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共受托责任的双轨制政府会计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31 00:44
当前,政府会计在全球范围迎来了改革的黄金时期,我国预算会计的改革问题也得到了政府主管部门以及学术界的高度重视。2006年3月通过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也已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政府会计改革。为更好地指导政府会计改革实践,我国学术界应加强政府会计的基本理论研究。鉴于受托责任是现代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会计环境是会计改革的主要推动力。本文以公共受托责任为逻辑起点,以我国的政府会计环境为基本背景,在深刻剖析我国现行预算会计弊端的基础之上,提出了适应我国政府会计当前及未来改革的有效的政府会计——双轨制政府会计体系。政府的公共受托责任不同于企业的经营受托责任,它源于民主社会制度的建立。根据受托客体的不同,公共受托责任包括公共权力受托责任和公共资源受托责任,其中,公共资源受托责任是政府会计赖以存在的基石。换言之,政府的公共受托责任对政府会计产生了需求。这一观点可以进一步从委托代理、公共管理、公共选择以及私人选择等多个视角加以解释,并分别形成政府会计需求的委托代理观、公共管理观,以及公共选择和私人选择观;这三种需求观点分别对应“控制取向”、“管理取向”以及“报告取向”的政府会计模式...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3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动机及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
二、选题的动机
三、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选择
第三节 内容安排与研究框架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一、本文主要创新点
二、本文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一节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受托责任与政府会计
二、会计环境与政府会计
三、政府会计的其他学科视角
四、国外的双轨制政府会计实践
五、总结与启示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一、关于“政府会计”等若干概念之争
二、政府财务报告改革的不同取向
三、权责发生制基础的政府会计改革
四、政府会计体系的构成问题
五、总结与启示
第三章 公共受托责任与政府会计:多重理论视角
第一节 现代会计的受托责任观点
一、受托责任的概念与构成
二、受托责任的动态发展
三、受托责任与会计的关系
第二节 政府公共受托责任的考察
一、政府的性质、特点与职能
二、公共受托责任的概念与分类
三、政府公共受托责任再考察
第三节 进一步分析:政府会计的需求观
一、委托代理需求观
二、公共管理需求观
三、公共选择与私人选择需求观
四、三种需求观点的总结
第四章 政府会计环境与有效的政府会计体系
第一节 会计环境与政府会计环境
一、会计环境的一般概述
二、会计环境与会计的关系
三、政府会计环境的分析框架
第二节 我国政府会计环境分析与会计模式选择
一、政府组织内环境分析
二、政府组织外环境分析
三、国际环境及其影响分析
四、我国政府会计模式的选择
第三节 现行预算会计的弊端与有效的政府会计体系
一、我国现行预算会计体系的现状
二、现行预算会计体系的弊端剖析
三、双轨制政府会计体系的提出
第五章 双轨制政府会计体系(一):政府财务会计
第一节 财务会计与政府财务会计
一、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
二、财务会计的基本职能
三、政府财务会计的一般概述
第二节 政府财务会计对象的选择
一、政府财务会计对象概述
二、政府财务会计的基础
三、政府财务会计的要素
四、进一步的讨论
第三节 政府财务会计主体的构造
一、会计主体的一般概述
二、以“组织”构造会计主体
三、以“基金”构造会计主体
四、进一步的讨论
第四节 政府财务会计报告
一、对“内”财务会计报告
二、对“外”财务会计报告
第五节 构建我国政府财务会计的初步设想
一、政府财务会计主体的构造
二、政府财务会计对象的选择
三、政府财务会计报告的确立
第六章 双轨制政府会计体系(二):政府预算会计
第一节 政府预算与政府预算会计
一、政府预算的概念和本质
二、政府预算的程序和分类
三、政府预算会计的一般概述
第二节 “政府”预算会计
一、政府预算的执行过程
二、“政府”预算会计的基本原理
三、对政府预算执行的反映与控制
第三节 “机构”预算会计
一、机构预算执行的几个环节
二、“机构”预算会计的基本原理
三、“机构”预算会计的账户设置与控制
第四节 政府预算会计报告
一、预算会计报告一般概述
二、对“内”预算会计报告
三、对“外”预算会计报告
第五节 构建我国政府预算会计的初步设想
一、“政府”预算会计的构建
二、“机构”预算会计的构建
三、政府预算会计报告的确立
第七章 政府财务会计和政府预算会计的比较与协调
第一节 政府财务会计和政府预算会计之比较
一、从受托责任基础看
二、从原理和功能看
三、从会计基础和对象看
四、从会计主体和会计报告看
第二节 政府财务会计和政府预算会计之协调
一、协调的必要性分析
二、协调的主要方面
三、协调的方式及保障措施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公共管理运动与政府管理会计的兴起[J]. 路军伟,厉国威. 财会月刊. 2007(05)
[2]我国政府会计目标定位研究——基于会计职能和会计环境的双重视角[J]. 路军伟.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6(06)
[3]政府会计改革的公共受托责任视角解析[J]. 路军伟,李建发. 会计研究. 2006(12)
[4]政府绩效审计与政府会计改革的互动关系研究[J]. 路军伟,陈希晖.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6(06)
[5]政府会计目标及其相关问题的理论探讨[J]. 陈小悦,陈璇. 会计研究. 2005(11)
[6]谈我国政府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协调[J]. 徐公伟. 财政研究. 2005(03)
[7]中新政府财务信息披露体系的比较[J]. 黄志霞. 财会月刊. 2004(23)
[8]规范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行为促进非营利事业蓬勃发展——学习《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几点体会[J]. 李建发. 会计研究. 2004(11)
[9]论我国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的应用问题[J]. 陈穗红,金介辉,石英华. 财政研究. 2004(11)
[10]建立全面的政府和单位财务报告制度——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刍议之三[J]. 王庆成. 事业财会. 2004(05)
博士论文
[1]基于公共受托责任理论的政府绩效审计研究[D]. 刘秋明.厦门大学 2006
[2]基于受托责任理论的内部审计若干问题研究[D]. 瞿曲.厦门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48611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3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动机及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
二、选题的动机
三、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选择
第三节 内容安排与研究框架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一、本文主要创新点
二、本文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一节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受托责任与政府会计
二、会计环境与政府会计
三、政府会计的其他学科视角
四、国外的双轨制政府会计实践
五、总结与启示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一、关于“政府会计”等若干概念之争
二、政府财务报告改革的不同取向
三、权责发生制基础的政府会计改革
四、政府会计体系的构成问题
五、总结与启示
第三章 公共受托责任与政府会计:多重理论视角
第一节 现代会计的受托责任观点
一、受托责任的概念与构成
二、受托责任的动态发展
三、受托责任与会计的关系
第二节 政府公共受托责任的考察
一、政府的性质、特点与职能
二、公共受托责任的概念与分类
三、政府公共受托责任再考察
第三节 进一步分析:政府会计的需求观
一、委托代理需求观
二、公共管理需求观
三、公共选择与私人选择需求观
四、三种需求观点的总结
第四章 政府会计环境与有效的政府会计体系
第一节 会计环境与政府会计环境
一、会计环境的一般概述
二、会计环境与会计的关系
三、政府会计环境的分析框架
第二节 我国政府会计环境分析与会计模式选择
一、政府组织内环境分析
二、政府组织外环境分析
三、国际环境及其影响分析
四、我国政府会计模式的选择
第三节 现行预算会计的弊端与有效的政府会计体系
一、我国现行预算会计体系的现状
二、现行预算会计体系的弊端剖析
三、双轨制政府会计体系的提出
第五章 双轨制政府会计体系(一):政府财务会计
第一节 财务会计与政府财务会计
一、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
二、财务会计的基本职能
三、政府财务会计的一般概述
第二节 政府财务会计对象的选择
一、政府财务会计对象概述
二、政府财务会计的基础
三、政府财务会计的要素
四、进一步的讨论
第三节 政府财务会计主体的构造
一、会计主体的一般概述
二、以“组织”构造会计主体
三、以“基金”构造会计主体
四、进一步的讨论
第四节 政府财务会计报告
一、对“内”财务会计报告
二、对“外”财务会计报告
第五节 构建我国政府财务会计的初步设想
一、政府财务会计主体的构造
二、政府财务会计对象的选择
三、政府财务会计报告的确立
第六章 双轨制政府会计体系(二):政府预算会计
第一节 政府预算与政府预算会计
一、政府预算的概念和本质
二、政府预算的程序和分类
三、政府预算会计的一般概述
第二节 “政府”预算会计
一、政府预算的执行过程
二、“政府”预算会计的基本原理
三、对政府预算执行的反映与控制
第三节 “机构”预算会计
一、机构预算执行的几个环节
二、“机构”预算会计的基本原理
三、“机构”预算会计的账户设置与控制
第四节 政府预算会计报告
一、预算会计报告一般概述
二、对“内”预算会计报告
三、对“外”预算会计报告
第五节 构建我国政府预算会计的初步设想
一、“政府”预算会计的构建
二、“机构”预算会计的构建
三、政府预算会计报告的确立
第七章 政府财务会计和政府预算会计的比较与协调
第一节 政府财务会计和政府预算会计之比较
一、从受托责任基础看
二、从原理和功能看
三、从会计基础和对象看
四、从会计主体和会计报告看
第二节 政府财务会计和政府预算会计之协调
一、协调的必要性分析
二、协调的主要方面
三、协调的方式及保障措施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公共管理运动与政府管理会计的兴起[J]. 路军伟,厉国威. 财会月刊. 2007(05)
[2]我国政府会计目标定位研究——基于会计职能和会计环境的双重视角[J]. 路军伟.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6(06)
[3]政府会计改革的公共受托责任视角解析[J]. 路军伟,李建发. 会计研究. 2006(12)
[4]政府绩效审计与政府会计改革的互动关系研究[J]. 路军伟,陈希晖.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6(06)
[5]政府会计目标及其相关问题的理论探讨[J]. 陈小悦,陈璇. 会计研究. 2005(11)
[6]谈我国政府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协调[J]. 徐公伟. 财政研究. 2005(03)
[7]中新政府财务信息披露体系的比较[J]. 黄志霞. 财会月刊. 2004(23)
[8]规范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行为促进非营利事业蓬勃发展——学习《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几点体会[J]. 李建发. 会计研究. 2004(11)
[9]论我国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的应用问题[J]. 陈穗红,金介辉,石英华. 财政研究. 2004(11)
[10]建立全面的政府和单位财务报告制度——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刍议之三[J]. 王庆成. 事业财会. 2004(05)
博士论文
[1]基于公共受托责任理论的政府绩效审计研究[D]. 刘秋明.厦门大学 2006
[2]基于受托责任理论的内部审计若干问题研究[D]. 瞿曲.厦门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486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948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