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政策营销”:源流、概念、模式与局限

发布时间:2020-09-09 11:25
   在"营销概念扩大化"和"新公共管理运动"两股潮流的作用下,"政策营销"开始成为公共政策管理的一种新的范式。可以将"政策营销"定义为: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部门运用营销的技巧,促使公共政策和社会需求"互配"。其价值理念是为了更好地识别、预判、满足公众的需求。在营销过程中,强调充分尊重民众的意愿,尽可能运用民众乐于接受的手段而非强制措施来推行政策。"政策营销"的策略模式多种多样,但作为一种政策工具,"政策营销"仍有其局限和困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章兴鸣;;论政府营销的理论基础与公共管理方式的创新[J];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2 李金荣;解晶;;浅论政府营销与区域经济的发展[J];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和平;胡玉霞;;手机业市场品牌营销战略建立刍议[J];甘肃科技;2008年09期

2 曾鹏;;法治视阈中的公共事业民营化及政府责任[J];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05期

3 陈文沛;;产品属性、消费者介入与新产品购买行为的关系[J];财经论丛;2013年02期

4 褚艳敏;;COSO视角下的企业定价管理优化[J];国际商务财会;2013年07期

5 李相银;廖月凤;;中小企业跨越S曲线的途径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3年10期

6 张金凤;;内部营销在高校中的应用[J];经济师;2010年02期

7 刘海;;论营销的本质及其对当前中国政府改革的指导意义[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年S1期

8 王志宏;尹文娟;;我国企业绿色营销的困境及对策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10期

9 于俊秋;;依托特色文化和优势产业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区域营销模式探讨——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年22期

10 潘俊;;广西北部湾城市群政府合作营销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怀丰;;政府品牌与公司品牌的关系研究——以长春客车厂为例[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国英;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文漪;政府营销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白杨;辽宁联通新产品开发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雁鹏;基于Java EE的网络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文镜翔;家具企业特色化市场营销策略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5 李世鲲;电信代理商忠诚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0年

6 张晓钰;云南野生食用菌国际市场开拓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7 张帆;上海高密度集散区的环境设施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8 王兰;汽车类网站的竞争生态及营销策略创新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黄镇;三星公司汽车塑料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10 魏美钟;华易公司基于经营目标与绩效考核相结合的奖金考评体系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肖文旺;政府需要市场营销[J];商业研究;2002年01期

2 王雁红,詹国彬;顾客导向型政府对中国的启迪[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3 杨伟文,贺和平;浅论政府营销中的行政价值观[J];当代财经;2004年02期

4 席升阳;城市经营与政府定位[J];河南科技;2003年08期

5 余鹏;政府营销——政府领导的一种新形式[J];行政论坛;2005年04期

6 张康之;公共管理:社会治理中的一场革命(上)[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王文举;冯德连;;论政府的国际市场营销策略[J];中国经济问题;199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云;;维护社会公平与公共政策的伦理取向[J];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2 曾友中;;论公共政策与行政文化的互动作用[J];党政干部学刊;2007年08期

3 彭健;吴志鹏;;转型时期公共政策损益补偿问题研究[J];唯实;2009年01期

4 曾邵宁;;浅论公共政策的“公共性”[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年04期

5 王春城;郑统;;我国现行医疗救助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基于公共政策视角的分析[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薛泉;;论政策工具的公平属性[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方琳;试论现代公共政策的价值冲突[J];中国行政管理;1998年12期

8 林志鹏,孙平;公共选择理论与公共政策的非公共性分析[J];行政与法;2000年06期

9 徐友军;坚持执政为民 提高公共政策质量[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3年06期

10 李倩;SARS与我国公共政策的建立[J];党政干部学刊;2003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严荣;;公共政策研究方法:演进路径与发展[A];全国首次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学术研讨会资料文集[C];2004年

2 陈锦文;;基于“公众参与”范式的公共政策制定[A];全国首次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学术研讨会资料文集[C];2004年

3 卢莎璐;;论公共政策的体制性创新[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陈锦文;;基于“公众参与”范式的公共政策制定[A];“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郑方辉;;民意调查与公共政策评价[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杨芳;;公共政策中的公共理性[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林震;;政策网络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李春成;;价值观与公共政策:政策分析的新领域[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俊清;;政治生态主义视阈中的民族自治地方公共管理[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韩晓莉;;政策网络与我国地方政府创新——以海南省为例[A];公共管理与地方政府创新研讨会论文[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麟;公民不是公共政策“旁观者”[N];中国改革报;2004年

2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 胡润忠;确保公共政策在执行中不走样[N];社会科学报;2003年

3 盟初;圆馒头和公共政策信息的娱乐化[N];四川日报;2008年

4 本报评论员 笑蜀;一个明智的政府才是当务之急[N];南方周末;2009年

5 侯利红;城市减贫:公共政策与经济发展并举[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6 陈潭;公共政策辩论的前提是信息对称[N];北京日报;2007年

7 滕朝阳;公共政策以精细化实现人性化[N];南方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李杨;重建是一次学习机会[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9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赵修义;“以仁心说,以学心听,以公心辩”[N];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王振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公共政策要研究具体问题[N];经济观察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蓁蓁;多源流理论视阈下中国公共政策终结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杨红良;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及其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3 盛志宏;社会政策与社会转型[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谢炜;中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利益博弈[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郑佳;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协同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孙建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政策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郭卫民;政府部门“三定”规定执行评估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8 刘堂灯;论行政公正[D];吉林大学;2006年

9 陆为民;政府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杨丹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冲突及其调适[D];武汉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燕;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信息分析[D];西北大学;2004年

2 付旋;公共政策的公共性:丧失与补救[D];浙江大学;2002年

3 蒋涛;公共政策视野中的城镇弱势群体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4 杜泽金;论我国地方政府的公共政策连续性[D];吉林大学;2011年

5 曾凡军;社会转型期我国公共政策的价值冲突及其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国栋;公共政策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7 李静;从问题解决看公共政策制定过程[D];西北大学;2002年

8 崔运强;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的制度分析[D];山东大学;2006年

9 彭健;转型时期公共政策损益补偿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10 王文波;公共政策与公众认同[D];山西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8149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8149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7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