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大学学习型基层学术组织建设途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5 22:16
研究型大学作为创造高科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其国际地位与作用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突出。中国建设与发展研究型大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需要,是提升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基层学术组织是大学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大学履行其三大职能的基础和落脚点。基层学术组织建设的水平直接关系到研究型大学各项建设的成败。我国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建设存在结构与功能不完善,缺乏自主权和动力,学术氛围不浓;国际化水平较低等问题。因此,探讨研究型大学学习型基层学术组织建设途径,对于充分发挥基层学术组织在研究型大学中的职能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我国研究型大学学习型基层学术组织建设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内容、方法和可能的创新点等。第二章概述,对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和学习型组织理论进行了整体概述。第三章则阐述我国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建设现状、主要进展以及所出现的问题。第四章以东北大学公共管理系为实例,分析其建设的具体实施过程和特点,总结出建设的经验和启示,作为探讨研究型大学学习型基层学术组织建设途径的借鉴。第五章则试图提出我国研究型大学学习型基层学术组...
【文章来源】:东北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型大学学习型基层学术组织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型大学学习型基层学术组织研究现状
1.2.3 简要评价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型大学学习型基层学术组织建设途径研究概述
2.1 研究型大学的内涵与特征
2.1.1 研究型大学的内涵
2.1.2 研究型大学的特征
2.2 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职能特点及研究意义
2.2.1 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
2.2.2 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特点及职能
2.2.3 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研究意义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学习型组织理论
2.3.1 学习型组织的内涵
2.3.2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主要观点
2.3.3 学习型组织理论对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建设的指导意义
第3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建设现状分析
3.1 我国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建设现状
3.1.1 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管理体制
3.1.2 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运行现状
3.2 我国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建设的主要进展
3.2.1 建设形式向多样化转变
3.2.2 改革设计向学校自主转变
3.2.3 功能向人才培养、科研、社会服务为一体化转变
3.2.4 运行管理向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协同发展转变
3.3 我国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建设中面临的问题
3.3.1 结构和功能仍不完善
3.3.2 有效运行机制的不完善,导致缺少学术自主性
3.3.3 基层学术组织之间,甚至是在基层学术组织内部缺乏交流和沟通
3.3.4 民主的体现不明显,个人垄断较为严重
第4章 研究型大学学习型基层学术组织建设途径分析——以东北大学公共管理系为例
4.1 东北大学公共管理系的总体概况
4.1.1 东北大学公共管理系建设的背景
4.1.2 东北大学公共管理系建设的原则和目标
4.2 东北大学公共管理系建设的具体措施
4.2.1 确立"立足理工基础,办有理工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科"的发展战略
4.2.2 坚持自己的办学特色,积极研究整体规划
4.2.3 以学科创办人为带头人,形成以资深教授为骨干的教师队伍
4.2.4 打造学习型基层学术组织团队,实行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全方位改革
4.3 东北大学公共管理系建设经验借鉴
4.3.1 东北大学公共管理系建设的经验借鉴
4.3.2 东北大学公共管理系建设对于研究型大学学习型基层学术组织建设的启示
第5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学习型基层学术组织建设的途径
5.1 完善学习型基层学术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5.1.1 充分认识和完善组织自主性发展的结构,确保组织功能的顺利实现
5.1.2 发挥基层学术组织负责人的领导和组织功能
5.1.3 在基层学术组织内部建立个人愿景,完成自我超越
5.2 开展学习型基层学术组织基本要素的建设
5.2.1 确立研究领域和目标
5.2.2 集中精力打造优势学科
5.2.3 确保有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
5.2.4 引进高层次人才,建设师资队伍、重视一流师资的选拔和聘用
5.3 树立共同的、目标远大的愿景
5.3.1 各自表述
5.3.2 文字汇整
5.3.3 愿景定案
5.4 建立多维立体的组织学习系统
5.4.1 凝聚全体教职员工的智慧和力量,打造团队精神
5.4.2 建立信息交换畅通的管理系统
5.4.3 建立多样化基层学术组织,促进学科交流、交叉、融合
5.4.4 加强国际合作交流
5.5 建全促进学习型组织成长的保障机制
5.5.1 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
5.5.2 创建良好学术氛围、造就和谐组织群体
5.5.3 完善后勤保障机制,激发自我超越
5.5.4 投入足够的科研经费,为学术组织建设提供保障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逻辑基础[J]. 郑晓齐,王绽蕊. 教育研究. 2008(03)
[2]试析美国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模式[J]. 郑晓齐,王绽蕊. 高等教育研究. 2007(12)
[3]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存在问题的原因及改革对策[J]. 胡成功. 高等教育研究. 2007(08)
[4]国内学习型组织研究综述[J]. 邵泽斌.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03)
[5]制度环境的变革与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创新[J]. 马廷奇.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6]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存在问题的原因与对策[J]. 方海明.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2006(03)
[7]建设研究型大学[J]. 顾秉林. 中国科技奖励. 2006(05)
[8]大学应创建成为“学习型高校”[J]. 邹长城,王莉芬,刘慧玲. 当代教育论坛. 2005(13)
[9]谋划改革的新突破 实现发展的新跨越——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几点思考[J]. 周济. 中国高等教育. 2004(17)
[10]学习型组织与学校学习型组织的构建[J]. 徐长江,钟晨音. 教育探索. 2004(08)
硕士论文
[1]研究型学院学科建设研究[D]. 于文波.华中农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38485
【文章来源】:东北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型大学学习型基层学术组织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型大学学习型基层学术组织研究现状
1.2.3 简要评价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型大学学习型基层学术组织建设途径研究概述
2.1 研究型大学的内涵与特征
2.1.1 研究型大学的内涵
2.1.2 研究型大学的特征
2.2 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职能特点及研究意义
2.2.1 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
2.2.2 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特点及职能
2.2.3 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研究意义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学习型组织理论
2.3.1 学习型组织的内涵
2.3.2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主要观点
2.3.3 学习型组织理论对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建设的指导意义
第3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建设现状分析
3.1 我国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建设现状
3.1.1 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管理体制
3.1.2 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运行现状
3.2 我国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建设的主要进展
3.2.1 建设形式向多样化转变
3.2.2 改革设计向学校自主转变
3.2.3 功能向人才培养、科研、社会服务为一体化转变
3.2.4 运行管理向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协同发展转变
3.3 我国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建设中面临的问题
3.3.1 结构和功能仍不完善
3.3.2 有效运行机制的不完善,导致缺少学术自主性
3.3.3 基层学术组织之间,甚至是在基层学术组织内部缺乏交流和沟通
3.3.4 民主的体现不明显,个人垄断较为严重
第4章 研究型大学学习型基层学术组织建设途径分析——以东北大学公共管理系为例
4.1 东北大学公共管理系的总体概况
4.1.1 东北大学公共管理系建设的背景
4.1.2 东北大学公共管理系建设的原则和目标
4.2 东北大学公共管理系建设的具体措施
4.2.1 确立"立足理工基础,办有理工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科"的发展战略
4.2.2 坚持自己的办学特色,积极研究整体规划
4.2.3 以学科创办人为带头人,形成以资深教授为骨干的教师队伍
4.2.4 打造学习型基层学术组织团队,实行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全方位改革
4.3 东北大学公共管理系建设经验借鉴
4.3.1 东北大学公共管理系建设的经验借鉴
4.3.2 东北大学公共管理系建设对于研究型大学学习型基层学术组织建设的启示
第5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学习型基层学术组织建设的途径
5.1 完善学习型基层学术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5.1.1 充分认识和完善组织自主性发展的结构,确保组织功能的顺利实现
5.1.2 发挥基层学术组织负责人的领导和组织功能
5.1.3 在基层学术组织内部建立个人愿景,完成自我超越
5.2 开展学习型基层学术组织基本要素的建设
5.2.1 确立研究领域和目标
5.2.2 集中精力打造优势学科
5.2.3 确保有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
5.2.4 引进高层次人才,建设师资队伍、重视一流师资的选拔和聘用
5.3 树立共同的、目标远大的愿景
5.3.1 各自表述
5.3.2 文字汇整
5.3.3 愿景定案
5.4 建立多维立体的组织学习系统
5.4.1 凝聚全体教职员工的智慧和力量,打造团队精神
5.4.2 建立信息交换畅通的管理系统
5.4.3 建立多样化基层学术组织,促进学科交流、交叉、融合
5.4.4 加强国际合作交流
5.5 建全促进学习型组织成长的保障机制
5.5.1 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
5.5.2 创建良好学术氛围、造就和谐组织群体
5.5.3 完善后勤保障机制,激发自我超越
5.5.4 投入足够的科研经费,为学术组织建设提供保障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逻辑基础[J]. 郑晓齐,王绽蕊. 教育研究. 2008(03)
[2]试析美国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模式[J]. 郑晓齐,王绽蕊. 高等教育研究. 2007(12)
[3]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存在问题的原因及改革对策[J]. 胡成功. 高等教育研究. 2007(08)
[4]国内学习型组织研究综述[J]. 邵泽斌.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03)
[5]制度环境的变革与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创新[J]. 马廷奇.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6]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存在问题的原因与对策[J]. 方海明.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2006(03)
[7]建设研究型大学[J]. 顾秉林. 中国科技奖励. 2006(05)
[8]大学应创建成为“学习型高校”[J]. 邹长城,王莉芬,刘慧玲. 当代教育论坛. 2005(13)
[9]谋划改革的新突破 实现发展的新跨越——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几点思考[J]. 周济. 中国高等教育. 2004(17)
[10]学习型组织与学校学习型组织的构建[J]. 徐长江,钟晨音. 教育探索. 2004(08)
硕士论文
[1]研究型学院学科建设研究[D]. 于文波.华中农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384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938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