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化时代乡村干部“反行为”研究——以山西平遥双口村为考察中心
本文关键词:集体化时代乡村干部“反行为”研究——以山西平遥双口村为考察中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集体化时代,国家倡导和强调社会主义理念的意识形态建构及其在社会运作中的积极实践,但乡村传统的经济理性、人情关系、重情不重理的生活逻辑与思维定势而非科层的现代管理体制,在乡村公共管理和社会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乡村干部的"反行为"看,他们占有较多的政治、社会资源,居于较高的社会地位,代表着国家的权威,同时也利用了国家的权威;普通群众处于社会下层,居于被支配地位,并努力寻求干部庇护。村庄公共事务的运作和干部组织的内部管理呈现出一定的无秩序状态。党的社会主义理念和国家的权威遇到了乡村的生活逻辑和村民生存理性的挑战与消解。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集体化时代 乡村干部 反行为 日常生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集体化时代的身份、地位与乡村日常生活——以山西为考察中心”(09YJC770047)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当代中国农村基层档案资料搜集、整理与出版”(12&ZD14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262.6;D422.6
【正文快照】: 集体化时代乡村干部是党的各项政策在基层的具体执行者,拥有管理村庄和社员的劳动生产与任务安排、现金与粮食分配等日常公共活动甚至私人活动的权力,在乡村主要的社会关系——干群关系中占据支配地位,是决定乡村秩序的重要力量。关于集体化时代乡村干部的角色,萧凤霞认为他们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若建;;庶民右派:基层反右运动的社会学解读*[J];开放时代;2008年04期
2 杨善华;家族政治与农村基层政治精英的选拔、角色定位和精英更替——一个分析框架[J];社会学研究;2000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相欣;;家族思想对村民自治的危害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5期
2 唐雪梅;赵海林;;社会资本视野下的乡村政治精英[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3期
3 蒋勤;;导言[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5年03期
4 龚博君;;苏南农村政治精英的去农村化、老板化及其伦理困境[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5年03期
5 吴志军;;从“国家—社会”视角进行的人民公社史研究[J];北京党史;2009年04期
6 章永宏;;再论传播学研究本土化和国际化[J];今传媒;2008年04期
7 谢静;;组织隐喻与组织认同——以一家民企的家庭隐喻为例[J];今传媒;2009年12期
8 朱怀东;;关于农村家族对农村自治选举积极作用的思考[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4期
9 武春华;;集体化时代农民行为研究综述[J];沧桑;2011年01期
10 江业文;刘启春;;1953-1957年我国农民“闹粮”“闹社”事件概述[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辛逸;;农村人民公社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谢静;;绘制合作领域地图——从SO项目看传播的组织功能[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3 ;第一章 改革以来乡、村两级的变化[A];村民自治进程中的乡村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1年
4 陈立旭;;地域文化与浙商合作精神[A];“浙学传统与当代浙江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苗瑞凤;;被拆分的乡村孝道[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6 苗瑞凤;;农民工制度性保障的实践逻辑——以地方政府为例[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7 孙秋云;钟年;;村民自治与乡村社会的基层权力结构——以湖北西南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为例[A];中国民族学会第七届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杨君;;从多元主体到“富人”主导治村:乡村治理的变迁逻辑—X村村庄治理精英的嬗变研究[A];上海青年政治学论坛(2012)论文集[C];2012年
9 王睿;;海南黎族基层民主建设中的村民选举——以白沙县元门乡南训村为例[A];中华民族复兴与民族哲学发展研究——2013年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年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60周年校庆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3年
10 李飞龙;;冲突与协调:国家权力、基层市场与农民生活的关系——基于“大跃进”后贵州农村集市贸易的分析[A];中国近代乡村研究的理论与实证[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3 何绍辉;贫困、权力与治理[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狄金华;被困的治理[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赵晓峰;公私定律:村庄视域中的国家政权建设[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马小华;当前清真寺与回族乡村社会之间关系的实地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熊凤水;流变的乡土性:移植·消解·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茆晓君;风雨中的飘摇[D];上海大学;2011年
9 董明;新兴商人群体形成与社会的转型[D];上海大学;2011年
10 季玲;情感、身份确认与社会身份的再生产[D];外交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青;乡村政治精英与公共服务供给[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陈立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民自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秦艳姣;水库移民村落的私人互助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梁柏章;我国农村居民的集体行动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褚志高;新农村建设中的村干部选配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林文;世纪之交乡镇领导干部形象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檀朝亮;建国初期(1949-1956年)农民国家观念建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吉芳;漳州北溪蒋氏宗族的人类学个案观察[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方亭;村民自治与宗族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王恩见;国家与个体农民:权力技术与抗争策略[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若建;安全阀:四清运动的潜功能[J];开放时代;2005年01期
2 杨献平;愤怒:夹边沟[J];丝绸之路;2003年12期
3 钱杭,谢维扬;宗族问题:当代中国农村研究的一个视角[J];社会科学;1990年05期
4 王思斌;村干部的边际地位与行为分析[J];社会学研究;1991年04期
5 黄登来;反映政治运动的地方特点举隅谈[J];新疆地方志;1991年02期
6 钱杭;;关于当代中国农村宗族研究的几个问题[J];学术月刊;1993年04期
7 王庭栋;李仁安;姚监复;;王庭栋谈“潘、杨、王事件”及其历史教训[J];炎黄春秋;2007年02期
8 段仁汉;;我对右派的内疚[J];炎黄春秋;2007年02期
9 孙立平;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的国家自主性问题[J];战略与管理;1996年04期
本文关键词:集体化时代乡村干部“反行为”研究——以山西平遥双口村为考察中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04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410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