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我国公共政策公共性流失问题的理论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04 18:15

  本文关键词:我国公共政策公共性流失问题的理论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政府公共部门 公共政策 公共性 社会分配


【摘要】:为了解决政府公共部门行使其重要职权过程中出现的执行力度差、管理效率低下等普遍存在的问题,迫使欧美发达国家政府将以盈利为最终目的的企业竞争机制相关理论引入该国政府公共部门日常管理模式中,此种方式在上世纪末期得到了许多国家政府领导人的青睐。但是,政府公共部门的基本职能是行使社会职能和提供社会服务,一旦以盈利为最终目的,必然会导致公共部门在执行其相关重要职能过程中出现违背公共利益的现象,必然会导致公民的反对。公共政策是公共管理行为的最主要的内容和手段,是对社会价值和公共资源的权威性分配,是公共管理实现为社会提供高效、优质的公共产品与服务的重要途径,公共性是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受我国实际国情和政府公共部门行使社会职能和提供社会服务的特殊性的影响,我国的公共政策的行使必然会受到其实际执行力的影响。而在我国政府制定的相关公共政策的执行结果必然受到执行环境、执行群体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其实际效果大打折扣。事实上,要想保障我国政府制定的公共政策的执行力,该政策的制定首先必须符合实际,是保障人民正常需求的政策,其次,该政策必须满足公平性原则,针对相应目标全体的利益特别是保障弱势群体的权益。本文应用公共管理学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对政府公共部门在行使重要社会职能和提供社会服务时的公共性做了具体定义,在此基础上应用具体事例对造成我国政府公共部门制定的公共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引起公共性流失现象的主要原因进行了逐一讨论,对我国政府在执行公共政策中的政府执行力以及公共价值观的弱化做了具体阐述,并进一步深化探讨了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并对造成我国政府公共部门制定的公共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引起公共性流失现象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治理方案,在政策形式和内容的合法化的前提下处理好各种利益之间的关系,保持公共利益的优势地位,回归公共性本质属性的地位,以保证我国政府公共部门制定的公共政策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政府公共部门 公共政策 公共性 社会分配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30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6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9-11
  • 1.1.1 选题背景9-10
  • 1.1.2 选题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4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1-12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2-14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4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14-16
  • 第二章 公共政策公共性的理论基础16-22
  • 2.1 新公共管理理论16-17
  • 2.2 公共政策及其公共性解析17-21
  • 2.2.1 公共性的内涵17-18
  • 2.2.2 公共政策的内涵18-19
  • 2.2.3 公共政策公共性的界定19-21
  • 2.3 本章小结21-22
  • 第三章 公共政策的公共性流失的具体表现22-32
  • 3.1 公共政策目标的短期性22-23
  • 3.2 公共政策的自利性和寻租行为23-25
  • 3.2.1 公共政策的自利性23-24
  • 3.2.2 公共政策的寻租行为24-25
  • 3.3 公民对于公共政策的监督25-27
  • 3.3.1 公民对于公共政策的监督意识弱25-26
  • 3.3.2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方式较少26-27
  • 3.4 公共政策执行的偏差性27-28
  • 3.5 我国公共政策的外部性28-30
  • 3.5.1 我国公共政策的正外部性29-30
  • 3.5.2 我国公共政策的负外部性30
  • 3.6 本章小结30-32
  • 第四章 公共政策公共性流失的原因分析32-38
  • 4.1 政府掌舵的因素32-34
  • 4.1.1 政府掌舵的定义32-33
  • 4.1.2 政府掌舵弱化了政府的执行力33-34
  • 4.2 顾客导向的影响34-36
  • 4.2.1“顾客”与“公民”的价值比较34-35
  • 4.2.2“顾客导向”引起了公共政策服务对象的非公共性35
  • 4.2.3“顾客导向”对政府部门价值观走向的影响35-36
  • 4.3“效率优先”对政府公平性的影响36-37
  • 4.3.1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36
  • 4.3.2“效率优先”降低了政府的公平性36-37
  • 4.4 本章小结37-38
  • 第五章 公共政策公共性流失的治理对策38-45
  • 5.1 改善和修正政府的自利性38-39
  • 5.1.1 部门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博弈:以公共利益为重38
  • 5.1.2 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的博弈: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38
  • 5.1.3 公共政策的监督38-39
  • 5.2 规范和强化政策的合法性39-40
  • 5.2.1 确保公共政策的形式合法39-40
  • 5.2.2 确保公共政策的内容合法40
  • 5.3 培养政策主体的道德观40-43
  • 5.3.1 确立政策主体的角色道德观40-41
  • 5.3.2 增强政策主体的道德性41
  • 5.3.3 行政文化建设41
  • 5.3.4 确立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观41-43
  • 5.4 平衡效率与公平的关系43-44
  • 5.5 本章小结44-45
  • 第六章 结论45-47
  • 参考文献47-50
  • 致谢50-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述英,逯惠艳;中国非政府公共部门研究[J];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10期

2 余菡;尹国伟;;浅议我国非政府公共部门的公共政策参与[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01期

3 陈小华;;美国政府公共部门市场化改革及其启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田屹;;政府之外的公共权力——非政府公共部门干预权研究[J];兰州学刊;2009年02期

5 陈藻;陈晨;;政府公共部门组织沉默行为的成因及干预对策[J];领导科学;2009年20期

6 方以川;;浅谈政府公共部门人力资源配置优化思路[J];金融经济;2010年10期

7 张慧欣;陈雪;;政府公共部门财务腐败问题及治理对策[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8 张琪祺;;关于政府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2年18期

9 张锦平;;政府公共部门的组织沉默行为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10 王名;中国的非政府公共部门(下)[J];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尹忠红;郝振河;;政府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相关问题及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本报记者 魏宁;贾康:政府公共部门债务在安全范围内[N];中国证券报;2011年

2 记者 张亮;希腊公务员举行大罢工[N];人民日报;2011年

3 安熙贞;韩国打造云计算强国[N];人民邮电;2010年

4 上海大学教授 李友梅;上海当前社会建设的战略分析与理论思考[N];解放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亚东;我国公共政策公共性流失问题的理论分析[D];天津大学;2015年

2 尤国顺;构建适应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非政府公共部门政策监控机制[D];厦门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5188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5188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f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