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参与环境管理机制研究
【学位单位】:清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4
【中图分类】:X32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1 背景
1.2 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内容
第二章 关于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概述
2.1 公众环境意识与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起源与发展
2.2 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及主要理论
2.2.1 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
2.2.2 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主要理论
2.2.2.1 环境“公共物品”理论
2.2.2.2 “公地悲剧”理论
2.2.2.3 外部性理论
2.2.2.4 NGO组织与柏特南理论
2.3 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实施机制
2.4 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重要性和意义
2.4.1 公众参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措施
2.4.2 公众参与是公民环境权益的保障机制
2.4.3 公众参与有利于提高公民环境意识
2.4.4 公众参与有利于政府效率的提高和对环境问题的全方位管理
2.4.5 公众参与是国家民主和法制水平在环境领域的标志
2.4.6 从环境保护事业的角度看,唯有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才能发展环境保护事业
2.5 启示
第三章 西方国家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主要机制
3.1 西方国家公众参与环境管理概况
3.1.1 西方国家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政治机制
3.1.2 西方国家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法律机制
3.1.2.1 具有专门的信息法,为公众知情权提供最有力和最重要的保障
3.1.2.2 参与程序
3.1.2.3 救济手段
3.1.3 西方国家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社会机制
3.1.4 西方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途径和形式
3.1.4.1 通过立法将公民环境权具体化、制度化,实现公众参与环境保护
3.1.4.2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等环境保护活动
3.1.4.3 提起环境诉讼,实现公众参与
3.1.4.4 通过环境保护群众组织和群众运动,实现公众参与
3.2 西方公众参与环境管理机制的优缺点
3.2.1 优点
3.2.2 缺点
第四章 中国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现状
4.1 中国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发展轨迹
4.2 中国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主要机制
4.2.1 中国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政治机制
4.2.2 中国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法律机制
4.2.2.1 宪法有关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原则性规定
4.2.2.2 环境资源法律法规中有关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原则性规定
4.2.2.3 有关政策性文件关于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规定
4.2.3 中国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社会机制
4.2.4 中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
4.3 我国公民环境保护意识水平评价以及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心态调查
4.3.1 方案设计
4.3.1.1 选取样本
4.3.1.2 问卷设计
4.3.2 数据处理
4.3.3 结果分析
4.3.4 不同人群的环保意识分析
4.3.4.1 年龄层次
4.3.4.2 文化程度
4.3.4.3 职业
4.3.4.4 经济收入
4.3.4.5 结论
4.4 中国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主要缺陷
4.4.1 参与机制的缺陷
4.4.1.1 政治机制
4.4.1.2 法律机制
4.4.1.3 社会机制
4.4.2 公众环保意识淡薄
第五章 公共管理与公众参与的实践-- 衡水湖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示范项目
5.1 项目设计
5.2 公共管理与公众参与的内涵
5.3 项目的目标与目的
5.4 衡水湖湿地及鸟类保护项目实施的基本步骤
5.4.1 衡水湖环境质量现状及评价
5.4.2 衡水湖自然保护区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5.4.2.1 基本情况
5.4.2.2 评价方法及标准
5.4.3 筛选问题,展开宣传
5.4.4 宣传后的衡水湖区公众民意调查
5.4.4.1 调查数量
5.4.4.2 调查范围
5.4.4.3 结果分析
5.4.4.4 结论
5.4.5 示范区域比选
5.4.6 公众参与机制建设
5.4.6.1 组织保障
5.4.6.2 保障公众环境权、知情权
5.4.6.3 召开公众听证会
5.4.6.4 其它公众参与机制
5.4.7 示范项目的具体实施情况
5.4.7.1 土壤结构改善示范项目
5.4.7.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示范项目
5.4.7.3 万亩森林公园示范项目
5.4.8 成果及结论
第六章 完善我国公众参与环境管理机制
6.1 完善我国公众参与环境管理机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6.2 进一步完善我国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政治机制
6.3 完善我国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法律机制
6.3.1 确立公民环境权
6.3.2 保障公民知情权
6.3.3 建立公民表达机制
6.3.4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6.3.5 完善诉讼机制
6.4 完善我国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社会机制
6.4.1 发展环保NGO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6.4.2 我国环保NGO现存问题和不利因素分析
6.4.3 发展我国环保NGO的建议
第七章 论文总结
7.1 本文的研究和基本结论
7.2 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 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绿色思想[J];绿叶;2011年08期
2 王逊;;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机制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1年16期
3 宋国君;张翕;;环境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政策探析[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崔浩;;完善我国公众环境参与权利的法律规范[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年05期
5 倪伟;;我国环境评价与西方的区别[J];北方环境;2011年07期
6 刘哲;;西安市后世园会时期城市环保的公众参与探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5期
7 苏杨;;大型环境污染事故为何频发?[J];求知;2011年07期
8 张金兰;于智忠;;中国环境影响评价进展[J];北方环境;2011年06期
9 ;环境信息公开:公众参与的强心剂[J];绿色视野;2011年06期
10 沈晓明;赵晓露;;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意义[J];科技信息;2011年1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彩华;中国特色的环境管理公众参与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2 熊鹰;政府环境管制、公众参与对企业污染行为的影响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3 葛俊杰;利益均衡视角下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王红;企业的环境责任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5 王凤;公众参与环保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6 陈振宇;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程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7 黄海艳;发展项目的公众参与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8 陈昕;基于有效管理模型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有效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洪富艳;中国生态功能区治理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杨洪刚;中国环境政策工具的实施效果及其选择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龚婷婷;城市环境的基层社区自治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问泽霞;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3 何兰平;我国环境管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袁玉卿;公路建设项目施工期全程环境管理体系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5 宋海水;公众参与环境管理机制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6 张儒;公众参与环境管理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7 许瑛超;我国环境规划中公众参与有效性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8 王蕴波;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范小倩;我国环境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荆海慧;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管理体制法律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828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882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