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SR模型的厦门湾中华白海豚资源评价
本文关键词:基于PSR模型的厦门湾中华白海豚资源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 Osbeck,1765)为国家Ⅰ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厦门湾作为其在中国的主要分布区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岸带开发活动和环境污染程度均不断加大,导致此海域中华白海豚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种群数量日趋减少,资源状况面临严重威胁。作者采用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框架,对厦门湾中华白海豚资源面临的主要环境压力、当前的资源状态以及采取的保护响应措施进行了一个较全面的评价,评价结果认为:围填海工程、船只交通、水下爆破作业和陆源排污等人类活动给厦门湾中华白海豚带来了生境缩小、身体伤害、环境污染和饵料短缺等严重影响,厦门市已采取的保护政策响应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公共管理等方面,目前种群资源数量稳定在80头左右并有潜力扩大。基于评价结果,作者提出了加强保护的建议和策略,可为厦门以外海区的中华白海豚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
【关键词】: 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 Osbeck ) 生物资源评价 PSR模型 厦门湾
【基金】: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经费专项项目(200905019);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经费专项项目(201005012)
【分类号】:Q958
【正文快照】: 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 Osbeck,1765),隶属鲸目(Cetacea),海豚科(Delphinidae),白海豚属(SousaGray)。它于1988年被列为国家Ⅰ级野生保护动物,亦是被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所列入的物种之一。在中国沿海已证实有中华白海豚种群分布的水域包括厦门湾[1-2]、珠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炳耀;顾舒荣;翟飞飞;徐信荣;杨光;;厦门中华白海豚体内微量元素的初步分析[J];动物学杂志;2007年03期
2 张婷;祝茜;刘莹莹;刘亚楠;陶翠花;;中华白海豚的研究概况[J];河北渔业;2008年09期
3 黄宗国,刘文华,廖文卓;厦门中华白海豚的重金属含量[J];海洋环境科学;1999年01期
4 邓超冰,廉雪琼;北海海域中华白海豚体内重金属含量[J];海洋环境科学;2003年02期
5 王丕烈;韩家波;;中国水域中华白海豚种群分布现状与保护[J];海洋环境科学;2007年05期
6 鲁慧;方展强;周海云;安东;王安利;杨邦雄;;大襟岛海域中华白海豚体内的重金属含量测定与评价[J];海洋环境科学;2011年03期
7 刘文华,黄宗国;厦门中华白海豚的分布和数量[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0年06期
8 余兴光,卢昌义,王金坑,林志兰;福建近岸海洋生态系统服务面临的挑战与调控对策[J];台湾海峡;2005年02期
9 黄宗国,刘文华,林瑞才;厦门中华白海豚保护研究[J];厦门科技;1997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晴晖;;海岸带环境综合管理问题探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01期
2 吴丹丹;葛晨东;许鑫王豪;陈国强;;厦门海岸工程对岸线变迁及海洋环境的影响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年10期
3 陈炳耀;顾舒荣;翟飞飞;徐信荣;杨光;;厦门中华白海豚体内微量元素的初步分析[J];动物学杂志;2007年03期
4 韩家波,马志强,王丕烈,董颖;黄海北部发现的中华白海豚 Ⅰ.外形和内脏器官的测定结果[J];水产科学;2003年06期
5 陈尚;张朝晖;马艳;石洪华;马安青;郑伟;王其翔;彭亚林;刘键;;我国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研究计划[J];地球科学进展;2006年11期
6 金海玲,胡恭任;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防治研究进展[J];地球与环境;2004年Z1期
7 廖琳,胡晓荣,李晖;海豚肝脏中元素含量的测定及铜和镉形态的初步分析[J];光谱实验室;2002年05期
8 虞锐鹏,贡小清,杨健,边学森;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中华白海豚中的汞和砷[J];光谱实验室;2005年05期
9 何安尤;王大鹏;程胜龙;施军;韩耀全;陈晓汉;;广西北部湾珍稀动物现状调查与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34期
10 张婷;祝茜;刘莹莹;刘亚楠;陶翠花;;中华白海豚的研究概况[J];河北渔业;200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尚;;我国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文琪;馆养海豚的饲养、疾病防治研究及海洋哺乳动物环境标本库的建立[D];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1年
2 李玉;胶州湾主要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分布及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3 余兴光;海洋城市滨水环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护与区域开发协调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4 周鲁闽;区域海洋管理框架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5 陈炳耀;厦门中华白海豚种群生物学与保护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朝晖;桑沟湾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荣欣;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湾综合管理研究[D];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11年
2 王丽丽;镉在虾夷扇贝体内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对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杨梅;江豚核基因内元的遗传变异及鲸类RNASE1基因的适应性进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廖琳;海豚肝脏中元素含量及铜、镉化学形态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5 郭建东;几种海洋濒危动物体内重金属含量及评价[D];山东大学;2005年
6 翟飞飞;厦门中华白海豚社会组织结构、行为和栖息地选择的初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孟凡信;威海沿岸几种海洋鱼类重金属含量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8 林志兰;海湾富营养化非点源污染的评估与控制研究[D];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06年
9 王倩;广西北海水域中华白海豚种群数量、分布动态及保护对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
10 刘宣;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的栖息地选择[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家波,马志强,王丕烈,董颖;黄海北部发现的中华白海豚 Ⅰ.外形和内脏器官的测定结果[J];水产科学;2003年06期
2 韩家波,马志强,董颖,王永江;黄海北部发现的中华白海豚 Ⅱ.脊柱、肋骨、胸骨和肢带骨测定结果[J];水产科学;2004年07期
3 王丕烈,韩家波;西江与长江口发现的中华白海豚及其资源分布现状[J];水产科学;1996年04期
4 洪小琴;泉州湾水质富营养化趋势分析及防治对策[J];福建环境;2001年04期
5 ;加强危险货物管理 确保水路运输安全——交通部水运司彭翠红副司长在全国水路危险货物运输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J];中国港口;2001年07期
6 周荣,周开亚,神谷敏郎;黄海江豚体脂中有机氯的含量及与其年龄等相关性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1993年03期
7 孙书贤;关于围海造地管理对策的探讨[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4年06期
8 鲁慧;方展强;;川山群岛海区大襟岛附近水域发现的中华白海豚[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9 黄宗国,刘文华;台湾海峡南部及闽南沿岸的鲸豚记录[J];海洋通报;2000年03期
10 周开亚,李悦民,钱伟娟,杨光平;南海与九龙江的三种海豚[J];海洋与湖沼;1980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鲁慧;大襟岛海域中华白海豚体内及栖息地持久性有毒物质含量与评价[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军,胡秀芳;区域生态安全与构筑我国21世纪国家安全体系的策略[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年02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关键词:基于PSR模型的厦门湾中华白海豚资源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68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436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