆界对以下问题的答案之一:“如何在几近为零的农村图书馆服务水平之上,实现城乡普遍均等的公共图书馆服务?”

本研究将“农村地区”定义为主要由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居住、以集镇和村落为基本社会组织形式的地区。按国际图联2010年《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13]和《公共图书馆宣言》[14]中的阐释,本研究把基层政府或组织建设的、实际履行公共图书馆功能的设施,统称为“农村公共图书馆”,不管它们是否已经获得“公共图书馆”或“图书馆”命名。诸城市农村像全国大多数农村地区一样,并


  本文关键词:我国农村地区公共图书馆建设的诸城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86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1186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1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