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异体行政问责制构建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异体行政问责制构建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推行异体行政问责是建构责任政府的必然发展趋势,其积极意义在于通过多元化的异体问责主体对行使行政职权的工作人员加强监督与制约,保障行政权力的有效实施,从而建立高效、透明的、人民满意的责任政府。第一,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异体行政问责概念进行了界定,并阐述了其问责主体多元化、问责范围广、问责透明度高、问责力度大以及异体问责的力度强等特点。异体问责能够更加有效地实现对政府的监督;有利于更好的建设责任型政府;有利于制约行政权力的扩张;有利于改变中国行政领域的旧观念;有利于更好的维护公民利益。在西方国家和我国长期的行政问责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中,逐步形成了以善治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人民主权理论为代表的理论体系,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异体行政问责体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本文进一步分析了我国行政问责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直以来我国实施的都是以同体行政问责为主的行政问责模式,缺乏外部的有效监督。导致权力机关问责、司法问责、新闻媒体问责等异体行政问责主体无法深入其中,严重阻碍了我国公共管理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具体表现一下几个方面:由于缺乏程序性法律依据,导致以人大为首的权力机关问责缺位;司法不独立使得司法机关问责受到制约;制度建设滞后和强制性的缺失也致使民众问责和民主党派问责没有发挥问责主体作用;此外,新闻媒体问责也有待加强和规范。第三,总结并分析了英法美等主要西方民主国家的代议机关问责制、司法机关问责制、新闻媒体的舆论问责公民和社会团体问责制等异体行政问责制度的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得出了权力制约权力原则、社会力量制约权力原则、法制健全原则、司法独立原则等一系列构建完善的异体行政问责体制的启示。最后,在分析、总结并借鉴西方民主国家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基本国情,针对我国目前异体行政问责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加强人大问责力度,健全司法机关问责,实现民主党派问责,促进公民参与问责,规范新闻媒体问责等多个异体行政问责主体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构建我国异体行政问责的策略。
【关键词】:异体问责 行政问责 问责主体 构建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30.9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5
- 一、绪论5-10
- (一) 研究背景5
- (二) 研究意义5-6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6-8
- (四)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8-10
- 二、异体行政问责相关概述10-15
- (一)异体行政问责相关概念10-11
- (二) 异体行政问责的特点和意义11-13
- (三) 异体行政问责的理论基础13-15
- 三、当前我国异体行政问责现状及缺陷问题15-19
- (一) 当前我国异体行政问责现状15
- (二) 当前我国异体行政问责缺陷15-19
- 四、国外异体行政问责制分析及启示19-25
- (一) 国外异体行政问责制分析19-22
- (二) 国外异体行政问责制启示22-25
- 五、我国异体行政问责的构建策略25-31
- (一) 异体行政问责的规则构建25-27
- (二) 异体行政问责的体制构建27-31
- 六、结论和展望31-33
- (一) 结论31-32
- (二) 展望32-33
- 参考文献33-36
- 作者简介3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巧成果36-3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瞿和;王方东;;行政问责必须实现五个转变[J];长白学刊;2010年02期
2 李景峰;陈楠;;试论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当前困境与完善途径[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期
3 张成立;;西方国家行政问责法治化对我国的启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01期
4 谷茵;;网络问责:异体行政问责的有效途径[J];电子政务;2010年10期
5 邬惠如;;论公众参与行政问责的现状与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0年33期
6 张倩;;论我国行政问责制的三大转向[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7 郭勇平;;加强和完善异体行政问责初探[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8 郭勇平;;行政问责制完善路径探析[J];传承;2012年06期
9 黄亮;江雪松;;行政问责制度的问题及其完善对策初探[J];法制与社会;2013年29期
10 谷茵;;异体行政问责制的内涵及其理论渊源[J];黑河学刊;2009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谭飞;中外行政问责制比较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李恭园;我国多元行政异体问责的构建[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贾士兴;我国行政问责主体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李勤莲;行政问责制推行困境及对策分析[D];云南大学;2011年
5 李淑芬;我国行政问责主体及其问责方式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6 张涛;试论行政问责主体的法律规制[D];延边大学;2010年
7 孙国良;我国公民参与行政问责的路径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8 芦晓舟;行政异体问责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岩;行政异体问责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异体行政问责制构建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74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57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